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共 8 页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B突变体若为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C突变体若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 脊柱发育不良(SMD
2、K)的发生与常染色体上 TRPV4 基因的突变有关。现有一个 SMDK 患者家系如下图 1,科研人员对该家系各成员 TRPV4 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相应位点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成员 测序结果 I-1、I-2、-1 只有TACTTCACCCGTGGGCTGAAG-2、III-1 TACTTCACCCGTGGGCTGAAG和TACTTCACCCATGGGCTGAAG A-2 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I-1 和 I-2 BTRPV4 基因发生了 A-T 碱基对替换为 G-C 导致突变 CI-1 产生配子时发生了 TRPV4 基因隐性突变可能导致该家系 SMDK 发生 D-2 早
3、期胚胎细胞中发生了 TRPV4 基因显性突变可能导致该家系 SMDK 发生 3基因型为 AaBbDd 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能产生 AbD、ABD、abd、aBd 四种精子 B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CB(b)与 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4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A B 第 2 页
4、/共 8 页 C D 5香蕉的原始种是尖苞野蕉和长梗蕉两个野生芭蕉属品种,尖苞野蕉味甜但多籽,长梗蕉软糯但酸涩。科研人员利用这两个品种培育出五个新品种。(图中 A、B 分别表示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FHIA-02 蕉可以通过低温处理尖苞野蕉的种子获得 B大麦克香蕉品种无子的原因是其原始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尖苞野蕉和长梗蕉杂交能培育出后代,但不是同一种生物 D五个新品种香蕉的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可能增多 6将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染色体组型。下列关于染色体、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一个
5、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组型图中的染色体数目和 DNA 分子数目不相同 C对于同一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特征、染色体组数、染色体组型都是相同的 D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因此可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也可以用于镰刀型贫血症等遗传病的诊断 7 控制色弱的基因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下图为某家系色觉表现情况,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色觉表现的显隐性关系为正常色弱色盲 B2和3再生一个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C5和6的后代患色弱的概率为 1/8 D人群中存在的与该位点相关的基因型有 9 种 8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会对婴儿的神
6、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突变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导致婴儿患苯丙酮尿症 B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C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D禁止近亲结婚可杜绝该遗传病患儿的降生 第 3 页/共 8 页 9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大差异。然而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却能揭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下列说法不能为“生物有着共同起源”提供证据支持的是()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的 B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 C几乎所有生物几乎都共用一套遗传密
7、码 D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 ATP 作为能量“货币”的 10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 700 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 和两种肽链组成,但 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A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的替换造成的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 链和 链 C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人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11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了()A适应的普遍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的变异性
8、 12理论上,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小于致病基因频率的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常隐)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B软骨发育不全(常显)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C红绿色盲(X 隐)在男性中的发病率 D抗维生素 D 佝偻病(X 显)在女性中的发病率 13某小鼠种群中 A 对 a 为显性,A 基因频率为 0.5。由于栖息环境温度效应,带有 a 基因的配子中有一定比例被淘汰而无法存活,此淘汰比例称为淘汰系数,以 s 表示。此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 A 和 a 都不产生突变,没有迁出和迁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温度使小鼠种群 A/a 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随繁殖代数的增加,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所占比例减
9、小 C若淘汰系数 s=1/3,则 F1 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 0.84 D若大量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迁入此种群,则 s 会变大 14科研人员从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出了一种新型抗生素(Lysocin 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 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消亡 15如图表示渐进式新
10、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第 4 页/共 8 页 A图中 A 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图中 B 表示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可导致 C 的形成 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16下图表示一片生活着赤腹松鼠的森林(阶段 I)被农田分隔成斑块(阶段),几年后又建立人工森林通道连接森林斑块(阶段)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阶段 I 的物种多样性一定高于阶段 阶段,将森林开垦为农田破坏了赤腹松鼠的栖息地 阶段,森林斑块的出现提高了赤腹松鼠的物种多样性 阶段,人工森
11、林通道有利于赤腹松鼠进行基因交流 A B C D 17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 D唾液溶菌酶分解口腔中细菌 18右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B组成了体液,其中构成了内环境 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 19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大鼠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 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
12、L C细胞内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 D输入的 Na+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20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关于病症或疾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次性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引起组织水肿 B“风寒感冒”说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 D高原地区的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高是内环境失稳的表现 21醉氧又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在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嗜睡、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马鞍山市 第二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