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浙江省丽水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丽水市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语文试题卷(2022.1)本试题卷共 8 页,四部分,22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流水号、考生号填写清楚。一、现代文阅读(3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3 题。材料一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
2、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材料二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
3、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像这一类的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我们说“灵验”,就是说含有一种不
4、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礼仪也就渐渐有了敬畏之感了。材料三 教化性的权力虽则在亲子关系里表现得最明显,但并不限于亲子关系。凡是文化性的,不是政治性的强制都包含这种权力。文化和政治的区别就在这里: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地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当一个社会还没有共同接受一套规范,各种意见纷呈,求取临时解决办法的活动是政治。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
5、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材料一、二、三均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材料四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 2006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73.8%)的婚姻都收过彩礼,81.0%的受访者直言身边有待婚情侣因为彩礼达不成一致而闹不和。山东以将近九成(86.6%)的比例成为最流行送彩礼的地区,浙江以超过 18 万元的彩礼平均值排第一。图 1 图 2 图 3(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 中国结婚彩礼数据调查、谷雨数据2020 国人彩礼调查)1.根据材料,下列加点人物属于“五世同堂”的家族成员的一项是(3 分)A.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B.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C.叔宝
6、羊车海内稀,山家女婿好风姿。D.诗人只合莺莺伴,施家今是大姨夫。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们对礼仪怀有敬畏感,是因为人们认为是否依礼而行对一件事的成败会有重大影响。B.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很多必须遵守的“规矩”,这是父母在行使他们的教化权力。C.当代社会的女性地位已有很大提高,但从彩礼收受的普遍性来看,我们仍属礼俗社会。D.在婚后彩礼礼金支配问题上,实际支配情况与受访者对礼金支配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3.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对农村“高额彩礼”问题予以治理。请运用乡土中国中的知识,分析农村频现“高额彩礼”的原因。(6 分)(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
7、题,18 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47 题。材料一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材料二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
8、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节选自铁凝哦,香雪)材料三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
9、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材料四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
10、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绿雾似的竹海”表现了“我”熟悉的故乡景物的诗意特点。B.材料二香雪心情愉快,景随情迁,所见景物呈现出明净柔和的特点。C.材料三着力描写陶然亭、西山、玉泉等风景名胜,表现浓郁的北国秋味。D.材料四描写月下荷塘朦胧的美景,抒发作者暂得自由的淡淡喜悦之情。5.下
11、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百合花虚写故乡拖毛竹的场景,表达了“我”对故乡生活的怀念,拉近了“我”与通讯员这位同乡的距离。B.哦,香雪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群山的庄严以及“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的色、形、声。C.郁达夫选取了“碧绿的天色”“以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的”牵牛花等冷色调景物,使文章呈现出闲淡而略忧郁的情调。D.朱自清先写静态的荷叶、荷花,后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的颤动,用动静结合手法写出了月下荷塘的丰姿。6.阅读四则材料,为四幅图景取名。(4 分)图 图 图 图 7.综合四则材料,选取两个角度写评点文字。(8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一)文言
12、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2 题。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
13、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14、,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
15、,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临皋(g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冯夷:水神。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阳:山的南面。B.京师:一般指国都。C.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D.望:望日,农历每月十六。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余始循以入 以待子不时之需
16、 B.至于泰安 将归于临皋 C.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飞鸣而过我者 D.其远古刻尽漫失 凛乎其不可留也 10.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登泰山记叙说登山经过,描写夕照和日出胜景,综述名胜古迹,详略得当。B.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写法,抒发自己的人生思考。C.登泰山记以“桐城姚鼐记”结尾,交代作者;后赤壁赋结尾梦醒不见道士,余味深长。D.姚鼐生动描绘泰山的山石树松,苏轼客观点出赤壁的江岸水月,都在寻找精神慰藉。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
17、之幽宫 B.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C.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D.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2)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14 题。微雨【唐】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浙江省 丽水市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