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生物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2、。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该实验中,所用蔗糖溶液浓度不宜过高 B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升高 C将黑藻叶片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当外界温度高于动物体温时,下列不利于动物散热的是 A马出汗 B猴子在水里玩耍 C犬伸出舌加速喘息 D牛排尿量减少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
3、致疾病的发病率 4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 细胞和 T 细胞均是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的 B过敏反应是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的免疫过强反应 C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始终不会改变 C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 D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的活性降低 6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小分子物质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
4、都不能通过 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 D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钾离子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9 分)回答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问题(1)如图为人体内肝细胞及其内环境示意图,abcd 表示不同的体液图中箭头表示内环境中各种物质的移动方向,其中箭头指向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A B C D(2)如表为人体内几种体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Na+K+Ca+Mg+Cl HCO3 HPO42/H2PO 蛋白质 甲 142 5.0 2.5 1.5 103.3 24 2 15.0 乙 147 4.0 1.25 1.0 114.0 27 2.
5、3 1.0 丙 10 140 2.5 10.35 25 12 29 47 如图中 c 与表 4 中_(甲/乙/丙)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判断的依据是 c 中_。AK+比 b 少 BNa+比 a 多 C蛋白质含量比 b 高 D蛋白质含量比 a 高(3)人体中细胞外液的酸碱度通常接近中性,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细胞外液酸碱度稳定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是_。(4)如图中可按箭头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按箭头方向移动的物质有_。糖原 呼吸酶 CO2 尿素 O2葡萄糖 8(10 分)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
6、 4 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和_溶液。(2)用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9(10 分)图 1 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 2 为该系统中部分环节的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据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1)图 1 有_条食物链,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不仅表示营养关系,也是杀虫剂、有害物质等_的通道。除所示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的生物成分是_。(2)图 2 中,蝉、蚜虫没有体现的能量输出途径是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大于”、“等于”
7、或“小于”)15%。(3)在_调节下,该生态系统可长期保持稳态。但因_、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各生物种群数量仍会发生波动。若要监测蚜虫、蝉等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_(“能”或“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10(10 分)极端耐热淀粉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科研人员通过培养得到极端耐热淀粉酶高产菌株,经提取后获得淀粉酶液,以淀粉为底物设置系列实验来研究该酶特性,回答下列问题:(1)极端耐热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这说明酶有_性;将该酶在质量分数为 15%的 NaOH 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分解淀粉的实验,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与不加此酶效
8、果相同,原因是 15%的 NaOH 溶液使酶_遭到破坏而失活。(2)下表是一定浓度的 Cl-(104mol/L)对酶活性(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表示)的影响,已知该酶的适宜温度值范围为 70130,实验结果如下表:温度 组别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对照组 18.2 19.3 20.1 21.9 20.3 19.0 18.3 实验组 22.3 23.4 24.1 25.8 24.0 23.1 22.0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从表格数据分析,Cl-所起的作用是_。若要进一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在 _ 之间设立较小的温度梯度再进行分组实验。11(15 分)仔细观察如图所示各
9、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1)上述各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_。甲、乙、丙共有的细胞器是_。(2)图甲是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据图判断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_。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细胞增殖 信息交流 细胞分化(3)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乙、丙三种细胞,则图中_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4)图甲所示的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若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的结构有_(写结构名称)。(5)上述 4 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_肯定不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答案解析】植物细胞的
10、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题目详解】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所用蔗糖溶液不宜过高,防止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A 正确;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因此,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升高,B 正确;将黑藻叶片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因为黑藻叶片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C 正确;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置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
11、离现象,只是液泡没有颜色,D错误。【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只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液泡中有颜色,更便于观察。2、D【答案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题目详解】ACD、人体热量的散失途径主要是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包括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汗腺分泌
12、汗液是散热的途径之一,因此马出汗、犬伸出舌加速喘息有利于动物散热,而牛排尿量减少不利于动物散热,AC 正确;D错误;B、水是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因此猴子在水里玩耍有利于动物散热,B 正确。故选 D。【答案点睛】熟知散热的方式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前提。3、B【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以“病毒”为情境,考查了几种常见的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及其宿主等相关内容,选项命题角度新颖,试题较易。【题目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A 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可见,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 错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
13、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 HIV 病毒主要侵染 T 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 正确;阻断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 正确。【答案点睛】根据遗传物质的不同,将病毒分为 DNA 病毒(如 T2噬菌体)和 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HIV 等)。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HIV病毒主要侵染 T 细胞,导致人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A【答案解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题目详解】A、B 细胞和 T 细胞分别是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的,A 错误;B、过敏反
14、应是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的免疫过强反应,B 正确;C、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 正确;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D 正确。故选 A。5、A【答案解析】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 正确;B.比如说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年轻时候有线粒体,线粒体内部就有相应的酶,但红细胞成熟后没有线粒体相应的酶就没有了,B 错误;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C 错误;D.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 A。6、A【答案解析】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为细胞所需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
15、量,A 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小分子物质和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特性,B 错误;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自由扩散,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不是游离的分子,而是与血红蛋白结合的化合物,C 错误;由于哺乳动物内环境中的钾离子浓度常常低于神经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所以它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钾离子,D 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D 甲 BC HCO3 【答案解析】图中 a 处于细胞内,为细胞内液,b 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液,c 所处管道没有盲端,为毛细血管,c 为血浆,d所处管道有盲端,为毛细淋巴管,d 为淋巴。表中甲、乙含
16、有较多的钠离子,应为细胞外液,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应为血浆,丙为细胞内液。【题目详解】(1)组织液与淋巴之间只能进行单向物质交换,即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形成淋巴,图中箭头错误。选 D。(2)表 4 中甲的 Na+比 a 细胞内液多,蛋白质含量比 b 组织液高,则甲应为血浆,含有较多的血浆蛋白,与图中 c血浆的物质组成与含量相同。(3)据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外液中 HCO3含量远比 HPO42/H2PO高,所以对细胞外液酸碱度稳定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HCO3。(4)箭头表示细胞内物质进入组织液,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细胞内的葡萄糖、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如CO2、尿素均可以进入细胞;箭头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细
17、胞需要的物质如O2、葡萄糖可进入细胞。糖原、呼吸酶在细胞内合成,不能出细胞。【答案点睛】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 类别 物质举例 存在的 营养物质 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 代谢产物 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 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尿素 不存在的 细胞内特有 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 细胞膜上的 载体、受体 消化道中的 消化酶 不被吸收的 麦芽糖、纤维素 8、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斐林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
18、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答案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 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 RNA 呈红色。【题目详解】(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 4 种溶液分为两组;(2)葡萄糖属于还原
19、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即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9、6 条 蛇 移动和浓缩(积累和浓缩)分解者
20、 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 大于 负反馈(自我调节)气候 不能 【答案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 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
21、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题目详解】(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蔷薇或柳树),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鹰),图 1 有 6 条食物链,分别为:蔷薇蚜虫蜘蛛青蛙蛇鹰、蔷薇蚜虫蜘蛛蜥蜴蛇鹰、蔷薇蚜虫蜘蛛黄雀蛇鹰、柳树蝉螳螂黄雀蛇鹰、柳树蝉螳螂黄雀鹰、柳树蝉螳螂黄雀鹰,仅处于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蛇。通过捕食,杀虫剂、有害物质等不易分解和排出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方向移动和浓缩。该生态系统还应有的分解者;(2)图 2 表现了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以及流向分解者和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缺乏蝉、蚜虫由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图2 表示森林中还有其他植食动物,则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要大于
22、蝉、蚜虫的同化能量,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47883192015%;(3)生态系统可通过负反馈调节长期保持稳态。因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各生物种群数量仍会发生波动。由于蚜虫、蝉等有害生物的活动能力较弱,因此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知识,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中数据准确答题。10、专一性 空间结构 温度和 Cl-提高了该酶的活性 90-110 【答案解析】本题是关于酶的问题,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在细胞内外,生
23、物体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酶促反应需要温和条件的性质,高温、酸碱、以及一些重金属等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使酶失活。【题目详解】(1)题目中极端耐热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这说明酶有专一性的性质;如果将该酶在质量分数为 15%的 NaOH 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分解淀粉的实验,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与不加此酶效果相同,原因是 NaOH 溶液使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2)表格中的实验探究的是 Cl-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 Cl-是自变量,实验中温度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温度也是自变量,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和 Cl-,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都比对照组酶
24、的活性高,因此 Cl-在实验组的作用是提高了该酶的活性;表格中数据可知,100时酶的活性最强,因此在如果想进一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在 90-110的范围内设立较小的温度梯度再进行分组实验。【答案点睛】在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做对照实验,如果题目中有几个温度实验数据,需要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两侧的温度之间缩小温度梯度,继续做实验,如果没有酶活性最高的点,则选择两个相同活性对应的温度之间,缩小温度梯度,继续做实验。11、蛋白质和核酸 核糖体 甲 核膜、核仁 甲、乙生物体中的细胞质基因(或甲生物体中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基因、乙中线粒体中基因)、丙和丁生物体中的所有基因 【答案解析】
25、甲具有细胞壁和大液泡,为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成熟植物细胞;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初级精母细胞;丙没有核膜包围得细胞核,为原核细胞,丁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题目详解】(1)病毒结构最为简单,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两种成分,图示各结构中共有的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甲、乙、丙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2)甲为成熟的植物细胞,但不一定含有叶绿体,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成熟细胞不再分裂和分化,但一定可以进行细胞呼吸和信息交流,从而使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3)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若用纤维素酶处理甲、乙、丙三种细胞,则图中甲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4)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新出现,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的消失和出现。(5)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遗传,图示 4 个结构所代表的生物体中,甲、乙生物体中的细胞质基因(或甲生物体中线粒体与叶绿体中基因、乙中线粒体中基因)、丙和丁生物体中的所有基因不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答案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