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pdf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中复习实验探究题模拟专项训练 1(1)如图甲所示,利用铅笔、刻度尺来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将细铁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则铁丝的直径是 cm。(2)如图乙所示,停表时间是 。(3)如图丙所示,用两种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 刻度尺较精确,测量操作有误的是 (前两空填“A”或“B”),其错误是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测量的数据如图所示,B 为 AC 中点,电子表方框内的数字是显示小车前端在 A、B、C 三点的时间(数字格式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实验
2、中应使斜面的坡度略小一些,这样便于测量 (选填“时间”或“路程”),从而减小测量误差;(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小车在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5)实验中,若当小车过 B 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小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正确”)。3“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实验中,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3、(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2)若将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3)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很难测准确,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图乙所示的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4)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丙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4、1)该实验原理是 ;(2)除了图中有的器材以外,还应该有的器材是 ;(3)斜面底端的金属片的作用是:;(4)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为了计时更准确,斜面的坡度应该 (“较小”或者“较大”);(5)如果测得小车从 A 滑到 C 的时间 tAC2.4s,小车从 A 滑到 B 的时间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cm/s,则 BC 段的平均速度 vBC cm/s;可以发现 AB 段的平均速度 BC 段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慢”“快”);(7)在测量小车到达 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
5、测得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8)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 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 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5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 ms(1ms103s)。(1)若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 0,下列关于铜铃所在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A甲处 B乙处 C甲乙中点处 D甲乙连线的垂线
6、上(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中,已知 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 m/s;(4)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内演示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成功。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铁 尼龙 尼龙 长度(cm)60 60 60 80 100 80 80 1
7、00 横截面积(mm2)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0.89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8、。(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图,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
9、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 (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这是因为 。(4)如图所示,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8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探究中通过乒乓球来显示音叉的现象,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类比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如图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泡沫小球也会弹起。(2)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期中 复习 专项 训练 实验 探究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