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模拟化学考试.pdf
《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模拟化学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模拟化学考试.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选择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答案】C【解析】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并不是越浓越好,如 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且消毒液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有害,不符合题意;B、吸烟、喝酒对人体健康有害,不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不符合题意;C、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可以减小细菌的含量,有利于抗击“新冠肺炎”,符合题意;D、药物过量食用对人体健康有害,应控制吃药,可通过食物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选择题 1 月以来,各行业已有序复工。下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出示身份证件 B.登记身份信息 C.体温计测体温 D.用消毒剂消毒【答案】D【解析】A、出示身份证件只是一个动作,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登记身份信息,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体温计测体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消毒剂消毒,主要是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D。选择题 75%的酒精溶液是医疗预防常用的消毒剂。75%的酒精属于 A.化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混合物【答案】D【解析】75%的酒精溶液是酒精与水按
3、照 75:25 的体积比配制而成的,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且由酒精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只含有一种物质。故 B 不符合题意;C.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也只含有一种物质。故 C 不符合题意;D.75%的酒精由酒精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选择题 扬州某社区向武汉的医护人员捐赠 10 吨沼虾,沼虾为人体提供营养素主要是 A.淀粉 B.油脂 C.蛋白质 D.维生素【答案
4、】C【解析】A、淀粉由谷类、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提供,A 错误;B、油脂由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以及动物脂肪提供,B 错误;C、鱼、虾、各种肉类、蛋、奶为人体提供蛋白质,沼虾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C 正确;D、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种:前者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食用油,后者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和粮谷类食物;沼虾不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D 错误;故 C 正确。选择题“84 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能杀灭新冠病毒,次氯酸钠中 Cl 的化合价 A.+1 B.+2 C.+3 D.+4【答案】A【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5、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可以知道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故选 A。选择题 氯气制备“84 消毒液”时有如下反应:Cl2+2NaOH=NaCl+NaClO+X,则 X的化学式 A.H2O2 B.H2O C.O2 D.H2【答案】B【解析】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的个数相同。反应前氯元素、钠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都是 2,反应后在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原子个数为 2、氯元素原子个数为 2,氧元素原子个数为 1,所以可以判断 X 中有 2 个氢原子 1 个氧原子,X 为H2O;故选 B。选择题 次氯酸钠(NaClO)可由 NaOH+HClO=NaClO+H2O
6、制得,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A 错误;B、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B 错误;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反应物生成物中均不含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C 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为,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氢氧化钠与次氯酸互相交换了钠离子和氢离子,生成了次氯酸钠
7、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定义,D 正确;故选 D。选择题 中医在抗新冠疫情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草药煎制操作步骤中,属于过滤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答案】C【解析】本题根据过滤的定义进行作答。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分离的操作。A、冷水浸泡没有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属于过滤,不符合题意;B、加热煎制没有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属于过滤,不符合题意;C、箅渣取液使固体的药渣与液体药汤分离,属于过滤操作,符合题意;D、灌装保存没有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属于过滤操作,不符合题意;
8、故选 C。选择题 南中医为我市中小学赠送了防疫香囊,香囊含有黄酮素(C15H10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黄酮素属于有机物 B.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C.黄酮素中含有氧分子 D.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g【答案】A【解析】A、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有机物的基本条件,故 A 正确;B、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018:1,故 B 错误;C、一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或者黄酮素中含有氧元素,故 C 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22,故 D 错误。故选 A。选择题 生活中的溶
9、液显碱性的是 A.酸雨 B.果汁 C.肥皂水 D.盐水【答案】C【解析】A、酸雨是 pH 小于 5.6 的雨水,pH7,所以肥皂水显碱性。故 C 符合题意;D、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一类化合物。盐水即盐溶液可能显中性、酸性或碱性。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选择题 7 月 1 日起扬州正式实行垃圾分类,易拉罐应丢入贴有下列何种标志的垃圾箱里 A.B.C.D.【答案】B【解析】易拉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属于可回收垃圾,这样可以使金属材料回收利用,节约金属资源。故选 B。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足量 SO2 能使稀 KMnO4 溶液褪色 B.木炭在氧气中燃
10、烧,产生二氧化碳 C.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烟 D.灼烧棉线,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答案】A【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产生大量白雾,不符合题意;D、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不符合题意。故选 A。选择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可用冷
11、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甲溶液中提取甲 C.20时,甲、乙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仍然是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甲溶液中提取甲,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在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溶液状态未知,则无法比较,符合题意;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 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解度变小,有晶体
12、析出,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 C。选择题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硫元素质量减少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2【答案】B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硫,水和二氧化硫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反应前有 6 个分子,反应后有 5 个分子(其中一个分子是未参与反应的氧分
13、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2:3,不符合题意。故选 BC。选择题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可用于检验淀粉 B.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线 C.氮气熔沸点低,可作用保护气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答案】BD【解析】A、淀粉遇碘变蓝,碘指的是碘单质,加碘盐中碘酸钾是化合物,不能使淀粉变蓝,不符合题意;B、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可用作导线,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不是因为熔沸点低,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可用于
14、去除冰箱中的异味,符合题意。故选 BD。选择题“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这样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更高,不
15、符合题意;B、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无火焰,可以避免甲烷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的风险,也不易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还是甲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只是反应条件不同,消耗等质量的甲烷,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不变,符合题意;D、该反应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不会混有氮气等杂质,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 C。选择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Cu(NO3)2 溶液 AgNO3 Cu 过滤 B MnO2 KCl
16、 H2O 溶解、过滤、蒸发 C Fe Cu 稀硫酸 过滤 D O2 H2O 浓硫酸 洗气、收集 A.A B.B C.C D.D【答案】AD【解析】A、加入过量铜,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过滤,可得硝酸铜,符合题意;B、加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二氧化锰,无需蒸发,不符合题意;C、加入稀硫酸,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氧气不反应,故可用于干燥氧气,符合题意。故选 AD。选择题 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取 12.8kg 铁粉与硫酸铜废液混合,充分反
17、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再将该固体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 12.8kg,不能被磁铁吸引。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 CuSO4 与 H2SO4 的质量之比 A.80:7 B.80:49 C.10:7 D.8:7【答案】A【解析】取 12.8kg 铁粉与硫酸铜废液混合,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有剩余,再将该固体与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 12.8kg,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已经完全反应,得到的固体是铜,故铁与硫酸
18、铜反应生成铜的质量是 12.8kg。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x,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y x=32kg y=11.2kg 故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2.8kg-11.2kg=1.6kg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z z=2.8kg 故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与硫酸的质量比为:32kg:2.8kg=80:7 故选 A。填空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_(填名称)。(2)人体缺少_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3)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_作用。(4)用_试纸可粗略测定柠檬汁的酸碱度。(5)_(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可用于食品的包装。【答案】天
19、然气 碘(I)乳化 pH(注意大小写)聚乙烯【解析】(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故填:天然气;(2)人体缺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碘过量或缺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3)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4)pH 试纸可用于测溶液的酸碱度,故填:pH;(5)聚氯乙烯遇热会放出有毒物质,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填空题 疫情防控防护物资-一次性口罩(1)医用口罩无纺布利用化学纤维,主要是聚丙烯(C3H6)n),它_(填“是”或“不是”)有机高分子,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 0.1%)。(2)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中考 模拟 化学 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