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点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pdf
《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点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重点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A.为水消毒杀菌 B.将水通电分解 C.将水凝结为冰 D.向水中放生石灰【答案】C【解析】A、为水杀菌消毒是利用细菌病毒本身的蛋白质遇到某些物质会变性的特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改变的是物质的状态,水分子没有变,也就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选择题 小琪往学校带的早餐是:咸鸡蛋、奶油面包、矿泉水,请问,这份早餐缺乏的营养素为 A.蛋白
2、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答案】B【解析】咸鸡蛋中含有的营养素为:无机盐、蛋白质;奶油面包中所含的营养素为:油脂、糖类;矿泉水中所含的营养素为:无机盐和水。因此,三种食物缺乏的营养素为:维生素。故选:B。选择题 为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A.易拉罐 B.塑料瓶 C.电池 D.纸箱【答案】C【解析】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可回收。故选:C。选择题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氧乙酸(CH3COOOH)消毒剂被广泛使用,以下是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B.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
3、大 D.过氧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答案】D【解析】A、过 氧 乙 酸 中,碳、氢、氧 三 种 元 素 的 质 量 比=,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的概念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氧化物。过氧乙酸含三种元素,故 B 错误;C、在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2 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是 24,3 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是 48,而 4 个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是4,因此在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 C 错误;D、过氧乙酸是含碳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故 D 正确。故选:D。选择题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氨气的微粒种类一致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 C
4、.硫酸铜 D.氦气【答案】B【解析】氨气由氨分子构成。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B、干冰有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正确;C、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选项错误;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B。选择题 化学实验必须规范操作,下列选项中操作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A、闻气味不可以将气体凑鼻子太近,以防大量气体被吸入人体造成中毒,故选项错误;B、应该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用手拿会烫伤手,造成危险,故选项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应该紧贴是管口,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正确;D、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否则会
5、造成液体飞溅,出现危险,且边倒浓硫酸,边要用玻璃棒搅拌,故 D 错误。故选:C。选择题 如图所示,关于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丙属于原子结构示意图 B.食盐的主要成分中,只含有丁元素 C.由甲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是清洁高能的燃料 D.甲和丙构成的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溶剂【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甲为氢原子,乙为氯离子,丙为氧原子,丁为钠离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因此,食盐中含有乙和丁对应的氯元素和钠元素,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甲对应的元素是氢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气体是氢气,是清洁高能的燃料,故选项正确,但不
6、符合题意;D、甲、丙构成的微粒是水分子,对应的物质水就是最常见的溶剂,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择题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单质:铜 金刚石 红磷 B.盐:碳酸钙 氯化钾 硫酸铜 C.混合物:空气 消毒液 煤 D.合成材料:合金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答案】D【解析】A、铜、金刚石、红磷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铜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空气、消毒液、煤都含有多种物质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三大合成材料为:塑料、
7、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依旧无色。为了判断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小琪采用如下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 A.纯碱 B.硝酸银溶液 C.铁粉 D.紫色石蕊溶液【答案】B【解析】A、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不与氯化钠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若有气体生成,则证明含有稀盐酸,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加入硝酸银溶液,因为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也生成氯化银沉淀,故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稀盐酸,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加入铁,铁不与氯化钠反应,
8、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若有气体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稀盐酸,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加入紫色石蕊,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让紫色石蕊变色,稀盐酸呈酸性,能让紫色石蕊变红,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C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t1C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C,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C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溶液降温到 t1C 时,甲析出的晶体质量比乙析出的晶体多 D.t2C 时,将 10g 水加入装有 5g 乙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搅拌,能够形成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9、答案】C【解析】A、根据图示,t1C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t1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因此其饱和时,两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 t2C,溶解度都增大,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依旧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没有指明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是否饱和,无法判断降温后是否有晶体析出和晶体析出的多少,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t2C 时,甲的溶解度为 50g,大于乙的溶解度,将 10g 水、5g 乙等比例扩大 10 倍,可知,100g 水中加入 50g 乙物质,乙不能被溶解完,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选择题 如图为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先后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铝片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后溶液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重了 D.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铝活动性比铜强【答案】C【解析】A、因为铝能与硫酸铜反应,且置换出来的铜呈紫红色,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是典型的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是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因为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生成的硫酸铝的质量小于原有的硫酸铜的质量,也就是说,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减小的,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对该实验的总结,因为铝将铜置
11、换出来了,故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选择题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B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 C 硫酸钾 碳酸钾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D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B.“过量”一词,决定了反应后溶液会增加氢氧化钙新杂质,故选项错误;C.依旧是“过量”一词,决定了反应后溶液会增加硫酸新杂质,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故选:D。选择题 已知 A、B、C
12、 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 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符合要求的是 A.NaOH、NaCl、NaNO3 B.Cu、CuO、CuSO4 C.H2O、O2、CO2 D.CaCO3、CO2、Na2CO3【答案】A【解析】A.硝酸钠不能与其他物质发应生成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铜可以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铁和硫酸铜可以生成铜,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可以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重点中学 中考 模拟 化学 试卷 参考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