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至2023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至2023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至2023年高二下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动量 B.冲量 C.速度 D.时间【答案】D【解析】矢量与标量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法则,上述选项中只有时间是标量,故 D 正确,ABC 错误。选择题 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尽可能地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在汽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设置了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将自动弹出则该安全气囊的功能是()A.减小驾乘人员的动量变化量 B.减小驾乘人员受到的冲量 C.减小驾乘人员的动量变化率 D.减小驾乘人员与气囊的作用时间【答案】C【解析】汽车发生碰撞过程,驾乘人员
2、从运动变化到静止,动量的变化量P一定,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冲量大小一定;安全气囊可以增加驾乘人员的减速的时间 t,由动量定理得:PFt,动量的变化率F,延长时间 t,动量的变化率减小,即人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可以减小人受到的伤害;由以上分析可知,C 正确,ABD 错误。选择题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占入射光光强的 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子通过单缝,则该光子()A.一定落在中央亮条纹上 B.一定落在亮条纹处 C.可能落在暗条纹处 D.落在中央亮条纹处的可能性最大【答案】CD【解析】根据光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确定的,但由题意知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占入
3、射光光强的 95%以上,故落在中央亮纹处概率最大。也有可能落在暗纹处,但是落在暗纹处的几率很小,故 CD 正确。故选:CD。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 10.5 eV 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氢原子将()A能跃迁到 n2 的激发态上去 B能跃迁到 n3 的激发态上去 C能跃迁到 n4 的激发态上去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 10.5eV 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E=-13.6+10.5eV=-3.1eV,依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氢原子不发生跃迁,故 D 正确 选择题 某单色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A.波长变长,速度变小,光量
4、子能量变小 B.波长变短,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不变 C.波长变长,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不变 D.波长变短,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变大【答案】B【解析】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根据,其中,则速度变小,由于频率不变,波长,所以波长变短,能量,故能量保持不变,故 B 正确,ACD 错误。选择题 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 ra 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 rb 的圆轨道上,已知 rarb,则在此过程中()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答案】B【解析】因为 rarb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 r
5、a 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另一半径为 rb 的圆轨道上,能量减小,向外辐射光子。因为能级差一定,只能发出特定频率的光子,故 B 正确,ACD 错误。选择题 用某种色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如果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不变,则()A.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最低数值时,仍有光电子飞出 B.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最低数值时,就没有光电子飞出 C.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单位时间内飞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答案】A【解析】AB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与光的强度无关,故 A 正确,B 错误;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W0 得,光强度不影响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6、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 C 错误;D 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数目减少,D 错误。选择题 1966 年,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实验 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 m1 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 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 F895 N,推进器开动时间 t7 s 测出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 v0.91 m/s.已知双子星号飞船的质量 m13 400 kg.由以上实验数据可得出火箭组的质量 m2 为()A.3 400 kg B.6
7、885 kg C.6 265 kg D.3 485 kg【答案】D【解析】对“双子星号”宇宙飞船整体的加速过程运用动量定理,规定推力 F 方向为正方向,有:Ft(m1+m2)v,故:m2m134003485kg,故选 D。选择题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结合成氦核。设质子、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 和 m3,则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m32(m1+m2)B.m32(m1+m2)C.m32(m1+m2)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氦核,核反应方程式:2,该反应为聚变反应,该反应的中质量亏损为:m2m1+2m2m3,根据质能方程得Emc2(2m1+2
8、m2m3)c20,且释放能量,故 m32(m1+m2),故 C 正确,ABD 错误。选择题 下图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A.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C.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答案】B【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 X 的电荷数为 1,质量数为 0,为正电子,Y 的电荷数为 0,质量数为 1,为中子,Z 的电荷数为 1,质量数为 1,为质子,故 B 正确,ACD 错误。选择题 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观察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
9、,发现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 次 衰变后成为,由此可以判定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依次是 A.B.C.D.【答案】D【解析】每经过一次衰变质量数少,质子数少,经过 次衰变质量数减少,质子数减少,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与 射线都是电磁波 B.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探测射线的三种装置:威尔逊云室、气泡室和盖革米勒计数器都能显示射线粒子的径迹【答案】C【解析】A 射线是氦核,不是电磁波,射线是光子流,
10、是电磁波,故 A错误;B 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它有中等的穿透能力,故 B 错误;C原子核的半衰期有其自身决定,与所处的物理、化学等外界环境无关,故 C 正确;D威尔逊云室和气泡室是利用射线在云室里发生电离作用来显示射线的径迹,盖革米勒计数器检测射线时能计数,不可以区分射线种类,无法显示射线的径迹,则 D 错误;选择题 下列关于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B.物体的动量改变,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其动量一定不变【答案】C【解析】A动量是矢量,动量方向
11、的改变也是动量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 A 错误;B物体的动量改变,可能是大小的改变,如自由落体运动,动量不断增加,动量方向和速度方向都不变,故 B 错误;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速度改变,故其动量 mv 一定改变,可能是方向的改变,也可能是大小的改变,还有可能是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故 C 正确;D动量是矢量,动量方向的改变也是动量改变,如匀速圆周运动中动量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故 D 错误。选择题 下列情况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小车停在光滑水平面上,人在车上走动时,对人与车组成的系统 子弹水平射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对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 子弹射入紧靠墙角的木块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年高 下册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 解析 新疆 沙雅县 第二 中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