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半期复习:修辞(说明)手法附解析学生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半期复习:修辞(说明)手法附解析学生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半期复习:修辞(说明)手法附解析学生版.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2 2022-2023 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半期复习:修辞(说明)手法附解析学生版 一、单选题(共 8 题;共 16 分)1(2 分)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A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B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C怎么还不摇桂花呢?D小珍珠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2(2 分)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太阳西沉,天空出现一匹匹绸丝缎,那是晚霞。B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C防风林如一位英勇的战士,与狂风搏斗着。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3(2 分)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A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B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逃到画框上去了。(排比、拟人)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设问)D那个女孩又矮又瘦,身子单薄,好像一阵风都能把她吹走。(比喻)4(2 分)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B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C在夏夜的微风中,无数只萤火虫像星星
3、一样闪闪发光。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5(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C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犹如大海里起伏的波涛。2/12 D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6(2 分)说明方法对下列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举例子)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C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作比较)D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列数
4、字)7(2 分)下列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尤如中指。B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C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D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8(2 分)下列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A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B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C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D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填空题(共 6 题;共 25 分)9
5、(4 分)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1 分)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2)(1 分)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3)(1 分)大虫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4)(1 分)那猴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10(3 分)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把序号写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A拟人 B反问 C设问(1)(1 分)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2)(1 分)为什么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是清贫,是洁白朴素的生活。(3)(1 分)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怎能不为此感到高兴呢?11(7 分)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1 分)比喻句:厚厚的积雪,
6、。(2)(1 分)夸张句:一声虎啸,整个山冈 。3/12(3)(1 分)拟人句:枝头的画眉 。(4)(1 分)列数字:这个书包大小的旅行包 。(5)(1 分)作比较:这声音比 ,比 。(6)(1 分)举例子:我国有许多石拱桥。12(4 分)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1 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2)(1 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1 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1 分)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际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过月亮。13(4 分)选择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反问 D排比(1
7、)(1 分)那猴在山中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2)(1 分)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3)(1 分)枪声一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4)(1 分)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14(3 分)读句子,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在横线上写上相应序号。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1)(1 分)鲸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2)(1 分)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3)(1 分)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三、语言表达(共 5 题;
8、共 37 分)15(5 分)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夸张句)16(10 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5 分)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运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句子)4/12(2)(5 分)请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写一写。静态描写。放学了,校园里顿时安静下来。动态描写。丁零零,下课了。17(4 分)结合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一些。夏夜是迷人的,萤火虫飞来飞去,青蛙呱呱地叫着,风吹着树,树叶摇晃着。夏夜是迷人的,萤火虫 ,青蛙 ,风 ,树叶 。18(15 分)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1)(5 分)夜晚,古老的威尼斯十分安静。(2)(
9、5 分)牛犊在低头吃草。(3)(5 分)黄叶飘荡在空中。19(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1)(1 分)深蓝的夜空中挂满了亮闪闪的星星,像 。(2)(1 分)岸边的垂柳随风拂动,像 。(3)(1 分)远看满树的桃花,像 。5/12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例句是反问句。A、C、D 是问句。B 是反问句。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答案】D【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
10、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A 是比喻句,把晚霞比作绸缎。B 是比喻句,把雪比作鹅毛和玉屑。C 是比喻句,把防风林比作勇士。D 是拟人句,把太阳当作人来写。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答案】D【解析】【分析】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
11、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A 把“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的装饰”和“石狮子”“两根大旗杆”对比来写。B“一会儿”构成排比,“神气十足”是拟人的写法。C 前一句问,后一句达,是设问句。D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因此这不是比喻句。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答案】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12、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 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声音(本体)比作一支乐曲(喻体)。B 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C 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萤火虫(本体)比作星星(喻体)。D 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 6/12 法,把春天(本体)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喻体)。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答案】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
13、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 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他(刘伯承)(本体)比作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喻体)。B 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边际的高原(本体)比作一条大毡子(喻体)。C 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连绵的山峰(本体)比作大海里起伏的波涛(喻体)。D 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6【答案】A【解析】【分析】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上册 语文 复习 修辞 说明 手法 解析 学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