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物态变化典型探究实验附解析教师版.pdf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物态变化典型探究实验附解析教师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物态变化典型探究实验附解析教师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2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重难点过关:物态变化典型探究实验附解析教师版 一、实验探究题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试管里应装有适量的较 (选填“大”或“小”)的冰块;(2)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质的温度是 ;(3)在第 8min 时物质处于 态,冰熔化经历了 min。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丙中折线 ABCD 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冰是 体;(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最终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图丙中的DE 段图象。【答案】(1)小(2)22(3)液;4;晶(4)能【解析】【解答】(1)探究冰熔化时
2、温度的变化规律时,为了使冰受热均匀,加热时用“水浴法加热”且用碎冰块。(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且液面在零上,因此读数为 22。(3)由图丙可知,在 26min 是冰的熔化过程,6min 时完全熔化,因此第 8min 时物质处于液态,冰熔化经历了 4min。图丙中 BC 段表示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由此可知冰是晶体。(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会沸腾,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试管中的冰熔化变成水,最终可以从烧杯中的水中吸热达到沸点,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但是温度会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可得到图丙中的 DE 段图象。【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规
3、律时,固体物块要较小;(2)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2/23(3)固体熔化完成后,处于液态,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4)对液体加热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沸点,温度保持不变。2小明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可知,食盐水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如图甲,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min 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min;(3)从图
4、象中得到,盐水在凝固过程中 (选填“吸收”、“放出”或“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该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 (填“高”或“低”)了。【答案】(1)晶体(2)10;10(3)放出;不变(4)-2;低【解析】【解答】(1)晶体的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甲知道,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所以,盐水是晶体。(2)由图甲知道,盐水从第 10 分钟开始凝固,到第 20 分钟凝固完成,故凝固过程用了 10 分钟。(3)由图像知道,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4
5、)由图象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所以,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水的凝固点是 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分析】(1)晶体在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晶体凝固的时间是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3/23(3)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晶体凝固时,不变的温度,是凝固点;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3科学实践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1)图甲中对该固体进行加热时,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其好处是 ;(2)根据图乙可以判断:该固体可能是 (选填“冰”或“松香”);在第 6 分钟,该物质
6、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熔化的时间为 min。(3)图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其读数为 。(4)当该固体物质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得到图乙中的 DE 段。对应 DE 这段时间,试管中的液体 (填“能”或“不能”)处于沸腾状态,这是因为液体 。(5)小明也用同样的装置做这个实验,发现温度计示数到达 100时所用的时间比小强所用时间短,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使固体均匀受热(2)冰;固液共存态;6(3)90(4)不能;不能继续吸热(5)固体质量少、水量少等【解析】【解答】(1)把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先加热水,再通过水给试管中的物质,是为
7、了使固体受热均匀。(2)从图乙可知,熔点为 0,而冰的熔点是 0;该物质第 2min 开始熔化,第 8min 熔化结束,故在第 6min 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熔化时间为 6min。(3)从图丙是温度计,从刻度线往上读,刻度线越变越大,故是零上,分度值为 1,故读数为90。4/23(4)不能,因为此时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都达到了 100,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量的传递,故试管中的水不能吸收热量,故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5)温度计示数到达 100时所用的时间比较短可能是固体的质量比较小,或者固体的初温比较高,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比较少,加热时间短。【分析】(1)水浴法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8、2)不同固体的熔点不同,根据熔点可以判断物质;晶体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的时间,是熔化时间;(3)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测量温度;(4)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到达沸点,继续吸热;(5)物体的质量少,加热升温时所用时间短。4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2)为了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乙装置中水浴法加热的作用是 ;(3)如图丙所示,AB 段处于 状态;(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熔
9、化过程经历了 min;(5)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但要继续 热。【答案】(1)热胀冷缩(2)乙;使冰受热均匀(3)固体(4)0;6(5)不变;吸【解析】【解答】(1)由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实验时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 5/23 成的。(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3)由图丙可知,BC 段是熔化过程,AB 段是冰熔化之前,处于固态。(4)由图丙可知,BC 段为冰的熔化过程,熔化的温度是 0,熔化经历的时间为 10min-4min=6min(5)由图丙可知,BC 段为冰的熔
10、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分析】(1)实验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水浴法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均匀受热,并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4)图像水平线对应的温度为熔点,水平线的起点和终点时间差为熔化时间;(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5小严探究盐水的凝固点,用容器盛好盐水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小严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温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1)将盐水放入冰箱,是因为盐水凝固过程需要 热量。(2)从图
11、象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盐水的凝固点为 ;盐水结成的盐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图象的 BC 段表示盐水处于 状态。(4)为了交通安全,人们常在不能及时熔化的积雪地面上撒融雪剂(工业盐),可加快积雪的熔化,原因是 。【答案】(1)放出(2)10;-2;晶体 6/23(3)固液共存(4)水的凝固点是 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了雪的熔点,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解析】【解答】(1)将盐水放入冰箱,盐水凝固的过程中,向冰箱放出热量。(2)由图象可知,第 10min20min 时
12、放热,但温度不变,故盐水凝固过程持续 10min;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凝固点为-2,故盐冰是晶体。(3)由图象可知 BC 段放热温度不变,为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4)水的凝固点是 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地上撒盐的方法,降低了雪的熔点,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分析】(1)液体凝固时,放出热量;(2)液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凝固点;(3)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温度不变时固液共存;(4)雪中加盐,可以降低凝固点。6一种名为“自由树脂”的材料受到人们欢迎.小明把颗粒状的固态自由树脂放在试管中
13、,放入沸水进行水浴加热如图甲所示(水持续沸腾,一直未干),并每过 30s 记录下温度计 A 的示数,绘出它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自由树脂在若干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如表,温度计 B 的玻璃泡一直浸没在沸水中。时刻/min 0 1 2 3 4 温度/10 41 64 85 97 状态 白色颗粒,很硬 部分透明颗粒,较硬 几乎透明颗粒,变软 透明,粘稠胶状物 透明,糊状 7/23 (1)温度计 B 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它的读数为 ;(2)由上表及图乙,可判断自由树脂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1)101(2)非晶体【解析】【解答】(1)由丙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面与 101
14、 格对齐,故它的读数为 101。(2)由上表及图乙知,自由树脂没有固定的熔点,没有吸热温度不变的过程,所以自由树脂是非晶体。【分析】(1)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2)非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7在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海波固体的熔化实验。(1)其中 实验装置的方案较好,理由有:可使海波缓慢熔化,便于收集证据;。(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收集到的证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中绘出“温度-时间”的图 8/23 像。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温度/32 36 40 44 48 48 4
15、8 48 51 54 加热情况 一直在持续加热(3)根据所绘制的图像判断此固体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此固体 。(4)通过探究可得出此类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是:熔化时 。【答案】(1)乙;使海波受热均匀(2)(3)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或有熔点)(4)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解析】【解答】(1)甲图直接加热,易受热不均匀;乙图用水浴法,受热更均匀,所以应选用乙图,使海波受热均匀。(2)在时间和温度图像上描绘(0,32)(2,33)(4,40)(6,44)(8,48)(10,48)(12,48)(14,48)(16,51)(18,54)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 (3)
16、由时间和温度的图像知,当固体升高到 48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48不变,该固体在熔化 9/23 过程中温度不变(或有熔点),所以该固体是晶体。(4)通过探究可得出此类固体是晶体。熔化时的规律是: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规律时,水浴法加热使物体受热均匀;(2)根据多次测量的温度,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3)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8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 。(2)该物质在第 5 分钟时,处于
17、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冰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答案】(1)-4(2)固液共存(3)吸收(4)晶体【解析】【解答】(1)由图甲知道,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液面在 0以下第四格,所以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2)该物质在第 5min 时处于熔化过程,由晶体的熔化特点知道,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才能继续熔化下去,否则熔化过程将停止。(4)由图乙知道,该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
18、温度。图线中,有一段与横轴重合的线段,这就表明在 38min,该物质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冰是晶体。10/23【分析】(1)根据温度计中液柱的位置,测量温度;(2)当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物体固液共存;(3)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4)冰属于晶体。9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如图乙所示,其中视线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2)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 BC 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选填“吸收”或“放出”
19、)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 10min 海波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根据图像可知,蜂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答案】(1)B;42(2)吸收;不变;固液共存(3)非晶体;蜂蜡没有固定的熔点【解析】【解答】(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故视线正确的是 B。观察温度计可知,每一大格 10,每一大格中有 10 小格,即每一小格 1,因此,读数为 42。(2)BC 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酒精灯要继续对海波加热,海波才能持续熔化,因此海波在此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由图
20、像可知,第 10min 时海波还在熔化,因此,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由丁图可知,蜂蜡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这是非晶体和晶体熔化时最大的区别,因此,可知蜂蜡是非晶体,判断依据是,蜂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分析】(1)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11/23(2)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10小刚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的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某时刻所用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2)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按照 (填“自上而
21、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3)用试管装适量海波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加热,好处是 ;(4)从图乙可以看出,海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该物质的熔点是 ;(6)该物质温度为 30时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7)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min。【答案】(1)38(2)自下而上(3)让海波受热均匀(4)晶体;吸收(5)48(6)固(7)6【解析】【解答】(1)由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摄氏度,刻度值由下往上变大,是零上,示数为 38 摄氏度。(2)为了确保烧杯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实验器材应由
22、下而上的顺序来安装。(3)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进行实验,试管中的海波全部浸在水中,则受热更均匀。12/23(4)由图乙知,海波在熔化过程的 BC 段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在熔化过程,酒精灯需要不断加热,所以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5)图乙的 BC 段是熔化过程,其温度保持在 48 摄氏度不变,那么海波的熔点为 48 摄氏度。(6)该物质在 30 摄氏度时,尚未熔化,仍处于固态。(7)熔化过程从第 6min 开始,第 12min 结束,所以熔化过程持续 6min。【分析】(1)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2)实验装置的组装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3)水浴法加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物理 年级 难点 过关 物态 变化 典型 探究 实验 解析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