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经典练习.pdf
《海南新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经典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新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讲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经典练习.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 4 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断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9安徽马鞍山二高测试)近 45 年来,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图 a、图 b 分别为 19612005 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近 45 年来,东北地区 ()A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B年降水量增幅自西向东扩大 C年平均气温增幅山区比平原大 D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 2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第2页 A减缓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 B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 C减弱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 D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
2、退化 解析:第 1 题,根据 19612005 年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值,年平均气温变化都是大于零,说明气温升高,年平均气温增幅西北比东南方向大,年平均降水变化值大都小于零,只有在中北部地区降水变化大于零,所以年降水量中北部地区增加显著,其他地区年降水量减少。第 2 题,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加剧了东北平原西部荒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增强了干旱和洪涝发展趋势,造成大兴安岭冻土自南向北退化。答案:1.D 2.D(2019山东日照一中测试)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图为
3、北极年海冰范围(106 km2)与年平均 CO2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据此完成 34 题。3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 ()A逐年减少 B与年平均 CO2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第3页 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D与年平均 CO2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4“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解析:第 3 题,读图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呈波动减少趋势,非逐年减少,故 A 错;北极年海冰面积 20072012 年减少速度减慢,故 C 错;北极年海冰面积波
4、动减少,年平均 CO2浓度呈增加趋势,大体呈负相关,B 错 D 对。第 4 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A。答案:3.D 4.A(2019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测试)下图为东二区某地气温降水雷达统计图,图中气温与降水量的数值共用同一坐标系统。读图,回答 56 题。5该地所在大洲及其气候类型是 ()A欧洲,地中海气候 第4页 B非洲,热带草原气候 C亚洲,热带季风气候 D南美洲,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该地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雨林退化 B水土流失 C山区石漠化 D土地
5、沙漠化 解析:第 5 题,图中显示,该地各月气温均在 15 以上,因此该地位于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为热带草原气候,该地位于东二区,据此选 B。第 6 题,根据上题结论,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农业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草场退化、沙化进而荒漠化。答案:5.B 6.D(2019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测试)坎昆是墨西哥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位于尤卡半岛东北角,加勒比海畔,阳光明媚,海水清澈,沙滩白色细软,年平均气温 27.5,全年晴天 240 余天,阴雨天不足 50 天。读图,回答 79 题。7根据材料判断坎昆的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 新高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三 地球 大气 全球 气候变化 气候 类型 判断 经典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