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新.pdf





《《施工组织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新.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型 钢 混 凝 土 组 合 结 构 技 术 规 程型 钢 混 凝 土 组 合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nte structures JGJ 1382001 J 130-2001 2 0 0 2北 京 第 2 页 共 2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型 钢 混 凝 土
2、 组 合 结 构 技 术 规 程型 钢 混 凝 土 组 合 结 构 技 术 规 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nte structures JGJ 138200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 行 日 期:2002 年 1 月 1 日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中 国 建 筑 资 讯 网 2002 北 京 第 3 页 共 3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 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通知 建标2001214 号 根据国家
3、计委关于发送的通知(计综19872390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准其中 1.0.24.2.65.4.56.2.1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编号为 JGJ1382001自 200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 年 10 月 10 日 第 4 页 共 4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目目 次次 1 总 则.6
4、 2 术语符号.7 3 材 料.9 4 设计基本规定.12 5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17 6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25 7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31 8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35 9 连接构造.39 10 施工及质量要求.44 附录 A 配置十字形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柱.45 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45 本规程用词说明.49 第 5 页 共 5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前前 言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 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系统的试验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5、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适用范围结构体系配筋形式 2 抗震及非抗震的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 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构造连接节点施工要求等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北三环东路 30 号邮政编码:100013)本规程参加单位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是:孙慧中姜维山赵世春王祖华袁必果 第 6 页 共 6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
6、1 1 总 总 则则 1.0.1 为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和发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本规程适用于非地震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至度至 9 度的多度的多 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高层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应由混凝土型钢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 1.0.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 7 页 共 7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
7、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2 术语 术语符号符号 2.1 术 术 语语 2.1.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混凝土内配置型钢(轧制或焊接成型)和钢筋的结构 2.2 符 符 号号 2.2.1 材料性能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s钢筋弹性模量 Ea型钢弹性模量 fck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yfy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y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kfyk钢筋抗拉抗压强度标准值 fafa型钢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akfak型钢抗拉抗压强度标准值 2.2.2
8、作用和作用效应 N轴向力设计值 M弯矩设计值 V剪力设计值 ss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纵向钢筋的受拉受压应力 aa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型钢翼缘的受拉受压应力 max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最大裂缝宽度 2.2.3 几何参数 asas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截面近边的距离 aaa型钢受拉翼缘截面重心型钢受压翼缘截面重心至混凝土截面近边的距离 b混凝土截面宽度 h混凝土截面高度 h0型钢受拉翼缘和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第 8 页 共 8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h0sh0f纵向受拉钢筋型钢受拉翼缘截面重心到
9、混凝土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ha型钢截面高度 bf型钢翼缘宽度 tf型钢翼缘厚度 hw型钢腹板高度 tw型钢腹板厚度 e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缘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ei初始偏心距 e0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0=M/N ea附加偏心距 s箍筋间距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AcAaAsAsAafAafAaw分别为混凝土全截面型钢全截面受拉钢筋总截面受压钢筋总截面型钢受拉翼缘截面型钢受压翼缘截面型钢腹板截面的面积 Bs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截面短期刚度 Bl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截面长期刚度 Ic混凝土截面惯性矩 Ia型钢截面惯性矩 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 偏心受压构件考虑挠曲
10、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h0 ss纵向受拉钢筋受压钢筋配筋率 第 9 页 共 9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3 材 材 料料 3.1 型 型 钢钢 3.1.1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型钢材料宜采用牌号 Q235B.C.D 级的碳素结构钢以及牌号 Q345-B.C.D.E 级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其质量标准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 700 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951 的规定 3.1.2 型钢可采用焊接型钢和轧制型钢型钢钢材应根据结构特点选择其牌号和材质并应保证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试验冲击韧
11、性合格和硫磷碳含量符合使用要求型钢焊缝和坡口尺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 的有关规定当焊接型钢的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 50mm并承受沿板厚方向的拉力作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 5313 的规定其附加板厚方向的断面收缩率不得小于该标准 Z15 级规定的允许值考虑地震作用的结构用钢其强屈比不应小于 1.2且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和良好的可焊性 3.1.3 型钢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按表 3.1.3 的规定采用 表 3.1.3 型钢材料的强度设计值表 3.1.3 型钢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强度标准值强度标准值 强度极限值 强度极限值N/mm2N/mm2 强度设计值 强度标准
12、值 强度极限值 钢材 牌号 钢材厚度(mm)抗拉抗压抗弯 fafa 抗剪 fav 抗拉抗压抗弯 favfak fau 16 215 125 235 375 1640 205 120 225 375 4060 200 115 215 375 Q235 60100 190 110 205 375 16 315 185 345 470 1635 300 175 325 470 3550 270 155 295 470 Q345 50l00 250 145 275 470 3.1.4 型钢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 3.1.4 的规定采用 表 3.1.4 型钢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 表 3.1.4 型钢材料
13、的物理性能指标 弹性模量 E(N/mm2)剪变模量 G(N/mm2)线膨胀系数(/)质量密度(kgm3)206l05 79103 1210-6 7850 3.1.5 型钢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手工焊接用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焊条GB 5117 或低合金钢焊条GB 5118 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第 10 页 共 10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2 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7 的规定 3.1.6 焊缝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3
14、.1.6 的规定采用 表 3.1.6 焊缝强度设计值 表 3.1.6 焊缝强度设计值N/mm2N/mm2 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弯Wtf 焊接方法 焊条型号 钢材 牌号 钢板厚度 抗压 WCf 一级二级 三级 抗剪 Wtf 角焊缝强度 设计值 抗拉抗压 抗剪Wff 16 215 215 185 125 160 1640 205 205 175 120 160 4060 200 200 170 115 160 自动焊半自动焊和 E43型焊条的手工焊 Q235 60100 190 190 160 110 160 续表 对接焊缝强度设计值 抗拉抗弯Wtf 焊接方法 焊条型号 钢材 牌号 钢板厚度
15、 抗压 WCf 一级二级 三级 抗剪 Wtf 角焊缝强度 设计值 抗拉抗压 抗剪Wff 16 315 315 270 185 200 1635 300 300 255 175 200 3550 270 270 230 155 200 自动焊半自动焊和 E50型焊条的手焊 Q345 50l00 250 250 210 145 200 注表中所列一级二级三级指焊缝质量等级 3.1.7 构件中设置的栓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GB 10433 的规定栓钉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3.1.7 的规定 表 3.1.7 栓钉力学性能表 3.1.7 栓钉力学性能N/mm2N/mm2 钢号 屈服强度styf 抗
16、拉强度sttf Q235 240 400 3.1.8 型钢使用的螺栓锚栓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A 和 B 级GB 5782 和六角头螺栓-C 级GB 5780 的规定 2 锚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 700 规定的 Q235 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 规定的 Q345 钢 3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 1228-1231 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GB 3632-GB 3633 的规定 4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高强度螺栓的设计预拉力值以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钢材摩擦面
17、抗滑移系数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 的规定 第 11 页 共 11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采用 3.2 钢 钢 筋筋 3.2.1 纵向钢筋宜采用级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采用级级热轧钢筋其强度指标应按表 3.2.1 的规定采用 表 3.2.1 钢筋强度标准值表 3.2.1 钢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设计值N/mm2N/mm2 种 类 fyk fy或 fy 级 235 210 级 335 310 热轧钢筋 级 370 340 注热轧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91 的规定 3.2.2 钢筋弹性模量
18、 Es应按表 3.2.2 的规定采用 表 3.2.2 钢筋弹性模量表 3.2.2 钢筋弹性模量N/mm2N/mm2 种 类 Es 级钢筋 2.1l05 级钢筋 2.0105 级钢筋 2.0105 3.3 混 混 凝凝 土土 3.3.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C30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应按表 3.3.1-1表 3.3.1-2 的规定采用 表 3.3.1-1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表 3.3.1-1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m2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强度种类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轴心抗压 fck 20 23.5 27 29.5 32 34 36
19、轴心抗拉 ftk 2 2.25 2.45 2.6 2.75 2.85 2.95 表 3.3.1-2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表 3.3.1-2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 强度种类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轴心抗压 fc 15 17.5 19.5 21.5 23.5 25 26.5 轴心抗拉 ft 1.5 1.65 1.8 1.9 2.0 2.1 2.2 3.3.2 混凝土弹性模量 Ec 应按表 3.3.2 的规定采用 表 3.3.2 混凝土弹性模量表 3.3.2 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N/mm2 强度等级 C30 C35 C40 C45 C
20、50 C55 C60 弹性模量 Ec 3.0104 3.15104 3.25104 3.35l04 3.45104 3.55104 3.60104 3.3.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混凝土最大骨料直径宜小于型钢外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 1/3且不宜大于 25mm 第 12 页 共 12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4 设计基本规定 设计基本规定 4.1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4.1.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为全部结构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的结构和部分结构构件采用型钢混凝土的结构此两类结构宜用于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框架一核心
21、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结构体系但对各类结构体系的框架柱当房屋的设防烈度为 9 度且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框架柱的全部结构构件应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4.1.2 型钢混凝土框架柱的型钢宜采用实腹式宽翼缘的 H 形轧制型钢和各种截面型式的焊接型钢非地震区或设防烈度为 6 度地区的多高层建筑可采用带斜腹杆的格构式焊接型钢(图 4.1.2)4.1.3 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框架柱中的型钢宜采用充满型实腹型钢充满型实腹型钢的一侧翼缘宜位于受压区另一侧翼缘位于受拉区(图 4.1.3)当梁截面高度较高时可采用桁架式型钢混凝土梁 4.1.4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宜在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中配置实腹型钢当受力需要增强剪力墙抗侧力时也可在
22、剪力墙腹板内加设斜向钢支撑 4.2 设计计算原则 设计计算原则 第 13 页 共 13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4.2.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多高层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地震作用或风荷载作用组合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等应遵守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以及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391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 的有关规定 4.2.2 在进行结构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的刚度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 型钢混
23、凝土梁柱构件的截面的抗弯刚度轴向刚度和抗剪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aaCCIEIEEI+=(4.2.2-1)aaCCAEAEEA+=(4.2.2-2)aaCCAGAGGA+=(4.2.2-3)式中 EIEAGA型钢混凝土构件截面抗弯刚度轴向刚度抗剪刚度 EcIcEcAcGcAc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截面抗弯刚度轴向刚度抗剪刚度 EaIaEaAaGaAa型钢部分的截面抗弯刚度轴向刚度抗剪刚度 2 端部配置型钢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截面刚度可近似按相同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计算截面抗弯刚度轴向刚度抗剪刚度端部有型钢混凝土边框柱的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截面刚度可按边框柱中的型钢折算为等效混凝土面积以此作为有翼缘
24、截面的翼缘面积计算其抗弯刚度轴向刚度对于墙的抗剪刚度只考虑边框柱中的型钢腹板的折算等效混凝土面积 4.2.3 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时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可比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 所规定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适当提高当全部结构构件均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包括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筒体组成的混合结构除设防烈度为 9 度外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可相应提高 30%40%其结构阻尼比宜取 0.04 4.2.4 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4.2.5 型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非抗震设计 RS 0 (4.2
25、.5-1)抗震设计 RERS/(4.2.5-2)式中 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应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9 第 14 页 共 14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资料编号 JGJ 1382001 J 130-2001 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189 的规定进行计算 0结构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结构构件其0应分别取 1.11.00.9 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其值应按表 4.2.5 的规定采用 表 4.2.5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表 4.2.5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连接 构件类型 梁 柱 剪力墙 支撑 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 型钢 混凝土 组合 结构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