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张乃明张乃明 教授教授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20112011年年8 8月月2121日日目目 录录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三、技术规程的内容三、技术规程的内容四、案例分析四、案例分析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19881988年,我国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作开始年,我国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作开始1988年12月19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关于转发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政府保护基本农田,稳定农业基础的通知(1988国土规字第198号)。19891989年年5 5月月2525日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农业部在
2、湖北荆州联合召开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现场会议。19921992年年2 2月月1010日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发19926号)。19941994年年8 8月月1818日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62号令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19961996年年3 3月月2020日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关于印发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1996国土规字第46号)。19961996年年6 6月月1313日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检查的通知(1996国土规字第103号)。1
3、9981998年年1212月月2727日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7号令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4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废止。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20042004年年2 2月月1717日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20052005年年1010月月2828日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20062006年年1111月月2020日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正式确定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70号)。20082008年年5 5月月9 9日日下发国
4、土资源部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90号)。20092009年年发布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发布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9167号: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20102010年年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国土资发2010218号: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技术规程的由来20102010年年1111月月 全国基本农田调整
5、划定工作将全面启动全国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将全面启动从11月6日-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基本农田划定试点交流座谈会上了解到,今年全国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工作将全面启动,届时国土资源部将出台关于做好基本农田调整划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据了解,此次调整划定是为了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位,探索行之有效的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方法,优化结构布局,落实保护机制。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设项目占用及其他原因导致基本农田发生变化,应按照程序重新确定基本农田空间、数量、地类等现状信息。此项工作的开展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一、技术规程的由来一
6、、技术规程的由来20112011年年2 2月月2222日日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通过审查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通过审查2月22日,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委员会土地整治保护分技术委员会组成审查委员会,对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审查委员会认为,编制组根据国土资源部标准工作计划完成了规程,工作基础扎实,送审材料内容齐全、符合要求;规程的编写符合要求,与相关规范相衔接,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格式规范、文字表达准确,审查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审查。规程明确了基本农田划定的目的、任务、实施主体、技术方法与要求等;明确了基本农田划定相关表格的内容、图式、图例、图样,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要素属性结构,为基
7、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了规范要求。规程的编制,从技术层面上确保基本农田落地,提高了基本农田划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在这种背景下,为及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我们认真执行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规定,再次联合农业部下发通知,部署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充分利
8、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特别是基本农田调查已经结束,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调查也已基本完成,基本摸清了现有基本农田的分布、数量、质量、地类等情况。第一次为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提供了真实的、较为全面的基础数据资料。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全国开展。基本农田划定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在规划修编中提前介入、有机结合,可以核实新规划编制中基本农田布局、面积、地类、质量等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确保基本农田布局更稳定、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增强新一轮规
9、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提出“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要“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等,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着力提高耕地质量”,“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要求为我们今后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指明了方向,国土资源部正在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紧锣密鼓制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二、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按照强化管控性保护、完善建设性保护、探索激励性
10、保护的思路,今后一个时期内要将大力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作为耕地保护一项长期的中心目标,具体路径是“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保护”。划定后有三项重点任务:一是,推进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着力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二是,严格基本农田监管,实现永久保护;三是,搞好制度设计和政策研究,建立健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激励性保护长效机制。三、技术规程的内容三、技术规程的内容前前 言言为规范基本农田划定(补划)工作,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与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制定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
11、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之尧、朱留华、李相一、王磊、卢丽华、潘朝翔、黄盛玉、郧文聚、张中帆、陈桂珅、赵玉领、张晓玲、王庆宾、蒋文彪、吴洪涛、范延平。本标准参加编制人员:陈文强、林登标、张秋惠、杨枫、肖霖、陈莹、卢燕霞、刘章琳、吴昊、郭建民、朱繁。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1.1.范围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基本农田划定(补划)的任务、原则、实施主体、技术方法、技术要求、流程、成果规范等。适用于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的基本农田划定,以及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
12、施过程中,依法批准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或因依法认定的其他原因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补划工作。2.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9231-2003 土地基本术语GB/T 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TD/T 1004-2003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6-2007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7-2008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
13、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9-200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T 1023-2010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3.3.术语与定义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3.1 基本农田 capital farmland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3.2 3.2 基本农田保护区 land use zone for the capital farmland protection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
14、护和管理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3.3 3.3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capital farmland preservation plot(patch)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划定的具体的基本农田地块。3.4 3.4 基本农田图斑 capital farmland parcel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地类图斑。3.5 3.5 基本农田划定 designation of the capital farmland 根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照规定程序确定基本农田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的过程。3.6 3.6 基本农田补划
15、 supplement of the capital farmland根据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对依法批准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基本农田减少,按照规定程序确定补充基本农田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的过程。3.7 3.7 基本农田面积 area of the capital farmland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图斑地类面积。3.8 3.8 利用等指数 agricultural land utilization index依据指定作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和农用地利用水平,计算确定的农用地质量等别指数。3.93.9 平均等
16、指数 agricultural land average utilization index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面积加权平均数。4.4.总则总则4.14.1任务任务4.1.1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布局,落实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进行基本农田划定。4.1.2 对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或因其他原因造成基本农田减少情况进行补划。4.1.3 记录基本农田日常变化信息,进行基本农田信息年度更新、统计与汇总。4.1.4 查清基本农田质量等级,落实保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4.1.5 建立并更新基本农田数据库。4.24.2划定基本原则划定基本原则 基本农田划定应遵循“依法依规、规范划定;确保数量、
17、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已有基本农田保护成果为基础,综合运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与农用地分等成果,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划定后的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优先保留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高等级耕地,集中连片耕地;划定后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级应高于划定前的平均质量等级,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当是耕地。4.34.3补划基本原则补划基本原则 基本农田补划应遵循占用与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原则。具体要求为:4.3.1 经依法批准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补划面积应不低
18、于建设占用的面积,质量等级不低于占用土地的质量等级。4.3.2 违法占用或因各种原因造成损毁的基本农田应当依法复垦,复垦后不能作为基本农田的,补划的面积应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面积,质量等级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4.3.3 因其他原因造成基本农田减少的,本行政区域内现状基本农田面积已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指标的,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指标补划相应的面积,补划的质量等级不低于减少部分的基本农田。4.3.4 补划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应当是耕地。5.技术方法与要求5.15.1技术方法技术方法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基本农田划定技术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叠加土地
19、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结合实地勘察,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成果进行核实、认定;综合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边界,对其进行编号、记录;提取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所对应的地类图斑现状信息;依据农用地分等成果,获取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依规范要求录入基本农田保护片(块)与基本农田图斑属性;建立数据库;落实保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基本农田补划技术方法基本农田补划技术方法以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为基础,叠加依法审批或认定的占用(减少)基本农田和拟补划基本农田的范围,确定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按照补划基本农田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
20、果及农用地分等成果,综合选取补划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块;落实保护责任,设立、更新保护标志;编制基本农田补划成果。5.25.2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一致性一致性5.2.1.1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套合、叠加、转绘中,应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依据,进行坐标系、空间尺度的转换和空间位置的综合判定。5.2.1.2 基本农田图斑边界原则上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边界相一致。存在切割图斑的特殊情况时,基本农田边界应有明显地面参照物和标志物。5.2.1.3 基本农田划定(补划)面积应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类面积相一致,地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认定的地类相一致。准确性准确性5.2.
21、2.1 在各项成果中要认真做好成果分析和检查记录,基本农田划定(补划)的各地类图斑要做好记录,各类数据具备可追溯性。5.2.2.2 基本农田编号具有唯一性。5.2.2.3 各类属性注记准确完整。5.2.2.4 图面清晰易读,数据库结构完整。5.2.2.5 数据库、图件、表册、地块一致。现势性现势性5.2.3.1 基本农田划定(补划)采用各项最新的基础资料。5.2.3.2 通过基本农田日常变化信息的实时记录与登记,结合年度更新,确保基本农田划定(补划)成果的现势性,真实反映基本农田现状和变化。6 6基本农田划定基本农田划定6.16.1流程流程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分为工作准备、方案编制与论证、组织实施
22、、验收与报备四个阶段,具体见附录A。工作准备工作准备6.1.1.1 基础资料收集收集以下资料: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涉及基本农田的规划调整有关成果和审批资料。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c)已有基本农田保护资料图件资料:标准分幅基本农田保护图,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图,县级基本农田分布图;表册资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汇总表,基本农田台账等表册;数据库资料:基本农田数据库;文字资料: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文字资料。d)农用地分等资料 农用地分等成果图件、数据库及相关技术报告。e)其他土地管理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
23、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审批资料;涉及基本农田的生态退耕及灾毁资料;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相关资料。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资料6.1.1.2 初步调查和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应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建立已有的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的对应关系。通过内业核实和实地勘察,查清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基本农田地块现状信息,确保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图、数、实地一致;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核实基本农田质量等级信息;综合分析可划定基本农田的空间位置、地类、数量、质量等级等。6.1.2 6.1.2 方案编制与论证方案编制与论证6.1.2.1 方案编制在初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拟定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24、,方案包括:a)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包括:划定方案文本及说明;拟划定基本农田清单(含地块坐落、片(块)编号、地类、面积、质量等级信息等);涉及划定的相关图件;划定前、后的基本农田汇总表等。b)相关附件包括:划定地块的实地勘验报告;相关部门意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数据库、文本及说明;其他必要附件等。6.1.2.2 方案论证对于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公众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征求村民意见,取得相关权益人同意,做好与相关方面的协调。经反复协调仍有异议的,应提交县级人民政府审定。6.1.3 6.1.3 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照经审批通过的基本农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农田 划定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