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存储器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课件.ppt
《第-7-章--存储器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存储器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课件.ppt(1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1 概述概述7.2 读写存储器读写存储器RAM7.3 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7.4 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器的组成7.5 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7.6 磁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第第 7 章章 存储器系统存储器系统返回主目录第第 7 章章 存存 储储 器器 系系 统统7.1 概述概述通过前几章的讨论,我们对存储器的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具有记忆功能,从而实现程序存储,使计算机能够自动高速地进行各种复杂的运算。存储器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重要的分系统。存储器系统由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部分组成。图7.1是微机系统中存储器系统组成的示意图。内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一般
2、由一定容量的速度较高的存储器组成,CPU可直接用指令对内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在微机中,内存储器是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组成。内存储器也称为主存储器,或简称为存储器。外存储器是CPU通过I/O接口电路才能访问的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容量大、速度较低,又称海量存储器或二级存储器。外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CPU不能直接用指令对外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如要执行外存储器存放的程序,必须先将该程序由外存储器调入内存储器。在微机中常用硬磁盘、软磁盘和磁带作为外存储器。目前微机中作为内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器,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构成单个芯片形式或者大容量的条形动态存储器(SIMMDR
3、AM)形式,因而使用方便,价格较低。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取方式不同,分为读写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读写存储器指机器运行期间可读、可写的存储器。掩 模 式 ROM(简 称 ROM)、可 编 程 只 读 存 储 器PROM(Programmale ROM)和 可 擦 可 编 程 只 读 存 储 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OM)。只读存储器电路比RAM简单,故集成度高,成本也低。其最大优点是所存信息能长期保存,当电源断电时,ROM中的信息不会消失,通电后立即可以使用,是非易失性的。因此,通常用
4、ROM存放引导装入程序,系统每次加电立即进入ROM区的程序,在执行引导装入程序时把存在磁盘或其它外存储器上的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并启动其它程序运行。ROM还可以存放一些不需改变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在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中,既有RAM模块,又有ROM模块。半导体存储器的制造工艺多种多样。根据工艺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又分为双极型TTL逻辑、发射极耦合(ECL)逻辑、NMOS、CMOS、HMOS等几种存储电路形式。半导体存储器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1)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存储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存储的二进制信息量,它一般是以能存储的字数乘以字长表示的。即存储容量=字数字长如一个存储器
5、能存4096个字,字长16位,则存储容量可用409616表示。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几乎都是以字节(8位)进行编址的,也就是说总认为一个字节是“基本”的字长,所以常常只用可能存储的字节数来表示存储容量。存储器存储的字节数常常很大,如16384、32768、65536,为了表示方便,常常以1024为1K,以KB为存储容量的单位,这样上述3个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可分别表示为16KB、32KB和64KB。显然,存储容量是反映存储器存储能力的指标。2)最大存取时间存储器的存取时间定义为存储器从接收到寻找存储单元的地址码开始,到它取出或存入数据为止所需的时间。通常手册上给出这个参数的上限值,称为最大存取时间。
6、显然,它是说明存储器工作速度的指标。最大存取时间愈短,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就愈快。半导体存储器的最大存取时间为十几ns到几百ns。7.2 读写存储器读写存储器RAM由于MOS集成电路工艺简单、功耗低、集成度高、价格便宜,所以广泛地用作半导体存储器。下面我们介绍MOS器件的读写存储器RAM,按其信息存储方式可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大类。7.2.1 静态静态RAM1.基本存储电路基本存储电路基本存储电路用来存储1位二进制信息(0或1),它是组成存储器的基础。图7.2给出了静态MOS6管基本存储电路。T-1,T-3及T-2,T-4两个NMOS反相器交叉耦合组成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其中T-3,T-4为
7、负载管,T-1,T-2为反相管,T-5,T-6为选通管。T-1和T-2的状态决定了存储的1位二进制信息。写操作:当写控制信号为高电平而读控制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态门1和2导通,三态门3断开,可进行写操作。若数据线为高电平,则三态门2输出的高电平通过T8,T6加至T1的栅极,具有反相的三态门1输出低电平通过T7,T5加至T2的栅极。不管T1,T2原来状态如何,迫使T1导通、T2截止,使触发器置成1状态。若数据线为低电平时,则与上述情况相反,迫使T1截止,T2导通,使触发器置成0状态。2.RAM原理原理利用基本存储电路排成阵列,再加上地址译码电路和读写控制电路就可以构成读写存储器。下面以4行4列的1
8、6个基本存储电路构成161静态RAM为例来说明RAM原理,见图7.3。这是一个161的存储器(即一共16个字,而每个字仅为1位),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16个基本存储电路(图7.2中虚线以上部分)组成的44存储矩阵;(2)2套(行与列)地址译码电路;(3)4套列开关管(即图7.2中的T7,T8,这里每个列方向4个基本存储电路共用一套);(4)一套读写控制电路。该存储器的控制信号有两个,一个为片选信号 (ChipSelect),低电平有效,用来选择应访问的芯片。有效时,该芯片被选中,才能进行读写操作。另一个是写允许信号(WriteEnable)或读写控制信号R/(Read/Write),规定
9、低电平时存储器进行写操作;高电平时存储器进行读操作。数据线为一条,双向,三态。当给定地址码以后,例如A3A2A1A0=0000,则A1A0经行地址译码电路使0行线为高电平,A3A2经列地址译码电路使0列线为高电平,于是0基本存储电路被选中。这时若为高电平,不管为什么状态,读控制、写控制均为低电平,三态门1、2、3均断开,该片不工作;若为低电平且为低电平时,写控制为高电平,可进行写操作;若为低电平且为高电平时,读控制为高电平,可进行读操作。同理,当地址码A3A2A1A0=0100时,4基本存储电路被选中;当A3A2A1A0=1100时,12基本存储电路被选中。有一组数据线,有的芯片输入输出数据线
10、是共用的(双向、三态),有的芯片输入数据线和输出数据线是分开的(单向、三态)。共用数据线或者输入(或输出)数据线的条数决定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芯片的控制信号线通常有片选信号 (ChipSelect)或片允许信号(ChipEnable);输出允许信号(OutputEnable);读/写控制信号(Read/Write)或写允许信号(WriteEnable)。当存储器模块由多个RAM芯片组成时,(或)用来选择应访问的存储器芯片;用来控制存储器芯片的输出三态缓冲器,从而使微处理器(作为存储器的控制部件)能直接管理存储器是否输出,避免争夺总线。(或)用来控制被(或)信号选中的存储器芯片是进行读操作还是写
11、操作。通常符号、等都表示低电平有效,而符号CE、CS、OE等都表示高电平有效。至于(或)信号,高电平时存储器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存储器进行写操作。各种存储器芯片的控制信号设置情况常常不同,使用时必须参照产品使用手册进行具体分析。3.Intel 2114 NMOS静态静态RAMIntel2114为1K4SRAM,单一的+5V电源,所有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与TTL电路兼容。它的结构框图、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见图7.4。2114SRAM芯片的地址输入端10个(A0A9),在片内可以寻址 210=1 K个存储单元。4 位共用的数据输入/输出端(I/O1I/O4)采用三态控制,即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4位二进制
12、信息,故2114芯片的容量为1K4。芯片中共有4096个6管NMOS静态基本存储电路,它们排成6464矩阵。10条地址线中的A3A8通过行地址译码电路产生64条行选择线,对存储矩阵的行线进行控制;另外4条地址线A0,A1,A2和A9通过列地址译码电路对存储矩阵的列线进行控制(共16条列线,但每条列线同时接至4位,所以实际为64列)。该芯片只有一个片选端和一个写允许控制端。存储器芯片内部数据线通过I/O电路以及输入、输出三态门与外部数据总线相连,并受片选信号和写允许信号的控制。当和为低电平时,输入三态门导通,信息由外部数据总线写入存储器;当为低电平,而为高电平时,则输出三态门打开,从存储器读出的
13、信息送至外部数据总线。而当为高电平时,不管为何种状态,该存储器芯片不读出也不写入,而是处于静止状态并与外部总线完全隔断。对于读操作而言,输出数据有效后不能立即改变地址输入信号而开始另一次读操作。这是因为在下一次存储器操作之前,器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内部操作,这段时间叫作读恢复时间。存取时间和读恢复时间之和叫作存储器读周期时间。从一次读操作的开头到下一个存储器周期开始之间的时间不应小于存储器读周期时间。图7.5(a)是存储器读周期的时序。在读周期开始处的A点,加上地址信号并保持稳定,直到读周期结束。为了减小存取时间,在B点前应提供信号。在C点后数据输出变为有效,并一直保持到地址和芯片片选信号变
14、化为止。写允许信号在读周期时序图中未给出,它在整个读周期中应保持为高电平。存储器写周期时间的定义与读周期时间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图7.5(b)所示为典型写周期的时序。写周期中除了要加地址输入信号和芯片片选信号外,还要在线上加一个低电平有效的写入脉冲,并提供要写入的数据。数据输入的时序要求不太严格,只要在整个写周期中保持稳定即可。但对于写脉冲却有两个严格的时序要求:地址建立时间和写脉冲宽度。地址建立时间就是地址状态达到稳定的时间,在经过这段时间之后才能加入写脉冲。图7.5(b)中,地址建立时间是A点和B点之间的那段时间。写脉冲宽度定义为写脉冲必须保持有效(低电平)状态的那段时间。写周期时间是A点
15、和D点之间的那段时间,是地址稳定时间、脉冲宽度及写恢复时间之和。有些存储器器件的读写恢复时间可以为零。7.2.2 动态动态RAM与上面介绍的静态RAM相似,动态RAM存储器器件内的基本存储电路也是按行和列组成矩阵的,基本区别在于存储电路不同。与静态RAM中信息的存储方式不同,动态RAM是利用MOS管栅源间的极间电容来存储信息的。当电容充有电荷时,称存储的信息为1;电容上没有电荷时,称存储的信息为0。由于电容上存储的电荷不能长时间保存,总会泄漏,因此必须定时地给电容补充电荷,这称为“刷新”或“再生”。1.动态动态RAM基本存储电路基本存储电路常用的动态基本存储电路有4管型和单管型两种,其中单管型
16、由于集成度高而愈来愈被广泛采用。我们这里以单管基本存储电路为例说明。图7.6所示为一个NMOS单管动态基本存储电路,它由一个管子T和一个电容C构成。这个基本存储电路所存储的内容是0还是1是由电容上是否充有电荷来决定。图中刷新放大器为同一列所有基本存储电路共用。在执行读操作时,译码器对行地址(低位地址)译码,使对应行选择线变为高电平。处于该行选择线控制下的该行上所有基本存储电路的开关管T都导通。这样,各列的刷新放大器便可读取相应电容上的电压电平,形成1或0信号。列地址(高位地址)允许选中的一行中的一个基本存储电路输出。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一行上所有的电容都会受到干扰。为保持存储的信息不变,由刷新放
17、大器对该行中的各基本存储电路按读取的状态进行重写。在执行写操作时也与此类似,只是输入数据被存入选中的那个基本存储电路中,而该行的其它基本存储电路只单纯地进行刷新。2.Intel 2118 HMOS动态动态RAMIntel2118为16K1动态RAM,采用HMOS工艺,单管动态基本存储电路,单一的+5V电源,最大的工作/维持功耗为150/110mW,所有的输入、输出引脚都与TTL电路兼容2118共有16个引脚,其结构框图、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图7.7所示。它的地址码的输入和控制方式不同于前面讨论的静态RAM。2118是16K1的芯片,要有14位地址码对其控制,所以芯片本应有14个引脚作为地址线,
18、但实际上只有7个引脚用作地址引线。为了实现14位地址控制,采用分时技术将14位地址码分两次从7条地址引线上送入芯片内部,而在片内设置两个7位锁存器,分别称为行锁存器和列锁存器。14位地址码也分成行地址(低7位地址)和列地址(高7位地址),在两次输入后分别寄存在行锁存器内和列锁存器内。基本存储电路也按行和列排成128128的存储矩阵。地址选择操作是这样的:由行地址选通信号把先出现的7位地址送到行地址锁存器,由随后出现的列地址选通信号把后出现的7位地址送到列地址锁存器。行译码器和列译码器把存于行锁存器和列锁存器的地址码分别译码,形成128条行选择线和128条列选择线,对128128存储矩阵进行选址
19、。读写操作时:当全部地址码输入后,128行中必有一行被选中,这一行中的128个基本存储电路的信息都被选通到各自的读出放大器,在那里每个基本存储电路存储的逻辑电平都被鉴别、放大和刷新。列译码器的作用是选通128个读出放大器中的一个,从而唯一地确定欲读/写的基本存储电路。并将被选中的基本存储电路通过读出放大器、I/O控制门与输入数据锁存器或输出数据锁存器及缓冲器相连,以便完成对该基本存储电路的读/写操作。读出与写入操作是由写允许信号控制的,当为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数据从引脚DOUT输出;当为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数据从DIN引脚输入并锁存于输入锁存器中,再写入选定的基本存储电路。三态数据输出端受
20、信号控制而与信号无关。对2118DRAM的刷新方法是对128行逐行进行选择,同时行选通信号加低电平,但列选通信号为高电平。这样,虽然对基本存储电路进行了读操作,把一行中128个基本存储电路存储的信息被选通到各自的读出放大器进行放大锁存,但不进行列选择,没有真正的输出,而是把锁存的信息再写回原来的基本存储电路,实现刷新。3.动态动态RAM的刷新的刷新在图7.6中,行选择线为低电平时,T管截止,电容C上的电荷无放电回路而保存下来。然而,虽然MOS管入端阻抗很高,但总有一定的泄漏电流,这样引起电容放电。为此必须定时重复地对动态RAM的基本存储电路存储的信息进行读出和恢复,这个过程叫存储器刷新。器件工
21、作温度增高会使放电速度变快。刷新时间间隔一般要求在1100ms内,工作温度为70时,典型的刷新时间间隔为2ms。一般C=0.2pF,若允许C两端电压变化差为V=1V,泄漏电流I=10-10A,则T=因此,2ms以内必须对存储信息进行刷新。尽管一行中的各个基本存储电路在读出或写入时都进行了刷新,但对存储器中各行的访问具有随机性,无法保证一个存储器模块中的每一个存储单元都能在2ms内进行一次刷新。只有通过专门的存储器刷新周期对存储器进行定时刷新才能保证存储器刷新的系统性。在存储器刷新周期中,将一个行地址发送给存储器器件,然后执行一次读操作,便可完成对选中的行中各基本存储电路的刷新。刷新周期和正常的
22、存储器读周期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刷新周期中输入至存储器器件的地址一般并不来自地址总线,而是由一个以计数方式工作的寄存器提供。每经过一次(即一行)存储器刷新,该计数器加1,所以它可以顺序提供所有的行地址,每一行中各个基本存储电路的刷新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不需要列地址。而在正常的读周期中,地址来自地址总线,既有行地址,又有列地址。(2)在存储器刷新周期中,存储器模块中每块芯片的刷新是同时进行的,这样可以减少刷新周期数。而在正常的读周期中,只能选中一行存储器芯片。(3)在存储器刷新周期中,存储器模块中各芯片的数据输出呈高阻状态,即片内数据线与外部数据线完全隔离。从用于刷新的时间来说,刷新
23、可采用“集中”或“分散”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集中刷新方式是在信息保存允许的时间范围(2ms)内,集中一段时间对所有基本存储电路一行一行地顺序进行刷新,刷新结束后再开始工作周期。散刷新方式是把各行的刷新分散在2ms的期间内完成。动态RAM的缺点是需要刷新逻辑,而且刷新周期存储器模块不能进行正常读/写操作。但由于动态RAM集成度高、功耗低和价格便宜,所以在大容量的存储器中普遍采用。以上我们介绍了动态RAM刷新的基本方法。至于具体实现刷新的有关支持逻辑和器件已超出本课程要求,这里就不介绍了。7.3 只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OM的特点是其内容一旦设定就不能改变,至少不借助于特别的设备是不能改变的。
24、由于它的结构比较简单(不需写入电路),所以位密度高。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而且十分可靠。因此大部分存储器系统既含有RAM模块,又含有ROM模块。一般在ROM中存放诸如引导装入程序和不变的数据表之类的信息。有时用ROM存入常驻监控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其它适当部分(这样可省去引导装入程序),甚至可存放永久性的语言解释程序。ROM中内容的建立过程有时称为编程,但与前几章中产生指令序列的过程不是一回事。按内容的设定方式,ROM基本上分为3种类型。第1类ROM,其中的内容是在厂家制造时采用掩模操作或称掩模编程而建立的,用户无法改变这种ROM器件中的内容,这类ROM称为掩模ROM,简称ROM。第2类ROM中
25、的内容是由用户根据需要借助于专门的设备来建立的,这类ROM称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如同掩模编程的ROM一样,PROM一旦编程后,其中的内容就再也不能改变了。第3类ROM不仅可由用户编程,而且还可以用特殊的设备擦除其中的内容并重复编程多次,它们被称为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根据擦去信息的方式不同,EPROM分为紫外线擦除的EPROM(简称EPROM)和电擦除的EPROM(ElectricallyEPROM)两种,后者简称EEPROM(即E2PROM)。EEPROM用电信号擦除信息的时间为若干毫秒,比紫外线擦除信息的时间短得多。EEPROM的主要优点是可按字节进行擦除和重新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存储器 系统 微型计算机 原理 应用 教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