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循环与运动课件.ppt
《第7章-循环与运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循环与运动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7 7章章 循环循环 与运动与运动学习目标:1.1.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产生机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产生机制。2.2.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3.3.掌握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机制。掌握心血管功能的调节机制。4.4.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心脏生理心脏生理 心脏是由心肌组织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一一.心脏的一般结构心脏的一般结构 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瓣膜:瓣膜:房室瓣、半月瓣房室瓣、半月瓣功能:防止血液逆功能
2、:防止血液逆流。流。(一)兴奋性(一)兴奋性(一)兴奋性(一)兴奋性 1.1.1.1.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 1 1 1)去极化过程()去极化过程()去极化过程()去极化过程(0 0 0 0期);期);期);期);(2 2 2 2)复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复极化过程(1 1 1 1期、期、期、期、2 2 2 2期、期、期、期、3 3 3 3期、期、期、期、4 4 4 4期)期)期)期)图7-1 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和离子活动示意图2.2.2.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兴奋性的周期性
3、变化 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心肌细胞每次兴奋后,兴奋性要经历:兴奋性要经历:兴奋性要经历:兴奋性要经历:a.a.a.a.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b.b.b.b.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c.c.c.c.超常期超常期超常期超常期见右图:见右图:见右图:见右图:A A A A:动作电位曲线:动作电位曲线:动作电位曲线:动作电位曲线 B:B:B:B:机械收缩曲线机械收缩曲线机械收缩曲线机械收缩曲线ERPERPERPERP: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有效不应期 RRP:RRP:RRP:RRP: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
4、期相对不应期 SNPSNPSNPSNP:超常期:超常期:超常期:超常期(二二)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性心率: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窦房结窦房结窦房结为为为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起搏点的心脏活动。起搏点的心脏活动。起
5、搏点的心脏活动。2.2.传导的速度:传导的速度:闰盘闰盘的存在使传的存在使传导的速度较快导的速度较快传导的速度的传导的速度的不不相同性:相同性:SAN SAN:窦房结:窦房结 AM:AM:AM:AM:心房肌心房肌心房肌心房肌 AVN:AVN:结区结区 BH BH:房室束:房室束 PF:PF: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 VM:VM:心室肌心室肌 传导速度单位传导速度单位:m/s:m/s心脏各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传导速度心脏各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传导速度(四四)收缩性收缩性 1 1 1 1“全或无全或无全或无全或无”同步收缩同步收缩同步收缩同步收缩 心房和心室内心房和心室内特殊传导系特殊传导系特殊传
6、导系特殊传导系的传导速度快,而心的传导速度快,而心肌细胞间肌细胞间闰盘处的电阻闰盘处的电阻闰盘处的电阻闰盘处的电阻又低,所以兴奋一传到心又低,所以兴奋一传到心房或心室,几乎同时遍及整个心房或心室肌细胞,房或心室,几乎同时遍及整个心房或心室肌细胞,从而引起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从而引起所有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同时收缩同时收缩同时收缩。2.2.2.2.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可达,可达200200毫秒毫秒(ms)(ms),相当于,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在有效不应期内,任何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在
7、有效不应期内,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再发生扩节性兴奋和收缩。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再发生扩节性兴奋和收缩。3.3.3.3.期前收缩(早播)和代偿性间歇期前收缩(早播)和代偿性间歇期前收缩(早播)和代偿性间歇期前收缩(早播)和代偿性间歇2.2.心率: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正常变动范围:正常变动范围:60-10060-100次次/分分 年龄差异年龄差异:新生儿的心率可达新生儿的心率可达130130次次/分以上,随着年分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缓,到龄增长,心率逐渐减缓,到15-1615-16岁时,已接近成年岁时,已接近成年人水平。人水平。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女性心率
8、女性心率 男性男性,高高3-43-4次次/分。分。体质差异:体质差异: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慢。训练良好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较慢。在在运运动动实实践践中中常常用用心心率率来来反反映映运运动动强强度度和和生生理理负负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荷量,并用于运动员的自我监督或医务监督。(四)心音(四)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第一心音的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第二心音: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第二心音的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五)心电图:(五)心电图:是指将测量电极是指将测量电极是指将测量电极
9、是指将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面一定部位置于人体表面一定部位置于人体表面一定部位置于人体表面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线。线。线。(1 1 1 1)P P P P波:反映左右两心波:反映左右两心波:反映左右两心波:反映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房的去极化过程。房的去极化过程。房的去极化过程。(2 2 2 2)QRSQRSQRSQRS波群:反映左右波群:反映左右波群:反映左右波群:反映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位变化。位变化。位变化。(3 3 3 3)T T T T波:反映
10、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图图7-47-4正常人心电图正常人心电图4.4.心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左心室每分钟搏出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的心输出量约低10%青年时期的心输出量高于老年。优秀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心输出量可高达25-35L/min。5.5.心指数: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为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为1.6-1.71.6-1.7平方米,平方米,安静和空腹
11、情况下心输出量约为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为5-65-6升升/分,故心分,故心指数约为指数约为3.0-3.5L/min.m3.0-3.5L/min.m2 2 6.6.6.6.心力贮备:心力贮备:心力贮备: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力。力。力。心力贮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心力贮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心力贮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心力贮备的大小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对代谢需要的适应能力,也反映心脏的训练水平。要的适应能力,也反映心脏的训练水平。要的适应能力,也
12、反映心脏的训练水平。要的适应能力,也反映心脏的训练水平。7.7.7.7.心脏做功量:每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博功,近心脏做功量:每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博功,近心脏做功量:每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博功,近心脏做功量:每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博功,近似平均动脉压似平均动脉压似平均动脉压似平均动脉压搏出量搏出量搏出量搏出量(五)心泵功能的调节1.1.每搏输出量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调节: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调节: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调节: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调节:StarlingStarlingStarlingStarling机制机制机制机制 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
13、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调节:等长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后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动脉血压(后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动脉血压(后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动脉血压(后负荷)对搏出量的调节 2.2.心率对心泵血功能的调节心率对心泵血功能的调节 在一定范围内,心在一定范围内,心在一定范围内,心在一定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比。故率与心输出量呈正比。故率与心输出量呈正比。故率与心输出量呈正比。故把把把把110110110110180180180180次次次次/min/min/min/min称为称为称为称为最佳心率范围最佳心率范围最佳心率范围最
14、佳心率范围。超过。超过。超过。超过180180180180或低于或低于或低于或低于40404040时,心输出量下降。时,心输出量下降。时,心输出量下降。时,心输出量下降。第二节第二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动静脉血管的比较动静脉血管的比较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大动脉:大动脉:大动脉:大动脉: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主动脉和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主动脉和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主动脉和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主动脉和 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
15、器血管。小动脉小动脉小动脉小动脉(阻力血管阻力血管阻力血管阻力血管):内径只有内径只有内径只有内径只有20-30m20-30m20-30m20-30m,对血流阻力,对血流阻力,对血流阻力,对血流阻力 很大。很大。很大。很大。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口径很细,但因数量多,故总的截面积非口径很细,但因数量多,故总的截面积非口径很细,但因数量多,故总的截面积非口径很细,但因数量多,故总的截面积非 常大,因此血液在毛细血管内的流速十分常大,因此血液在毛细血管内的流速十分常大,因此血液在毛细血管内的流速十分常大,因此血液在毛细血管内的流速十分 缓慢。缓慢。缓慢。缓慢。静脉静脉静脉静脉(容量血管
16、):(容量血管):(容量血管):(容量血管):数量较多、口径较大而管壁较数量较多、口径较大而管壁较数量较多、口径较大而管壁较数量较多、口径较大而管壁较 薄,故容量大。循环血量的薄,故容量大。循环血量的薄,故容量大。循环血量的薄,故容量大。循环血量的60%-60%-60%-60%-70%70%70%70%容纳在静脉中。容纳在静脉中。容纳在静脉中。容纳在静脉中。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血压:血压:血压: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侧压力侧压力侧压力(一一一一)动脉血
17、压的形成条件: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心脏射血心脏射血心脏射血心脏射血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二二二二)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收缩压收缩压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升高,动脉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升高,动脉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升高,动脉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升高,动脉压 达最高值。正常范围:达最高值。正常范围:达最高值。正常范围:达最高值。正常范围:l00-12OmmHgl00-12OmmHgl00-12OmmHgl00-12OmmHg 舒张压:舒张压:舒张压: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
18、脉血压下降,动脉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动脉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动脉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下降,动脉压 达最低值。达最低值。达最低值。达最低值。正常范围:正常范围:正常范围:正常范围:60-8OmmHg60-8OmmHg60-8OmmHg60-8OmmHg 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160/95160/95160/95160/95)低血压:()低血压:()低血压:()低血压:(90/5090/5090/5090/50)脉搏压或脉压:脉搏压或脉压:脉搏压或脉压:脉搏压或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三三)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
19、1.每搏出量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动脉血量心缩期射入动脉血量管壁侧管壁侧 压力压力收缩压收缩压 2.2.心率心率心舒期心舒期心舒末期动脉血量心舒末期动脉血量舒舒 张压张压 3.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动脉血心舒期动脉血 量量舒张压舒张压 4.4.大动脉弹性大动脉弹性收缩压不致太高、舒张压不致收缩压不致太高、舒张压不致 太低太低脉压脉压 5.5.循环血量循环血量 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四)动脉脉搏:(四)动脉脉搏:动脉压的周期性波动,与心率一致。动脉压的周期性波动,与心率一致。体位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改变:a.a.a.a.卧位迅速转为立位卧位迅速转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 运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