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电子教案-课件.ppt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电子教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电子教案-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土壤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 一、土壤的立体剖面构型二、土壤的组成 三、土壤的粒级分组四、土壤吸附性 五、土壤酸碱性 六、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土壤剖面构型;土壤的化学组成;土壤的化学性 质;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土壤是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之一,它是处在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被称为土壤圈。土壤圈是处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过渡地带,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它与地球的直径相比,只不过相当于一张薄纸,但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一项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土壤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物质的能力,所以土壤
2、又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净化剂。这就是土壤的两个重要的功能。一、土壤的立体剖面构型一、土壤的立体剖面构型 土土壤壤的的形形成成:地球内部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环境下相对稳定,一旦暴露在地表,则压力降低、温度变化,并且与水和空气接触,就会发生物理风化、化学风化,这是土壤中无机成分的主要来源。同时死亡生物体以及生物排泄物也能够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参与岩石的风化(生物风化),并且在土壤中形成了有机成分,这样就形成了土壤。从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看,土壤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六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虽然成土因素不同,可能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其中的成分也可能差别较大。例如我国南方的红壤(含丰富
3、铁元素)和北方的黑钙土(含碳酸钙较多),性质差别很大,红壤呈酸性,黑钙土呈碱性。但是一般而言,各种土壤具有共同的立体剖面构型,即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具有相似的层次分布,虽然不同土壤中,同一层次的土壤组分可能差别很大。认识土壤的基本特征,需要了解土壤的立体剖面构型;认识其中污染物的迁移分布,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土壤层次内,也需要了解剖面构型。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的层次。最上层为覆盖层(A0),由地面上的枯枝落叶所构成。第二层为淋溶层(A),是土壤中生物最活跃的一层,土壤有机质大部分在这一层,金属离子和粘上颗粒在此层中被淋浴得最显著。第三层为淀积层(B),它受纳来自上一层
4、淋溶出来约有机物、盐类和粘土颗粒类物质。C层也叫母质层,是由风化的成土母岩构成。母质层下面为末风化的基岩,常用D层表示。(1)(1)原生矿物原生矿物: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都没有改变;主要有石英(SiO2)、长石(KalSi3O8)、云母类(K(SiAl)Al2O10(OH)2)、辉 石(Mg,Fe)SiO3)、角 闪 石(Mg,Fe)7(Si4O11)2(OH)2)、橄 榄 石(Mg,Fe)2SiO4)、赤铁矿。原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随母质的类型、风化强度和成土过程的不同而异。10.001mm的砂和粉砂几乎全部是原生矿物。原生矿物中,石
5、英最难风化,长石次之,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易风化。因而石英常成为较粗的颗粒,遗留在土壤中,构成土壤的砂粒部分;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在土壤中残留较少,一般都被风化为次生矿物。土壤中主要原生矿物四类:硅硅酸酸盐盐类类矿矿物物、氧氧化化物物类类矿矿物物、硫硫化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硅酸盐类矿物占岩浆岩重量的80%以上。1)1)硅硅酸酸盐盐矿矿物物:常见长石类、云母类、辉百类和角闪石等,大都不很稳定比较容易风化而释放出钠、钾、钙、镁、铁等元素,同时形成次生矿物。2)2)氧氧化化物物类类矿矿物物:包括石英(SiO2)、赤铁矿(Fe2O3)、金红石(TiO2)等,相当稳定,不易风
6、化。石英是土壤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矿物力砂粒的主要成分。3)3)硫硫化化物物类类矿矿物物:在土壤中通常只有铁的硫化物矿物,即黄铁矿和自铁矿。二者是同质异构物,分子式均为FeS2。极易风化,成为土壤中硫的主要来源。4)4)磷磷酸酸盐盐类类矿矿物物:土壤中分布最广的是磷灰石,包括氟磷灰石Ca5(PO4)3F和氯磷灰石Ca(PO4)3Cl两种,是土壤中无机磷的重要来源。(2)(2)次生矿物: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据其性质与结构可分为三类: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次生铝硅酸盐类。简简单单盐盐类类:属水溶性盐,易淋溶流失,一般土壤中较少,多存在于
7、盐渍土中。如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石膏(CaSO42H2O)、泻盐(MgSO47H2O)、芒硝(Na2SO410H2O)、水氯镁石(MgC126H2O)等。是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的最终产物,结晶构造也较简单,常见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中。三三氧氧化化物物类类: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部分,粒径小于0.25m,称之为次生粘土矿物。如针铁矿(Fe2O3H2O)、褐铁矿(2Fe2O33H2O)、三水铝石(A12O33H2O),是硅酸盐矿物彻底风化后产物,结晶构造较简单,常见于湿热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中。次次生生铝铝硅硅酸酸盐盐类类:土壤矿物质中细小部分,粒径小于0.25m
8、。土壤很多重要物理、化学过程和性质都和次生铝硅酸盐种类和数量有关。这类矿物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种类很多,是由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后形成。是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故又称为粘土矿物。由于母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岩石风化处在不同的阶段,高岭石A14Si4O10(OH)8为风化程度极高的矿物,主要见于湿热的热带地区的土壤中,在花岗岩残积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中含量也较高。其颗粒直径较大,为0.15.0m,膨胀性小,阳离子代换量亦低。富含高岭石的土壤,透水性良好,植物可获得的有效水分多,但供肥、保肥能力低,植物易感养分不足。2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作用:作用:是土壤中合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一般占固相总重量的
9、10%以下,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主要标志,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分类:分类:两大类,一类是组成有机体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称为非腐殖物质,如蛋白质、糖类、树脂、有机酸等;另一类是称为腐殖质类有机化合物,它不属于有机化学中现有的任何一类,它包括腐殖酸、富里酸和腐黑物等。3 3土壤水分土壤水分来源:土壤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灌溉。在地下水位接近地面(23m)的情况下,地下水也是上层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此外,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成为土壤水分。种类:水进人土壤以后,由于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力和微细孔隙的毛细管力,可将一部分水保持住。但不同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不同。砂土由于土质疏松,孔隙大,水分容易
10、渗漏流失;粘土土质细密,孔隙小,水分不容易渗漏流失。性质:土壤水实际上是土壤中各种成分和污染物土壤溶液。因此土壤水分既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也是迸入土壤的各种污染物向其他环境圈层迁移媒介。4 4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 主要成分:是N2、O2和CO2。其差异是土壤空气存在于相互隔离的土壤孔隙中,是一个不连续的体系;三、土壤的粒级分组三、土壤的粒级分组 土壤矿物质是以大小不同的颗粒状态存在的。不同粒径的土壤矿物质颗粒(即土粒),其性质和成分郡不一样。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常按粒径的大小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组或粒级,同组土粒的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组间则有明显差异。由于各种矿物抵抗风化的能力不同,它
11、们经受风化后,在各粒级中分布的多少也不相同。石英抗风化的能力很强,故常以粗的土粒存在,而云母、角闪石等易于风化,故多以较细的土粒存在。矿物的粒级不矿物的粒级不同,其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异同,其化学成分有较大的差异。在较细粒级中,钙、镁、磷、钾等元素含量增加。一般地说,土粒越细,所含养分越多,反之,则越少。由于土粒大小不同,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也不同,各粒级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肥力特征差异很大。四、土壤吸附性四、土壤吸附性 土壤中两个最活跃的组分是土土壤壤胶胶体体和土土壤壤微微生生物物,它们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有重要作用。土壤胶体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带电性,而使土壤具有吸附性。l l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土壤环境 化学 环境 电子 教案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