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弋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弋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流行的条件是什么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等。人体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条件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条件1 1、传染源: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传染源: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呼吸道传播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
2、腮腺炎消化道传播传染病: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播传染病:痢疾、伤寒等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病:乙肝、艾滋病等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病:乙肝、艾滋病等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乙脑、狂犬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乙脑、狂犬病3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者。内内 容容学校传染病特点常见的学校传染病知识介绍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学校传染病特点学校传染病特点极易发生,且发生之后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极易发生,且发生之后很容易引起暴发流行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
3、。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易发年龄。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易发年龄。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双向传播。向传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 春秋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春秋季节的呼吸道传染病病 夏季、初秋肠道传染病夏季、初秋肠道传染病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关注度高 学校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旦造成传播,学校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一旦造成传播,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反应。容易造成不良社会反应。常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常
4、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感水痘麻疹风疹流脑猩红热手足口病病原学手足口病病原学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 A组,组,B B组;肠道病组;肠道病毒毒7171型型(EV71)(EV71);埃可病毒;埃可病毒(ECHO)(ECHO)等。其中以等。其中以EV71EV71及及CVA16CVA16型较为常见。型较为常见。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75%酒精和酒精和5%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
5、(高锰酸高锰酸钾、漂白粉等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甲醛、碘酒以及56563030分钟可以分钟可以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病毒在病毒在4 4可存活可存活1 1年,年,-20-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境中可长期存活。手足口病传染源手足口病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易感性手足口病易感性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6、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
7、拭消毒(二)流行性腮腺炎(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发生。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中爆发。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侧腮腺同时肿大,2-
8、32-3日内达高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时疼痛明显。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最佳的预防措施是接种麻风腮疫苗。“麻风腮”是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简称,是一种用于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疫苗。接受注射后,易感人群有95能产生麻疹抗体;91产生腮腺炎抗体;99产生风疹抗体药物预防:在流行季节服用板兰根冲剂或金银花可有一定防治效果防病宣传防病宣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消毒隔离消毒隔离:腮腺炎病毒对外
9、界抗力低,故不需终末消毒,但对污染的饮食用具应煮沸消毒。流行季节合理应用口罩可切断其传播途径。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三)流行性感冒(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以流感病毒传染性强,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以呼吸道飞沫为传播方式。人群普遍易感。呼吸道飞沫为传播方式。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冬春季,主要发生在学校、工厂及公共场所人多发生于冬春季,主要发生在学校、工厂及公共场所人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传染病 预防 控制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