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1讲 戊戌变法考点导学教程讲义(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1讲 戊戌变法考点导学教程讲义(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1讲 戊戌变法考点导学教程讲义(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7【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第5151讲讲 戊戌变法考点导学教程讲义(选修一戊戌变法考点导学教程讲义(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 戊戌变法1历史背景社会根源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大规模对中国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梁启超:
2、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2.变法过程(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2 / 7(2)准备: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高潮百日维新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主要内容内容作用政治鼓励官
3、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 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 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 、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 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 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3变法失败(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
4、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失败原因根本3 / 7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 新派力量弱小和封建顽固派势力的强大具体原因(1)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 没有实权的皇帝(2)脱离群众,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 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 动群众(3)改革的范围过大,树敌太多,急于求成 ,缺乏政治策略(4)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 利的国际环境(5)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取得成功,缺 乏彻底变革的勇气4.历史教训:维新变法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5历史意义积极的政治是一场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51 戊戌变法 考点 教程 讲义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