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pptx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 1、明确中考考点、明确中考考点2 2、熟悉常考题型、熟悉常考题型3 3、掌握答题技巧、掌握答题技巧第1页/共27页中考常见题型:中考常见题型:3.3.理解意境理解意境: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例:全诗描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1.1.寻找意象:寻找意象:2.描写画面描写画面: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例:请把该句所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描绘出来?例:例:“烟笼寒水月笼沙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4.4.赏析词句:赏析词句:例: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
2、句诗好在哪里。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5.5.体会情感:体会情感: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页/共27页 解读一首诗词,要在反复解读一首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大致理解诗意,诵读的基础上大致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方法、在此基础上,按照以下方法、步骤鉴赏诗词:步骤鉴赏诗词:一、写什么?一、写什么?二、怎样写?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第3页/共27页一、写什么?一、写什么?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把握诗词形象,整体感知诗词的内容。知诗词的内容。1、把握意象、把握意象2、体会意境、体会意境第4页/共27页1、把握
3、意象、把握意象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和和人格情趣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第5页/共27页2、体会意境、体会意境意境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意象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细小的单位,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细小的单位,是是具体具体的、可找
4、到的;的、可找到的;意境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形成的,是抽象抽象的,需概括的。如的,需概括的。如“萧萧瑟凄凉瑟凄凉”“清新自然清新自然”“雄浑壮阔雄浑壮阔”等。等。第6页/共27页示示例例解解析析把把握握诗诗歌歌意意境境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试分析。(提示:借助知识经验,找出意象;理解诗借助知识经验,找出意象;理解诗歌大意;分析意境。)歌大意;分析意境。)第7页/共27页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
5、组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讨论,结果简括写在导学案上,并推选发言人结果简括写在导学案上,并推选发言人进行展示交流。进行展示交流。第8页/共27页诗诗 歌歌 意意 境境漫天大雪覆盖大地,那么多的山,那么多的路,竟没有一鸟一人之踪影。“千山”“万径”,广阔无限,而一“绝”一“灭”又无限阴沉、凄凉、孤寂。寒气笼罩又正下着大雪的江中,竟有一只孤舟,一位披蓑顶笠的老翁,任凭周围环境严酷,坚持着自己能做的工作。静中见动,又“孤”且“独”更增添沉寂清冷气氛。诗人用暗示象征手法将自己愈挫愈坚的正气意志完全融含于雪压孤舟的白描之中,其奇绝意境天然而成。第9页/共27页二、怎样写?二、怎样写?品析诗词语
6、言、表品析诗词语言、表达特点。达特点。1 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记叙、描写、议论、议论、抒情。抒情。2 2、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3 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用典、联想、想象、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动衬托(烘托)、象征、对比、动静结合、静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等。第10页/共27页题目形式答题技巧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炼字”【题目形式】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3、说说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题要点】1、修辞或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古诗词 鉴赏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