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公开课.pptx
《宾语前置公开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宾语前置公开课.ppt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不同的句式考考点点分分析析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被动句 省略句省略句 倒装句倒装句固定结构固定结构第1页/共27页 所谓倒装句,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相比,似乎颠倒了,其实它们是符合文言语法的。倒装句第2页/共27页倒装句倒装句的类型:的类型: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主谓倒置主谓倒置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定语)(定语)状语状语(定语)(定语)第3页/共27页第4页/共27页高考题一瞥2017年全国卷三年全国卷三13、(1)将曰: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禧惭不能对。
2、译文:许将说:这件事,斥责守边的大臣难道不可吗,译文:许将说:这件事,斥责守边的大臣难道不可吗,凭什么凭什么使者出面呢?禧惭愧不敢回答。使者出面呢?禧惭愧不敢回答。2017年山东卷年山东卷13、(、(1)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译文:叔陵十分钦佩敬重他,译文:叔陵十分钦佩敬重他,不怪罪他不怪罪他。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第5页/共27页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不自信不自信”“不信自不信自”“未之有未之有”“未有之未有之”“不余
3、欺不余欺”“不欺余不欺余”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有否定词“不”和“未”,都是否定句;都是否定句;2 2、代词分别是、代词分别是“自自”“”“之之”“”“余余”“之之”,它们分别作,它们分别作“信信”“”“有有”“欺欺”“”“闻闻”的宾语;的宾语;3 3、宾语宾语在在谓语动词谓语动词前面前面。规律一:规律一:否定句否定句中中代词代词作作宾语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第6页/共27页规律一:规律一:否定句否定句中中代词代词作作宾语宾语时,时,宾语要前置。宾语要前置。不、弗、非、毋、不、弗、非、毋、勿、勿、未、无、未、无、否、莫否、莫常用常用否定词否定词:常见的代词常见的代词:余、吾
4、、余、吾、予、予、自、已、汝、自、已、汝、尔尔、子、子、之、之第7页/共27页1、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不患人之)不患人之不不己知,患己知,患不不知人也。知人也。(论语论语)(2 2)恐年岁之恐年岁之不不吾与(吾与(离骚离骚)(3 3)秦人)秦人不不暇自哀暇自哀。(过秦论过秦论)(4)(4)三岁贯三岁贯女女,莫莫我肯顾。我肯顾。(硕鼠硕鼠)第8页/共27页2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不同的是是:()A A、忌不自信、忌不自信 B B、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之许也 C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D、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后世无传,臣未之闻
5、也C第9页/共27页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沛公安在?客何为而来客何为而来?“何操何操”“操何操何”“安在安在”“在安在安”“何为何为”“为何为何”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都是、都是疑问句疑问句。2 2、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分别是分别是“何何”“”“安安”“”“安安”,它们分别作,它们分别作“操操”“”“在在”“”“为为”的宾语。的宾语。3 3、宾语宾语都在都在动词动词的前面。的前面。疑问句疑问句中中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作作宾语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规律二规律二:第10页/共27页疑问代词:疑问代词:谁、孰、安、焉、何
6、、恶、胡、谁、孰、安、焉、何、恶、胡、奚、曷奚、曷”等。等。规律二规律二:疑问句疑问句中中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作作宾语宾语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第11页/共27页而今而今安在安在哉?哉?赤壁赋赤壁赋译文:如今在哪里呢?王曰:王曰:“缚者缚者曷为曷为者也?者也?”(晏子使楚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且且焉置焉置土石?(土石?(愚公移山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哪里呢?”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恶乎乎待待哉?哉?驾驭着六气的自然变化,来遨游在无穷无尽领域,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吗?彼且彼且奚适奚适也?也?他将要去哪里呢?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第1
7、2页/共27页1 1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 A、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何至?B B、童子何知?、童子何知?C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D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 E、不然,籍何以至此?、不然,籍何以至此?F F、项王曰:客何为者?、项王曰:客何为者?C第13页/共27页 规律三规律三:(1 1)用用“之之”把宾语提到动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这时的“之之”只是宾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宾语 前置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