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稳定性.pptx
《必修③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稳定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③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稳定性.ppt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55页第2页/共55页1.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 信源信源(信息产生信息产生)信道信道(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宿信宿(信息接收信息接收)。生态系统信息流动的基本模式:生态系统信息流动的基本模式:第3页/共55页2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项目区别区别联系联系来源来源途径途径特点特点范围范围能量能量流动流动太阳能太阳能食物链食物链或食物或食物网网单向流单向流动,逐动,逐级递减级递减食物链各食物链各营养级生营养级生物间物间共同把生态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统一整体;并调节生态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稳定性性物质物质循环循环生态
2、生态系统系统反复出反复出现,循现,循环流动环流动群落与无群落与无机环境之机环境之间间第4页/共55页项目项目区别区别联系联系来源来源途径途径特点特点范围范围信息信息传递传递生物或生物或无机无机环境环境多种多种途径途径信宿发信宿发生生理生生理或行为或行为的变化的变化(双向双向)生物与生物与生物之生物之间或生间或生物与环物与环境之间境之间共同把生态系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节生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态系统的稳定性性第5页/共55页3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比较比较作用或应用作用或应用举例举例在生态在生态系统中系统中有利于生命活有利于生命
3、活动的正常进行动的正常进行蝙蝠依靠蝙蝠依靠“回声定位回声定位”实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现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与飞行莴苣的种子必须接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发生长有利于生物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种群的繁衍植物开花需光信息刺激植物开花需光信息刺激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性个体第6页/共55页比较比较作用或应用作用或应用举例举例在生在生态系态系统中统中调节生物的种间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稳定草原上,草返青时,草原上,草返青时,“绿色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
4、采食的信息信息森林中狼与兔相互依据森林中狼与兔相互依据对方气味捕食或逃跑对方气味捕食或逃跑在农在农业生业生产中产中提高农产品或提高农产品或者畜产品的产量者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行控制利用模拟动物信息吸引传粉利用模拟动物信息吸引传粉动物,提高果树传粉效率和结动物,提高果树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实率利用音响设备诱捕或驱赶有利用音响设备诱捕或驱赶有害动物害动物第7页/共55页1(2010潍坊模拟潍坊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B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
5、向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C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的稳定第8页/共55页解析:解析: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不但可以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不但可以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起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联系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起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分联系为统一的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生态为统一的整体,而且具有
6、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信息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功能。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传递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答案:答案:B第9页/共55页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与成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与成因(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 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2)功能的相对
7、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 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第10页/共55页(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可表示如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可表示如下:(4)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 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 现的。现的。第11页/共55页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1)含义:含义: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当生态系统某
8、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 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 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其中包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现象。其中包 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2)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 统达到和保持平衡。统达到和保持平衡。与人体内负反馈的比较:与人体内负反馈的比较:第12页/共55页a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b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和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和植
9、物的数量变化植物的数量变化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和保持稳态。第13页/共55页(3)正反馈调节 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实例: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 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 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 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第14页/共55页3稳定性及其原理稳定性及其原理第15页/共55页2.下图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 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第16页/共55页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图中A
10、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 作用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 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第17页/共55页解析:由图示可看出,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互利共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答案:C第18页/共55页第19页/共55页下列
11、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心猿意马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老马识途解析解析心猿意马是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是一种心理心猿意马是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是一种心理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现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答案答案A第20页/共55页生态系统中三个基本功能的地位及特点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各有不同。生态系统基本功能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动力是单向的生态系统的动力是单向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循环的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循环的信息
12、传递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方向和状态往往是双向的方向和状态往往是双向的第21页/共55页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第22页/共55页 解析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答案D第23页/共55页(1)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能力或特性,而
13、 不是一种状态。(2)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自动调节能力 大小 稳定性强弱。第24页/共55页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第25页/共55页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C D第26页/共55页
14、 解析据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S点后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答案B第27页/共55页第28页/共55页本讲实验本讲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 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 质放入一个密封的广口瓶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 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3)观察
15、小生态瓶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第29页/共55页第30页/共55页(1)小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分析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生态系统 信息 传递 稳定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