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遗产公约》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世界遗产公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世界遗产公约》教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中历史世界遗产公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遗产公约的制定目的及内容,认识世界遗产的不同类型、了解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2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及知识竞猜,掌握世界遗产类型,提升历史信息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感知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3通过学习文化遗产保护,了解这些文化遗产,坚持文化自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遗产的类型。【难点】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泉州申遗成功的图片,提问:有同学知道泉州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北宋政府曾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是东西交流海港城市的经典代表。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开讲啦世遗泉州的前世今生视频片段,随后总结:
2、泉州在第44 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被提名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升至 56 项。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什么意义?什么样的遗产才会被列入其中呢?顺势引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世界遗产公约 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都是人类共同财富。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17 届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一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教师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世界遗产公约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教师总结:截至 2017 年 1 月,共有 193 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
3、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过渡:世界遗产公约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二)世界遗产的类型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哪几种类型?学生回答: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教师追问:结合课前搜集到资料,思考:这三种类型的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文物。自然遗产是指由物质和生物结构或者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景观;地质和地文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到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指融合文化与自然因素,具备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遗产公约 高中历史 世界遗产 公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