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pdf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知识总结例题 单选题 1、北京时间 2021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
2、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A“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没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 A错误;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 B 错误;C“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舟三号”没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 C 正确;2 D“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 D 错误。故选 C。2、有关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说法正确的是()A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
3、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 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运动员所用的时间为 12s,则其全程平均速度约为 8.3m/s 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一定是前进的 答案:C 解析:(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以烟为信号及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2)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根据=,求出平均速度。(4)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若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则为运动,否则为静止。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
4、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 A 错误;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平均速度 =100m12s 8.3m/s 3 故 C 正确;D比赛过程中,以冠军为参照物,亚军是后退的,故 D 错误。故选 C。小提示:此题通过学生常见的一种运动项目,考查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运动快慢比较的掌握: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注意运用公式,并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与速度有关的问题。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8.5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0.5kg 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1m/s D一本
5、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 5cm 答案:C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 37左右;故 A 不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等于 0.05kg;故 B 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3.6km/h,约等于 1.1m/s;故 C 符合题意;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 2cm;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4、对于下列有关物理量的大小的估计,其中不可能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 20km/h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N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 200gD教室的高度大约是 3.7m 4 答案:A 解析:A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1m s,即4km h 左右,故 A 估计不
6、可能,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2 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00g,所受的重力约为 1N,故 B 估计可能,不符合题意;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 200g,故 C 估计可能,不符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大约为 3.7m,故 D 估计可能,不符合题意。故选 A。5、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 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2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A14B4 1C12D21 答案:B 解析:由=得,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甲:乙=甲乙=甲甲乙乙=甲乙乙甲=2 21 1=4:1 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6、为了让同学们养成
7、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 4m B中学生身高约 1500mm 5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秒约 75 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 8m/s 答案:C 解析:A教室的宽度在 8m 左右,黑板的长度大约是教室宽度的一半,在 4m 左右。故 A 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1500mm=1.5m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C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 1s,所以 1min 的心跳
8、次数大约 75 次。故 C 不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 10m/s,所以一般百米赛跑成绩可能为 8m/s。故 D 符合实际。故选 C。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 4s 至第 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可知,甲是 0 时刻出发,乙是 3s 后出发的,所以它们不是同时出发,故 A 错误;B由图像可知,在 2430s 时,甲乙两条图线平行,说明在这个时间段它们的速
9、度相同,则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故 B 错误;6 C由图像可知第 4s 至第 19s,甲和乙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都相等,由=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 C 正确;D由图像可知,在 2430s 时,它们的速度相同,所以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不是总是大于乙的速度,故 D错误。故选 C。8、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认为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所坐的座椅 B铁路边的树 C远处的房屋 D身边走过的人 答案:A 解析:A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她所坐的座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椅子是静止的,故 A 符合题意;B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铁路边的树的相对位置有发
10、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铁路边的树是运动的,故 B 不符合题意;C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远处的房屋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远处的房屋是运动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小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小红与身边走过的人的相对位置有发生改变,因此小红相对于身边走过的人是运动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多选题 9、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7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C甲车可能向南运动 D乙车可能向南运动 答案:AC 解析:由于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
11、乙车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南运动;三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 AC 符合题意。故选 AC。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图像,由图像可知()A010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C025s,甲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7.5s开始,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BCD 解析:ACD甲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甲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025s,甲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 8 甲=甲甲=50m25s=2m/s 07.5s,乙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乙做匀速直
12、线运动,乙的速度大小为 乙=乙乙=30m7.5s=4m/s 自7.5s开始,乙物体通过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故乙车处于静止状态,即 07.5s,甲的速度比乙小,自7.5s开始,甲的速度比乙大,故 A 不符合题意,CD 符合题意;B015s,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乙=乙乙=30m15s=2m/s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等于其速度大小,故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 B 符合题意。故选 BCD。1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正确的是()A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等 B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西行驶 C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西行驶 D乙
13、车保持图中速度运动下去,t=10s 时,通过的路程为 40m 答案:ABD 解析:9 A由图可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三者速度分别为 1=4m/s 2=22=8m2s=4m/s 3=33=4m4s=1m/s 则可知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等,故 A 正确;B乙车速度大于丙车,则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西行驶,故 B 正确;C甲乙两车速度相同,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静止,故 C 错误;D乙车保持图中速度运动下去,t=10s 时,通过的路程为 2=2=4m/s 10s=40m 故 D 正确。故选 ABD。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北做直线运动,其 图象如图所示,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10s,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 C05s,若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 D510s,甲物体平均速度为 10m/s 答案:ABC 10 解析:A05s,甲乙物体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010s,甲乙物体运动的路程都是 10m,时间都相同,由=可得,两物体平均速度相同,故 B 正确;C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北做直线运动,05s,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由=可得,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向南运动,故 C 正确;D510s,甲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 0,故 D 错误。故选
15、 ABC。13、老郭乘坐大巴,他正对车窗固定好照相机,先拍图甲,再拍图乙,均拍到同一路灯和同一小汽车。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路灯向东运动 B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巴向西运动 C以小汽车为参照物,路灯是运动的 D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巴向西运动 答案:BCD 解析:A以地面为参照物,路灯的位置不可能改变,所以路灯是静止的,故 A 错误;B由于路灯相对于地面静止,甲乙两图相比,以大巴车为参照物,路灯向东运动了,说明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巴车向西运动了,故 B 正确;C以小汽车为参照物,路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路灯是运动的,故 C 正确;D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巴车的位置偏西了,所以大巴车向西
16、运动,故 D 正确。11 故选 BCD。14、甲乙两车相向运动即两个车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为 10m/sB乙车比甲车晚出发 10S C15s 时甲乙相距 225mD30s 时甲乙速度相同 答案:ABC 解析:A.甲的运动速度为 甲=甲甲=400m40s=10m/s 故 A 正确;B由坐标图可知,甲车 0s 开始出发,乙车 10s 才开始出发,乙车比甲车晚出发 10s,故 B 正确;C15s 时甲距离坐标原点为甲=250m,乙距离坐标原点为 乙=乙乙=5m/s(15s-10s)=25m 所以 15s 时甲、乙相距 s=甲-乙=25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初中 物理 力学 机械运动 知识 总结 例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