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pdf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司马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 1 司马光讲述了_用_砸破_,救出掉在_里同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于_。()A司马光;大石头;水缸;大水缸;宋史司马迁传 B司马光;大石头;水缸;大水缸;宋史司马光传 C司马光;大铁棒;水缸;大水缸;宋史司马光传 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群儿戏于庭。(庭院)B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C众人皆弃去。(全,都)D水迸,儿得活。(溅)3“水迸,儿得活。”中“迸”的意思是()A奔散 B没有 C涌出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群儿/戏于庭。B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C光持/石击/瓮破之。5这篇故事告诉我们()
2、A在庭院中玩耍是有危险的,我们以后不要在那里玩耍了。B水瓮是很可怕的东西,以后遇到这种东西我们都要把它砸碎。C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6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选择正确的意思。(1)足跌没水中 读音:_ 意思:()A不及,不到 B没有 C淹没 D隐藏,消失(2)众皆弃去 读音:_ 意思:()A接着 B全,都 C比较,较量 D有的,一部分(3)光持石击瓮破之 读音:_ 意思:()A支持,保持 B对抗 C拿着,握着 D控制,挟制 7比一比组词 别()块()都()吓()到()快()那()叫()8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填空。(1)文言文中有一些难懂的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理
3、解,请根据提示填空。(1)一些字可以通过组词语的方法来理解。例如“群儿戏于庭”中“庭”的意思是_ _。(2)一些字可以结合插图来理解。通过观察上图,我知道了:在“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中,“瓮”是一种口小肚大(填外形特点)的陶器;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涌出来了,这就是“_ _”这个字的意思。(3)一些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例如:“群儿戏于庭”中的“儿”指_ _,“一儿登瓮”中的“儿”指_ _,“儿得活”中的“儿”指_ _。2故事中,一个小孩跌落水中,其他孩子的表现 是“_ _”(用原文填空),司马光的表现是“_”(用原文填空),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现了司马光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马光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24 司马 课时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