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H-1 C-12 O-16 Na-23 Mg-24Cl-35.5Cl-35.5(2020苏州)一、单项选择题(包括一、单项选择题(包括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其他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不属于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垃圾,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2、,选项 A 不正确;B、“可回收物”垃圾桶应投入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废旧报纸应投入其中,选项 B 正确;C、“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C 不正确;D、“厨余垃圾”标志的垃圾桶用来装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厨房垃圾,报纸不属于此类,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B。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3【答案】B【解析】【分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详解】A、O3是单质,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SO3是氧化物,符合题意。C、Na
3、OH 是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K2SO4是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 B。B.SO3C.NaOHD.K2SO4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 衣服晾干C.冰雪融化D.食物腐败【答案】D【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描述的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衣服晾干描述的是衣服中的水分子运动到大气中,使衣服晾干。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冰雪融化描述的是固态的冰雪融化成液态的水,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食物腐败描述的是细菌、微生物等在食物上进行繁殖,消耗食
4、物内的一些物质,生成新的物质,从而导致食物腐败。该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 D。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铜B.水C.氯化钠D.氖气【答案】C【解析】【详解】A、金属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符合题意;D、氖气是由原子构成物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5.四氯化钛(TiCl4)可用于冶炼金属钛。四氯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4B.-4C.0D.-1.1【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x,因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x+(-1)4
5、=0,x=+4,故选:A。6.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是A.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答案】D【解析】【详解】A、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B、测定 pH不能把 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之中,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C、滴加液体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部,图示错误,不符合题意。的B.测定 pHD.检查气密性1D、检查气密性,利用气体受热膨胀可以检测仪器的气密性,图示正确,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 D。7.(2020苏州)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B.焊锡C.塑料D.钢筋混凝土【答案】C【解析】【详解】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B、焊锡是一种合
6、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C、塑料与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正确;D、钢筋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选项错误,故选C。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磷:P2O5B.银元素:AGC.2个镁离子:2Mg+2D.8个硫原子:S8【答案】A【解析】【详解】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 A选项正确;B、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 B选项错误;C、两个镁离子:2Mg2+,故 C 选项错误;D、8 个硫原子:8S,故 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 A。【点睛】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书写离子符号时,右上角的数字
7、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荷为+,负电荷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如果电荷数是1,则 1可以省略。若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9.工业用反应2NaHCO3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故符合题意;B、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故不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且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不符合题意。Na2CO4+H2O+CO2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1故选 A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8、是A.氧气可供给呼吸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能够支持动植物的呼吸,选项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足以供给鱼类在水中的呼吸,选项错误;C、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该变化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选项正确;D、可燃物与浓度大的纯氧气燃烧较剧烈,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温度高,容易焊接或切割金属,选项正确,故选 B。11.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
9、色和异味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答案】B【解析】【详解】A、简易净水器是利于小卵石、沙子、膨松棉等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正确,符合题意。1C、简易净水器是利于小卵石、沙子、膨松棉等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和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D、净化后的水会溶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故净化后的水属于混合物不是蒸馏水,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择 B。1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Mg+O2点燃MgOB.铜绿分解:Cu2(OH)2CO32CuO+
10、CO2C.氨水中和硫酸:NH3H2O H2SO4 NH4SO4 H2OD.酒精完全燃烧:C2H6O+3O2【答案】D【解析】【详解】A、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故 A 错误;B、铜绿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B错误;C、氨水中和硫酸生成硫酸铵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中硫酸铵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2CO2+3H2O点燃2MgO,2CuO+H2O+CO2,故2NH3H2OH2SO4(NH4)2SO42H2O,故 C错误;D、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故D 正确。故选
11、 D。1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D.可用 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 CO【答案】C【解析】【详解】A、由于 CO 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 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故选 C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
12、系的是A.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解析】【详解】A、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天然气可用作燃料,选项错误;B、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选项错误;C、石墨较软,在纸上划过留下痕迹,所以石墨可用于生产铅笔芯,选项错误;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以消耗盐酸,所以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选项正确,故选D。15.(2020 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1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D.水加入蔗糖后
13、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一定是均一、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B、若固体的溶解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降温不一定有溶质结晶析出,故错误;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故正确;D、蔗糖分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导电性没有显著变化,故错误。故选 C。16.(2020苏州)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H+2-4、SO4、NO3B.H+、Ba2+、OH-C.Fe2+、Na+、OH-D.Ca2+、Cl-、CO2-3【答案】A【解析】【详解】A、NH+2-4、SO4、NO3在溶液中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符合题意;B、H+、
14、OH-结合生成水,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C、Fe2+、OH-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D、Ca2+、CO2-3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17.(2020苏州)K2CO3、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温度/K2CO3溶解度/gKNO32011031.64011763.95012185.56012611080139169A.K2CO3的溶解度大于 KNO3B.乙代表 K2CO3的溶解度曲线C.t应在 5060之间D.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 63.9gKNO3【答案】B【
15、解析】【详解】A、在不表明温度的情况下,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乙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结合表格可知,代表 K2CO3的溶解度曲线,故正确;C、t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应在6080之间,故错误;D、根据表格,40时,163.9gKNO3饱和溶液中含 63.9gKNO3,故错误。故选 B1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鉴别:用熟石灰鉴别NH4Cl固体和 NH4NO3固体B.除杂:用浓硫酸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1C.检验: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O2中是否混有 SO2D.制备: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少量H2【答案】A【解析】【详解】A、用熟石
16、灰无法鉴别NH4Cl固体和 NH4NO3固体,因为两者都含有铵根离子,都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可以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而不引入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C、用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故不符合题意;D、实验室通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少量H2,因为锌粒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速率适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A。1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2 CO2 COA.C点燃高温OC22 SO2 H2SO3溶液B.S点燃OH
17、 O稀H2SO4NaOH溶液C.Cu CuSO4溶液 Cu(OH)2CO2CaCl2溶液D.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Cl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B、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不符合题意;C、铜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故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20.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 CO2能否与 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
18、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 HCl和 CO2,故错误;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606
19、0 分)分)21.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加剧了大气层的_效应。(2)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3)大米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_(填名称)。(4)儿童患佝偻病、骨骼疏松是因为缺少_元素。(5)用铁制作炊具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_性。【答案】(1).温室(2).隔绝氧气(3).淀粉(4).钙(5).导热【解析】【详解】(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 CO2,加剧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和氟氯代烷。(2)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3)大米、面粉中含
20、有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4)儿童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骼疏松是因为缺少钙元素。1(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用铁制作炊具是利用其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22.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1)上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_。(2)用双氧水和 MnO2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_(填字母)。(3)加热 KClO3固体制氧气(1.5gMnO2作催化剂),并对 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已知反应原理为:2KClO3MnO22KCl+3O2)发生装置应选用_(填字母)。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残留
21、固体冷却至室温(20),称得其质量为 4.8g。欲将 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_(填字母)。a.5 mLb.10 mLc.20 mLd.30 mL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 KC1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答案】(1).分液漏斗(2).2H2O2MnO22H2OO2(3).D或F(4).A(5).b(6).1蒸发结晶【解析】【详解】(1)上图中仪器 a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一般用于添加液体药品。(2)用双氧水和 MnO2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的方法可用向上排
22、空气法或排水法,故装置可选用D 或 F。(3)加热 KClO3固体制氧气,根据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应选用固体加热型,故选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题意,反应后KCl的质量=4.8g-1.5g=3.3g,根据溶解度曲线,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34g,表示该温度下 100g水中溶解 34g氯化钾达到饱和状态,欲将3.3g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质量=3.3g100g 9.7g,约 10 mL,故选 b。34g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钾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从滤液中获得KC1晶体的最佳方法是蒸发结晶。23.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20 年中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