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万能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2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二、说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
2、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或观察比较):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从而巩固和深化新知。”:教师通过设疑,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究新知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2)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
3、知识、形成技能。三、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程序: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实践应用、反馈总结。(一)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求知欲)(二)探索新知 )个教学环节:这一程序主要安排(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三)实践应用 (
4、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四)反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评价: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的说课稿 说课内容:西师大版数学教科书 70 页例 1 一、教材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
5、包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两、三位数以及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等内容。由于学生已经 有了以上知识作基础,因此,教材没有编写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这类例题,而是直接进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而商是三位数的情 况直接到练习中出现,这也是新教材与老教材编排的不同之处。这样安排,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不仅避免了学生可能产生的乏味,确保在最佳学习时机突破重 难点,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探究性,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观察归纳并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6、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享受成功后的乐趣,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难点: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时,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四、设计意图本节对例题的处理,是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发现问题,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互相交流,探究和掌握新知。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竖式计算:96?4 13?3 学生独立解答,两生板演,算后提问:?第一题商 2 为什么写在十位上,4 为什么写在个位上,?第二题中商 4 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哪位同学愿向大家说说两位数除
7、以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基本相似,都分为被除数的最高位够除和不够除两种情况。因此,在教学时,要紧抓新旧知识的联系,先复习旧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解决新知,不仅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快乐。同时 13?3 也为下面例题的教 学作好了铺垫。(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谈话导入: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在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需用笔算的方法来解决。例如,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坐车要去洛阳姐姐家,已知从灵宝到洛阳共有 135 千米,汽车共行了 3 小时,请问这辆汽车
8、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指出:这就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个算式与刚才的哪个算式相似,相同点在哪里,引导发现,这两个算式被除数的最高位都不够商 1。估计一下商会是几位数,请大家独立解答。通过一句过渡语,自然导入新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计算需要,同时体会计算的价值,从而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通过与复习题中两算式比较异同点,直接抓住解决新知的关键,更便于学生去自主探究。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学生试做例题,一生板演。(2)小组合作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己解法的合理性。(3)教师创设问
9、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师问 1:对同学的这种算法,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的吗,放手让学生自由发问。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商 4 要写在十位上,商 5 要写在个位上,为什么复习题中 13?3,商 4 写在个位上,而 135?3 中,13?3 商 4 要在十位上,对问题 2 引导学生会这样答:13?3 中的 13 是 13 个一,除以 3 的商 4 表示 4 个一,所以应写在个位上。而 135?3 中的 13 表示 13 个十,再除以 3,商 4 表示 4 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通过放手让学生自问自答,促进学生质疑和反思,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
10、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紧紧抓住复习题2 与例题中商 4 所在的不同位置进行辩析、使学生 更深刻理解了三位数除一位与两位数的本质区别。(3)阅读课本 师: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请打开课本看看书中是怎么计算的,与我们的计算方法相同吗,谁能帮书中的小朋友回答它提出的两个问题,通过再次回答书中的两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三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4)将题中条件“135 千米”改为“375 千米”,让学生独立解答。计算后,让学生比较 375?3 与 135?3 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两题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两种情况的不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准确熟练计算的能力。
11、(5)小结全课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你还要对大家提醒些什么,让学生在谈收获、提醒大家的同时,对全课的重、难点以及关键之处再作强调。(三)、巩固拓展:课堂活动仿课后的课堂活动,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出示卡片,一人回答每个算式的商是几位数(练 10 个题为宜),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知识,即最高位够除,商是三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2、列式计算?147?3 645?2;?496?9 471?3。3、判断纠错把学生在上题计算中出现的代表问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给予纠正。在课堂练习中,充分挖掘练习题的资源,采用 一题多练的方法,达到训练目的。判断纠错题,不是教师人为设计的,而是从学生计算中发现的,又由学生自己去纠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引起重视,加深学 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480?6 330?3 900?9(四)、课堂检测 1、口算 240?6 2、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56?4 364?7 434?7 2、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56?4 364?7 434?7 2、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56?4 364?7 434?7 2、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156?4 364?7 43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