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范本.pdf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范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范本.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1.01 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有关政策、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1.02 本规定适用于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380/220v的低压电力系统。1.03 本规定参照 JGJ46-88 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结合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编写的,如有没涉及到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应遵守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规定。第二章 用电管理 第一节 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 2.1.1 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及 5 台以上的或总容量在
2、50kw 及 50kw 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2.1.2 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下和设备总容量在 50kw 以下的,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2.1.3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包括:A)现场勘察;B)确定电源进线、变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及线路走向;C)进行负荷计算;D)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E)绘制电气平面图和接线系统图;F)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2.1.4 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临时用电施工依据。2.1.5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2.1.6 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履行第 2.1.5 条规定手续,并补充有关图纸资料。第二节 专业人员的要求 2.2.1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取得省市级以上的劳动部门下发的操作证的电工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2.2.2 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A)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B)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C)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13 D)负责保护用电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E)搬迁和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
4、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第三节 安全技术档案 2.3.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档案,内容包括:A)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B)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C)安全技术交底资料;D)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E)电气设备的实验,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F)接地电阻测定记录;G)电工日巡查维修工作记录。第三章 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第一节 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3.1.1 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工作棚、建造生活设施、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务等。3.1.2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表
5、3.1.2 所列数值。(表 3.1.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表 3.1.2 外电线路电压 1KV 以下 110KV 35110KV 154220KV 330500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4 米 6 米 8 米 10 米 15 米 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外线路的一侧。3.1.3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得小于表3.1.3所列数值。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的最小垂直距离 表 3.1.3 外电线路电压 1KV 以下 110KV 35KV 最下垂直距离 6 米 7 米 7 米 3.1.4 旋
6、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 米。3.1.5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与非热力管道沟槽的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0.5 米。3.1.6对达不到3.1.2至 3.1.4中规定最小距离的,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牌,在设置保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人员或专职安全员负责监护。3.1.7 对 3.1.6 条的防护措施无法实现的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否则不得施工。3.1.8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开挖沟槽时,必须防止外电架空线路的电杆倾斜、悬倒,13 或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加固措施。第四章 接
7、地与防雷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1.1 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简称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如图 A 所示)L1 L2 L3 N PE 1 3 2 图 A 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示意图 1.工作接地;2.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 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 4.1.2 基坑、深槽、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4.1.3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同用一供电系统
8、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4.1.4 做防雷基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可使用同一接地体,接地电阻应符合重复接地电阻值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和避雷装置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并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4.1.5 在只允许作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因条件限制有困难时,应设置操作,维修电 气设备的绝缘台,并必须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及外物。4.1.6 施工现场的电气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4.1.7 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容电器。4.1.8 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允许作它用。4
9、.1.9 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大于 12 米时,保护零线截面应不小于 10mm2的绝缘铜线或不小于 16mm2的绝缘铝线。4.1.10 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应小于 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13 第二节 保护接零 4.2.1 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如:A)电动机、电焊机、变压器、电动施工机具、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B)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C)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D)室内、外配电
10、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E)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F)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4.2.2 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外露导电部分可以不做接零保护。A)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金属框架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电流互感器、继电器和其它电器外壳。第三节 接地与接地电阻 4.3.1 电力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单台容量不超过 100KVA 的变压器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变压器发电机的工作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 的地区,当
11、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有困难时,工作接地电阻可提高到 30,但应采取第 4.1.5 条。4.3.2 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端处和末端处作重复接地。电动机械的重复接地应符合第八章的规定。保护接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应不大于 10。在工作接地允许达到 10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电阻值不应大于 10。4.3.3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用二根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连接。不得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不宜采用螺纹钢材。4.3.4 电气设备应采用专用芯线作保护零线,此芯线严禁通过工作电流。4.3.5 手持式用
12、电设备的保护零线,应在绝缘良好的多股铜线橡皮电缆内,其截面不得小于 1.5mm2,其芯线颜色为绿/黄双色。4.3.6“类”手持式用电设备的插销上应具备专用的保护接零(接地)触头。所用的插头应能避免将导电触头误作接地触头使用。4.3.7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4.3.8 移动式发电机外壳除作保护接零外应作保护接地其接地阻值不应大于10。4.3.9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第四节 防雷 13 4.4.1 在土壤电阻率低于 200m 处的电杆可以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在配电室的进线处应
13、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4.4.2 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子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临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以外,则应安装防雷装置。若最高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其保护范围按 60计算能够保护其它设备,且最后退出现场,则其它设备可不设防雷装置。4.4.3 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 30。4.4.4 各机械设备的防雷引下线可以利用该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但必须保证电气连接。4.4.5 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接闪器)长度应为 1 至 2 米。4.4.6 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上,所用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讯等线路,应采用钢管敷设,并将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
14、金属结构体作电气连接,也可以焊接。第五章 配电室及自备电源 第一节 配电室 5.1.1 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应设在无灰尘、无蒸汽、无腐蚀介质及无振动的地方。5.1.2 成列的配电屏(盘)和控制屏(盘)两端应与重复接地线及保护零线相连接。5.1.3 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出入的安全措施。5.1.4 配电室应符合下列要求:A)配电屏(盘)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不小于 1.5 米,双列布置的不小于 2 米;B)配电屏(盘)后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 0.8 米(个别地点有建筑物结构凸出的部分,则此点宽度不小于 0.6 米);C)配电屏(盘)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小于 0.8
15、 米;D)配电室顶部距地面不低于 3 米;E)在配电室内设值班室或维修室时,该室距配电屏(盘)的水平距离大于1 米,并采取屏障隔离;F)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G)配电室内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小于 2.5 米时,应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不小于 1.9 米;H)配电室的围栏上端与垂直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离,不小于 0.1 米;I)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配电室顶部不小于 0.5 米;J)母线均应涂刷有色油漆(以屏盘的正面方向为准)。其涂色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母线涂色表 相 别 颜 色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引下排列 A 黄 上 后 左 13 B 绿 中 中 中 C 红 下 前 右 0 黑 K)配电室内应
16、配备砂箱和绝缘灭火器。5.1.5 配电屏(盘)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5.1.6 配电屏(盘)上各配电线路应编号或标明设备名称用途标记。5.1.7 配电屏(盘)或配电线路维修时,应悬挂停电标志牌和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第二节 电压 400V/230V 的自备发电机组 5.2.1 室内的发电机组的排烟管道必须伸出室外,发电机组及其控制配电室内严禁存放储油桶。5.2.2 发电机组电源应与外电线路电源联锁,严禁并列运行。5.2.3 发电机组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并独立设置,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10。5.2.4 发电机控制屏应装设下列仪表。A
17、)交流电流表;B)交流电压表;C)有功功率表;D)功率因数表;E)频率表;F)直流电流表。5.2.5 发电机组应设置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第六章 配电线路 第一节 架空线路 6.1.1 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6.1.2 架空线路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上、脚手架上。6.1.3 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A)导线中的负荷电流不大于其允许载流量;B)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相同,三相四线制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 50%;C)为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绝缘铜线不小于10mm2。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的架空绝缘铝线
18、最小截面不小于 35mm2,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 16mm2。6.1.4 在一个档距内每棵架空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的电力线路档距内不得有接头。6.1.5 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13 A)在同一横担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1、N、L2、L3;B)和保护零线在同一横担架设时,到相相序排列时: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1、N、L2、L3、PE;C)动力线、照明线在两个横担上分别架设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为 L1、L2、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左侧起为 L1(L2、L3)、N、PE;在两个横担上架设时,最下层横担面向负荷,最右边得导线为保护零线 PE
19、。6.1.6 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 35 米,线间距离不得小于 0.3 米,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 6.1.6 所列数值。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米)表 6.1.6 排列方式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高压与低压 1.2 米 1.0 米 低压与低压 0.6 米 0.3 米 6.1.7 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设施的距离应符合表 6.1.7 的规定 项目 邻近线路及设施类别 最 小 净空距离 过引线、接下线与邻线 架空线与拉线电杆外缘 树梢摆动最大时 0.13 米 0.5 米 0.5 米 最 小 垂直距离 同 杆 架 设下 方 的 广播 线 路 通讯线路 最大弧垂与地面 最 大 弧垂 与 暂设
20、工 程项端 与邻近线路交叉 施工现场 机动车道 铁路轨道 1KV 以下 110KV 1.0 米 4.0 米 6.0 米 7.5 米 2.5 米 1.2 米 2.5 米 最 小 水平距离 电杆至路基边缘 电杆至铁路轨道边缘 边线与建筑物凸出部分 1.0 米 杆高+3.0 米 1.0 米 6.1.8 架空线路宜采用混凝土或木杆,混凝土杆不得外露钢筋,环向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其梢经应不小于 130mm。6.1.9 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为 1/10 加 0.6 米。但在软土质处应适当加大埋设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6.1.10 直线杆和 15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临时 用电 安全管理 规定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