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5【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时作业1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2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
2、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2 / 153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C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D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4“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
3、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 )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3 / 155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喻,传播农桑新法。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 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6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
4、艰阻。”这说明当时(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7唐代元植织女词中吟道:“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在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为了技术的世代传承,不惜牺牲儿女婚姻幸福,使民间技术的传承走向封闭。这一现象源于( )A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的保护措施B古代传统手工业没有产品交易的市场C手工业工艺水平低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迟缓4 / 15D官营手工业服务对象和技术传承具有特殊性8“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是农业播种技术
5、的革新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9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10清朝学者陈作霖凤麓小志中记载:“金陵商贾,以缎业5 / 15为大宗金陵机业聚于城之西南隅,开机之家,总会计处谓之账房。机户领织,谓之代料,织成
6、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谓之讐货。小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各机户复将丝发交染坊染色,然后收回,织成缎匹,再售与绸缎业。四者层层相因,休戚相关。”材料说明( )A丝织业社会分工细致 B南京成为丝织业的中心C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D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11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12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
7、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6 / 15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二、非选择题13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
8、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7 / 15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完成下列要求:(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现了怎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14古代手工业成果享誉世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通邑大都酤(买卖)一岁千酿其帛絮细布千钧(说文:钧,三十斤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16 古代 中国 农业 手工业 课时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