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pdf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 1、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我院签订的道路设计设计合同书;2、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我院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委托书;3、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4、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道路中线纵断面测量资料;5、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道路沿线 1:1000 地形图;6、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的有关要求及与我院有关的来往文件;设计范围及内容 阳光路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条东西向的交通性主干道,本
2、次设计的阳光路按规划确定的道路线位布置,道路起点与泰昌路相交,设计起点桩号 K0+000,道路设计终点接纬八路,设计终点桩号 K3+493.973,道路涉及范围全长 3493.973 米。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现状及建设条件(一)、区域概况 1、区域地形地貌 此次道路工程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地处塔里木地台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区,其北以辛格尔大断裂为界与南天山冒地糟褶皱带接触,东以依格孜塔格北坡深断裂为界与北山断裂褶皱带相邻。场地地貌属于阿瓦提-琼库勒隆起砾质戈壁区,后经物理风化和流水搬运不断剥蚀、夷平,则形成区内现有的地貌特征空旷的戈壁地带.2、区域地质概
3、况 本区中更新世末期由于挽近期构造运动活跃,地层抬升后形成阿瓦提-穷库勒隆起,中更新统地层不断抬升,出露地表,遭受剥蚀夷平,不在接受后期沉积物,受流水冲蚀切割,形成陇岗和剥蚀残丘地形。3、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无常年性自然地表性水体存在,但园内毗邻库鲁克塔格山山前冲洪积扇,地势较为平缓,汇集的山洪被铁路和公路路基拦截,通过桥涵集中排向下游.洪水流量比较大的火车站东 5 孔 16m 桥,上游汇水面积 47。7km2,50 年一遇洪水流量为 82。9m3/s;库塔干渠贯穿工业园区,每年输水时间为 150d,该渠为混泥土防渗渠,渠水入渗系数小于 0.05,水质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希尼尔水库是开都河-孔
4、雀河流域维护塔河生态向下输水的重要蓄水工程,库容为 2。2108m3,水面面积 23km2,平均水深 6m;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西北部三角洲平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另有季节性洪流和绿化用水少量垂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径流方式水平向西南部细土平原地下水排泄及开采排泄。4、地层结构 根据区域资料,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形高差较大,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由新近人工(Q4ml)形成的压实填土、耕土和淤积(Q4h)形成的含粉煤灰填土、淤泥及第四纪中更新世冲洪积(Q4al+pl)形成砂土、粉土构成。(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沿线范围内地形较平坦,总体地势两端高,中间低
5、,高差较小。最高处高程为 924。818m,最低处的高程为 911.524m,全线最大高差为 13.294m。该场地现大部分为耕地机戈壁.2、场地地层构造 道路场地地层较单一,原红旗机械厂耕地、果园鸡部分新开耕地,厚度为 0.30-0。70m,粉土及细砂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黄灰色,稍中密,稍湿湿。不适宜做路基填料。土石工程分级:级。其下部地层由低液限粉土(湿度:稍湿湿,密实度:中密)及级配不良细砂(湿度:稍湿湿,密实度:中密)组成.由于数十年的耕种、灌溉,地层风化严重,建议低液限粉土容许承载力0=160kpa,回弹模量 E0 采用50MPa。土石工程分级:级。其他区段地层主要由级配不良细砂及
6、级配良好粗砂组成:干燥稍密,中密密实;建议地层容许承载力0=250kpa,回弹模量 E0 采用 50MPa。土石工程分级:级,半成岩胶结层可达级。3、地下水特性 在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年最大水位变幅约为 1.3m,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微承压水。4、场地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道路沿线及其附近无断层及其它构造通过,亦无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拟建道路场地为稳定可建设的一般建筑场地。(三)、场地及地基的抗震评价 1、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
7、计地震第一组。2、场地类别的划分 拟建场地覆盖层深度范围内,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综合确定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依据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及场地类别(类),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表 5.1.42,确定场地的特征周期 Tg 为 0.35s。3、建筑场地与地基的抗震评价 拟建道路沿线的地层结构比较简单,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地势开阔,场地土类简单,无分布范围广泛的软弱地土地层,岩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力学性质变化不大。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属抗震有利地段.四、设计概要 1、采用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TJ37-90 2)、公路路基设计规
8、范 JTG D30-2004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 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TG 50-2001 1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2、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表 项目
9、 单位 阳光路 城市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道(级)道路红线宽度 m 38 计算行车速度 Km/h 30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 建筑净空 机动车道 m 4。5 非机动车道 4。5 人行道 4.5 地震设防烈度 度 7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m 150 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m 40 设超高的推荐半径 m 85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50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 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 m 350/a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25 最大纵坡限制值 m 9 纵坡坡段最小长度 m 85 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 250 凹型
10、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m 25 a-小转角角度值,小于 2按 2计.3、道路标准横断面 本次设计阳光路道路横断面按规划确定的断面形式执行,规划红线宽 38m,标准横断面采用单幅路形式,双向四车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8.0m(路侧绿化带)+3m(人行道)+16。0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8。0m(路侧绿化带)=38.0m(道路红线)道路横坡:车行道 向外 1.5%,人行道 向内 1。5,详细组成布置见下图:4、平面设计 根据库尔勒市道路网坐标、库尔勒市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道路与旧城区道路联结成一体的特点,在道路线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地形地物进行
11、合理布线,具体线路控制坐标及平曲线指标详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平面设计指标及实际采用指标见下表:项 目 单位 规范指标值 设计采用值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40 -平曲线最小长度 m 50 -圆曲线最小长度 m 25 -小转角圆曲线最小长度 m 350/a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 25 -5、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到沿线地形、相交道路标高、建筑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要求,力求道路标高与场地标高协调、尽可能低降低土方工程量、与周围环境协调,坡度平顺均衡。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关于纵断面的详细设计指标见“纵坡、竖曲线表。纵断面设计指标及实际采用指标见下表:项 目 单位 规范指标值 设计采用值 最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光 路道 工程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