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韩城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





《陕西省韩城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韩城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陕西省韩城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两大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下图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说:“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根据材料可知周代()A 完全建立在同姓亲族基础之上 B 分封的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 C 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 D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3.假如你是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你()A 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 可以在齐
2、国征派赋役 C 不用随从周王去打仗 D 不可以建立自己的武装 4。在 2005 年进行的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 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 宗法制 B 科举制 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 郡县制 5。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 个人观念淡漠 B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儒家伦理道德强大 6。公元前 202 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周朝宗
3、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2-A 答案 A B 答案 B C 答案 C D 答案 D 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8.据汉书记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 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 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C 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 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
4、制的需要 9。某历史老师在讲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讲解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同学们从中最有可能得到的认识是()A 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的森严等级 B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C 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 D 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固了统治 10。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3-实现国家统一 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确立封建土地制度 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A B C D 1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和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国家统一
5、与巩固 A B C D 1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A 分封制的实行 B 郡县制的推行 C 宗法制的实行 D 皇帝制的创立 13.“指鹿为马”出自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14。秦朝实行的郡
6、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 削弱了中央集权 B 激化了社会矛盾 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15.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 B C D 16。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4-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 D 君主专
7、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17.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 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 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18.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枢密院、中书省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A 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D 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19.与秦朝三公九卿制相比,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以三省取代了三公职权 完整的相权已被分割 中央具体
8、职能部门有所减少 监察权和军权下放到部一级的职能部门 A B C D 2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三省六部制 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A B C D 21。此项制度使“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 妄说百代行秦制,军功授爵成黄粱 22.“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
9、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A 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 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 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3。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5-A 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 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 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24。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韩城市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