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理论试卷(精选4篇)_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试卷.docx
《2023年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理论试卷(精选4篇)_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理论试卷(精选4篇)_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试卷.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理论试卷(精选4篇)_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试卷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理论试卷(精选4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试卷”。 第1篇:初中语 文 试 卷 语 文 试 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满分100分,要求在120分钟内完卷)考号(或学籍号)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能力展示:(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阔绰(chu); 谄媚(xin); 疮痍(y); 箕畚(bn)。B郓裂(jn); 茶卤(l); 擅自(shn
2、); 探病(tn)。C狡黠(xi); 咫尺(zh); 当日(dng); 绮户(y)。D谩骂(mn); 悖谬(zhn); 珍馐(xi); 庖丁(bo)。2下列词语书写中有误的一项是:()。 A熠熠生辉; 浮想联翩; 惴惴不安; 不屑置辨。B声色俱厉; 彬彬有礼; 政躬违和; 兵荒马乱。C温文尔雅; 前呼后拥; 不可思议; 充耳不闻。D兴高采烈; 战战兢兢; 巧言令色; 深居简出。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实是经过锻炼的语言的精华。(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B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
3、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C她喜欢温文尔雅,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感觉自身高贵起来。(态度温和,举止文雅)D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指感到不安全)4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深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边高楼鳞次栉比,好戏一派现代化都市景象。 B在深圳书城的读者见面会上,携那小子真帅而来的韩国作者又掀起一阵汹涌的“韩流”,令少男少女们触目伤怀、激动不已。 C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拢,吾弟亦将难辞其咎。D在清理拆除违法建筑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梳”而不“理”,留下的残垣断壁很煞风景,更为严重
4、的是一些被拆的窝棚又在原地纷纷建了起来。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出自白杨礼赞,作者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茅盾。B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文中的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C中国人失丢了自信力吗表现了的作者是陈独秀,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抨击。D给布特勒的信表现了雨果对英法两国火烧圆明园的极大愤 6 下列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和沙漠的浩瀚无边。“孤”表现出景物的单调,“长”描绘出黄河的渺无尽头,“直”表现出狼烟的醒目,“圆”亲切、温暖而又苍茫。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
5、人认为晚唐政局危机四伏,商女不知国之将亡,仍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唱着不祥之音。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曲折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现在多用来表达一种奉献精神,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相近。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整句表达出一种对时光易逝、青春易老的无限感叹之情。二积累与运用能力展示:(19分)。7按要求填写名句:(每句1分,共10分)。 秋水至时。(庄子),归燕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黄梅时节家家雨。(赵秀师约客) 白日放歌须纵酒。(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野
6、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苏轼大水调歌头中望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用它来祝福亲友的语句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既写出了金兵入侵,又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语句是:。 孔子在回答子贡问题时说“其恕”,然后对“恕”进行具体解释的语句是:。 8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的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对偶等)(2分) 9某校初三(2)班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2分) 正
7、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力尽千辛万苦。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坚定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利,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爱的人。 反方: 10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儿童节即将来临,教育、科技部门将开展科学知识、科技发明的集中宣传普及活动。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部门将集中推出一批做优秀儿童作品,并依法加强对儿童读物、音像制品市场以及网吧、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监督和整顿。 工商、质检、卫生部门将开展对儿童食品、儿童用品、玩具、学习用具生产企业和市场的检查,严厉打击仿造、出售假
8、日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第 处。改为: ; 第处。改为: ; 第处。改为: 。11分析下面的表格,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充完整:(2分)。1975年 1995年 2023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了23个,其中增加的12个全来自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23年。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三阅读能力展示:(29分)。 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下面1223题: (一)(10分)一碗在米饭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
9、我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下了根。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 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饼子、玉米和小米饭等粗粮。为了曾祖病,父亲借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上一碗白花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曾祖母喂下。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曾祖母没有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带饭上学,那天是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
10、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地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
11、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她感受到了那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望着我。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只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的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修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12、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12面对大米饭的诱惑,我一直没有吃,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朴素的想法,这种想法是: 。(2分) 13母亲看到一盒动都没有动的大米饭后,为什么突然抱紧我,在我肩头啜泣?(2分) 1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B文章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文章的语言自然朴实。D从文中的内容看,母亲
13、非常关爱曾祖母,对我却不在乎。15有人说:“穷人的故事总是闪着凄美的泪光,穷人的故事又总是闪着金子般真诚的光芒。”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4分) (二)(10分)谦卑的人有福 先民选出宇宙叩拜的理由之一,在于表达自己对造物主的谦卑。造物主抑或就是大自然本身。他们谦卑,是生活中的种种奇迹譬如土地上和平共处庄稼,清澈的河水可供饮用,孩子们健康成长在表明,人的存在并不仅仅只由人的力量完成。 于是他们谦卑,伏在地上,期望庄稼明年继续生长,让孩子们的孩子依然健康。 如果不讨论被膜拜的一方,我们所感动的,是先民对待周围的姿态:虔诚、恭顺以及明智的位置选择。 谦卑正是一种姿态。
14、 如果认识到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一员而不是一霸,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疆域中的距离,认识到气象融合是别人最喜欢的名片,那就会选择谦卑。 谦卑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事业与家庭中都有一个最合适的位置。联盟的人最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坐下来,像观赏电影一样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另一些人,终生都在找位置,而无暇坐下来做应做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际遇里,你只要谦卑,生活的位置就会向你显示出来。 谦卑是一种睿智。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句话不解。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人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这并非故做谦逊,实为感叹。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爱因斯坦正是发现了牛顿古典力学
15、在特定的情形下的谬误后,才开创了相对论。这一点,牛顿即使活着也不会惊讶,因为他从不为创立了足称不朽的定律而狂妄。所有称得上大师的人,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谦卑。如果在乞丐面前不够谦卑,证明他是一个有钱人世界的壮美面前仍不谦卑,则证明他是愚人。 谦卑是美。谄媚,奴颜,趋炎附势种种罪行与谦卑无关。谦卑是虚怀若谷所显示的平静,是洞悉人心之后的安危。谦卑不是让你向势高一头的人畏缩。它是忙乱的清明,在天地大美面前豁然醒悟之后的喜悦。谦卑使人焕发出美,不光彬彬有礼,也不光以笑颜悦人,它是一个有历经沧海之后才有的一种成熟,大善胸之际的一份厚礼,物欲淘净之后呈现的一颗赤子之心。这种姿态超凡脱俗,使人心仪不已。16
16、本文题为“谦卑的人有福”,文中从哪些方面作了阐述?(3分) 17将下面列举的三则人物谦卑的材料与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分别对应。(3分)链接材料: A战国时候,赵国功绩显赫的名相蔺相如面对同朝武将谦颇咄咄逼人的为难,坚持避让,“不与争列”,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国家的安宁。 B从朝鲜战场载誉回国的彭德怀在一次参加招待会时,有记者说:“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纠正说:“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C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对自己踢进的哪一个最满意?”他回答:“下一个。” 句 ();句 ();句 ()。 18作者认为先民选出宇宙叩拜,是对造物主或大自然的谦卑,是明智的位置选择。你同意他的廉洁吗?说说你
17、的理由。(2分) 19再读全文,补充两点你对谦卑的看法。(2分) (三)(9分)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0将文章中的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才美不外见。 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
18、代汉语。(4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 23请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对“千里马”在“槽枥之间”的心理加以描写。(不少于30个字)(2分) 四写作能力展示:(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得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他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其实,不管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
19、地用金钱来衡量。我们只有懂得珍惜,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所在。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新课标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第 2 页 第2篇:初中语文试卷 学校 2023年秋季学期段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命题教师:审题教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用蓝、黑色墨水钢笔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答题。 3、所有题目请在规定的答题卡上做答,否则无效。 4、请勿使用涂改液或改正纸,否则将扣卷面分。第I卷:选择题(共28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语文教育 教学 理论 试卷 精选 教育 理论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