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1)部编版必修.pdf
《高中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1)部编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1)部编版必修.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政治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1)部编版必修 1 1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认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辩证的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能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1.学习重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2、必然性;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意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2.学习难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是什么?2.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高中政治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1)部编版必修 1 2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小结本课】自主构建本课思维导图 1.1956 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3、标志着()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C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实现 D。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存在某些缺点和偏差,“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高中政治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1)部编版必修 1 3 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分析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具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自学检测参考答案 1.B 2.A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2.2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 确立 导学案 部编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