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pdf





《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是现代高层建筑结构中较为常用的结构形式。该技术利用外围梁柱形成框架受力体系,中间使用筒体。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能够使超限高层具有较高的结构性能,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抗震性、安全性等使用性能。本文就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标签: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现代城市用地的紧张加快了高层建筑的应用与推广。在现代城市改建、扩建过程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筑设计中首选技术方式。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是较为常用的结构形式。通过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应用提高高层建筑的设计高度,实现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抗震性
2、等性能目标。为了更好的发挥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优势、促进我国城市用地使用率的提高。一、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概述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近十年来世界各国较普遍采用并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种重要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这种体系通常是由中央核心筒与周边稀柱框架构成。国外多采用钢结构,此时楼面多采用钢梁铰接支撑于周边钢柱、钢框架梁和核心筒的钢柱、钢梁上,核心筒、钢柱多多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大多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整个结构的侧移刚度来源于核心筒和周边的稀柱外框筒的协同工作,若侧移刚度不够,常在设备层、避难层设外伸刚臂构成刚性加强层或在周边布置支撑体系予以加强,其建筑高度已达100 层、400m 左右。它的
3、优点有利于减少工地劳动力,降低建造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缺点是面广量大的楼面梁铰接未能发挥其侧移作用。核心筒基本元素包括楼梯、电梯、前室、候梯厅、公共走道、管道井等,其中楼梯,电梯、管道井根据规范限定和使用需求等原因,设计的数据基本趋于标准化,而前室、候梯厅、公共走道等组成部分则由于关系到外立面形象,套型布局的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决定了核心筒设计的品质,影响居民居住环境。二、高层建筑设计中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 国内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此时楼面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刚接整浇支撑于周边钢筋混凝土柱或钢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和钢筋混凝土或钢混凝土组合的核心筒上,楼板多为现浇钢筋混凝
4、土,整体结构的侧移刚度来源于核心筒楼面梁周边框架柱,简称框筒结构,它与两边稀柱外框架协同工作,此时结构的抗侧传力直接,充分发挥了楼面梁的刚度参与工作,克服了稀柱外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在超高层建筑高宽比较大时,也常在设备层、避难层另加设外伸刚臂构成刚性加强层,对结构侧移刚度予以加强。这种结构体系使得建筑平面分隔灵活,景观视野开阔,中央核心筒主要结合电梯、消防楼梯、卫生间、设 备管井等布置,且可随着建筑电梯数量的减小,在上部楼层适当减弱核心筒墙体,进一步扩大有效的建筑使用面积。三、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设计重难点探究 1、核心筒结构布置 核心筒的设计对整个结构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尤为重要,核心筒的尺度一般
5、宜取 H/10-H/12,即筒体的高宽比一般宜取 10-12,核心筒剪力墙的布置在满足剪力墙轴压比和稳定的基础上,尽量弱化筒内剪力墙,加强核心筒外围剪力墙。筒体厚度不宜取太厚,一般以 300-500mm 为宜,筒体的内分隔墙尽量对齐贯通,其厚度可以适当减薄,筒内混凝土剪力墙厚度以 200-250mm 为宜,这是因为这部分分隔墻对结构整体的刚度贡献不是很有效,墙薄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同时它又可以帮助筒体承受一部分垂直荷载、水平剪力和实现筒体的空间刚度。由于高层建筑走道通常需要在核心筒外围剪力墙上设置嵌入式消火栓,同时位于风井部位的剪力墙需要开洞让风管穿行,所以核心筒外围剪力墙的开洞位置对于筒体的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框架 核心 结构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