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pdf
《信息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化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新型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在装配式建筑 BIM 应用中,模拟工厂加工的方式,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这就需要建立装配式建筑的 BIM 构件库。通过装配式建筑 BIM 构件库的建立,可以不断增加 BIM 虚拟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逐步构建标准化预制构件库。基于 BIM 的建模与设计包括建模、模型整合、碰撞检查、构件拆分与优化、模型出图 建模:利用软件的建模功能,建立项目 BIM 模型,构件、现浇模型细化到钢筋等深度,机电模型细化到插座等末端深度。图 3 展示了预制装配式建
2、筑 BIM 模型。2)模型整合:在各 BIM 子模型基础上,整合建筑和机电模型形成单层的整合模型及整栋楼的模型。目前 Revit 在整合了构件复杂钢筋模型后,存在对电脑性能要求高、构件链接后钢筋碰撞检查难、与构件生产系统的数据传递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虽然国内外有部分针对 Revit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二次开发工作,但尚未形成普及的商业插件 3)碰撞检查:在 BIM 整合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预制构件内部、预制构件与机电、预制构件之间的碰撞检查,在设计阶段解决碰撞问题。4)BIM 构件拆分及优化设计 传统方式下大多是在施工图完成以后,再由构件厂进行构件拆分。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在前期策划阶段就专
3、业介入,确定好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目标,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既定目标依据构件拆分原则进行方案创作。BIM 技术有助于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单个外墙的几何属性经过可视化分析,可以对预制外墙的类型数量进行优化,减少预制构件的类型和数量.5)构件出图:在碰撞检查完成后,对构件模型进行调整,创建视图、材料明细表,最终生成构件深化设计图纸。6)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组成及计价原则分为预制构件部分和现浇构件部分。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可基于 BIM 模型对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分类统计可以快速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实现在方案策划阶段对成本的初步控制。需要开发专门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量计算软件 图 6-
4、1 装配式建筑 BIM 模型 图 6-2 在 BIM 模型中统计工程量 BIM 技术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包括:深化设计、钢筋及与预埋件碰撞、专业间碰撞、基于模型协同与沟通、设计优化、校核出图。在确定了各专业的设计意图并明确了大的设计原则之后,深化设计人员就可利用 BIM 软件,如 Revit 等,建立详尽的预制构件 BIM 模型,模型包含钢筋、线盒、管线、孔洞和各种预埋件。建立模型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最初方案和二维施工图的设计意图,符合各专业技术规范的要求,还要随时注意各专业、施工单位、构件厂间协同和沟通,考虑到实际安装和施工的需要。如线盒、管线、孔洞的位置,钢筋的碰撞,施工的先后次序,施工时人
5、员和工具的操作空间等等。建成后的预制构件 BIM 模型可以在协同设计平台上拼装成整体结构模型,如图 6-3 所示。图 6-3 协同平台上的结构专业 BIM 模型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的建立 本单位根据市场情况、工程类型、生产特点、顾客要求,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依据,选择使用的要素并确定采用的程度,建立质量体系。1.1 学习培训质量标准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是国际上多年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带有通用性和指导性。我们将参与本工程的成员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组织开展不同标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1.2 结构设计 1)指定质量方针
6、目标。管理方针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准则。质量方针在企业经理的主持下,在经过大家的提议、讨论后,亲自进行修改或制定。2)调查企业现状。查清现有的质量体系与标准过顶的体系要素的差距,使企业的质量体系按国家标准的要求规范化、标准化。3)选定标准、对比分析、合理剪裁。对现有机构及其职能能列出清单,与质量体系标准对比分析,弄清现有机构的职能涉及哪些要素,对每个要素又与哪些职能部门有关。将调查结果与选定的标准逐条对比分析,以便建立质量体系对要素进行合理剪裁。1.3 资源配置 组织机构调整后,根据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及所需开展的质量活动,对所涉及的软硬件和人力资源进行适当的
7、调整和充实。1.4 编制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的工作量大,必须组织一批熟悉实际工作流程和管理工作的精干人员,成立一个编写班子。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作业程序、表格、报告等基础性质的文件。2、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一般会从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2.1 人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对于人员管理、控制的措施主要有以下:1)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建立起有效、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将责任分配到人,配备充足、合适、有经验的管理人员。2)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控制分包单位的整体素养,严格控制分包工程或作业的转包,以防
8、止工程质量的下降。3)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别是重要的技术工种、特殊工种、高空作业等要做到有资质者上岗。4)加强现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及技术培训,定期开展质量保证的研究交流会。并约束其生产、作业纪律。5)经常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鼓励工作人员以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 2.2 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指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一些列的施工用材。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以下几个环节:1)材料采购。承包商采购的材料都应该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合同、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材料的性能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采购材料应该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项目部或企划部应建立常用
9、材料的供应商信息库并及时追踪市场。必要时,应让材料供应商呈送材料样品或对其实地考察,应注意材料采购合同中质量条款的严格说明。2)材料检验。通过实现一些检测手段来达到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其质量标准相对比,用来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是否可以用于工程中。业主供应的材料也应该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有四种,分为书面检查、无损检查、理化检查和外观检查。根据不同的材料,其不同的信息和保证资料,质检程序分为免检、抽样检查和全部检查三种。其中最常见是检查方式是抽样检查。所有检查都应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和评定。3)材料的仓储和使用。运至现场或在现场生产加工的材料经过检验后应对其仓储和使
10、用进行严格的管理,尽可能的避免材料因为变质或使用失误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比如钢筋的锈蚀、水泥的受潮湿结块、不同直径钢筋的混用等。另外,管理人员应进行合理的材料调度,避免造成现场材料挤压等情况,并且应该对材料应该进行分类排放并做好标记,以便于正确使用。2.3 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1、在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分为生产机械设备和施工机械设备,对此我们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生产机械设备的质量应从机械设备的采购、运输、检查、安装、调试等方面进行控制。1)设备的选择与采购。应该由采购原材料的部门派专业人士负责,如无定型的大型设备,还需要与厂家联系定制;有些设备还需要相应的政府部门审批。2)设备的运输。设备生产
11、的厂家可能距离施工现场很远,有些甚至要从国外进口,所以在运输过程中的保护应该格外重视,并对其投放保险,以期分担风险。3)设备的检查验收。承包商对运至现场的设备应会同有关人员开箱检查,主要检查设备的外观、部件、配件数量、书面资料等是否合格齐全,同时注意开箱时避免破坏设备。4)设备的安装。设备安装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由于设备安装通常以土建工作为先导,并经常交叉作业,所以应特别注意两者的交叉作业;设备安装通常进行专业分包,所以选择合适的分包单位和对之有效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5)设备的调试。设备调试是设备正常运转并保证其质量的必经环节,应按照要求和一定步骤顺序进行,对调试结果分析以判断前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化 装配式 建筑工程 管理 中的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