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doc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8【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717讲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T5(古代商业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化)T21(重农抑商政策)T2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复习建议:1.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从经济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古代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2.把握一
2、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重农抑商、海禁政策2 / 283.“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是本单元的易错易混点,备考时应多加注意3 / 28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717讲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阶段表现商朝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春秋战国_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至隋唐受时间、地点限制,商业发展艰难,总体水平不高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宋朝
3、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_贸易发展较快;出现“_”,如徽商和晋商巧学识记商业的发展【点题训练1】 4 / 28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考点二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及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县治以
4、上的城市设市。市与_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2)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_”也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是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商业中心。(4)唐朝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5 / 28以至出现“_”的说法。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场所先在城市中进行,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宋元时期,打破_和经营时间的限制交易内容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一般人民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交易媒介商品交
5、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后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人组织由最初的宗族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业缘组织行会活动领域由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点题训练2】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如图场景的是(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巧学识记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6 / 28考点三
6、“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_,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3表现(1)战国:_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2)西汉: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_、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3)明清:实行_,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4评价(1)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2)消极: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_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考点四 “海禁”与“闭关锁国”原因表现影响7 / 28明朝“海禁”明太祖担
7、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擅自下海,(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_,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点题训练3】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
8、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巧学识记8 / 28三种主要经济政策的关系要点一 全面认识古代商业的发展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的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2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有何阶段性特征发展阶段商人城市商路政策兴起发展繁荣,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9 / 28隋唐宋元,产生私商,整齐划一、逐渐繁荣、经济功能不强自由繁荣,国内商路丝绸之路,重视鼓励“重农抑商”全面控制中唐后有所松动10 / 28鼎盛,明清,商帮,工商业市
9、镇,经济功能为主,清朝只保留广州十三行,抑商锁国【典例训练1】 宋太宗浮化二年诏:“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材料反映出宋代( )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 B设有专职征税官员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要点二 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的长期的经济政策,什么是重农抑商,历代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前期起着积极的作用,后期则起着阻碍作用。1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商业的发展。农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农民又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
10、承担11 / 28者,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重农”。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抑商”。2历代统治者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3)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4)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社会问题。(5)商品交换不发达,经营店铺、作坊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更有保障。(6)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3影响:(1)积极方面:重农抑商政
11、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2)消极方面:12 / 28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加剧了土地兼并,使农业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抑商的结果是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典例训练2】 商鞅说:“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治民。”“三官贫,必削。”这表明商鞅认为( )A秦国的经济政治贫弱,必须实行变法B商业在国家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C只有实行“重农抑商”,国家才能富强D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官
12、吏的管理要点三 全面认识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经济原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是最好印证。政治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割断沿海人民同台13 / 28湾郑氏政权的联系,维护其统治。客观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主观原因:与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有一定关系。2评价:积极: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消极: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
13、术,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闭关锁国的政策,也导致了中国航海造船事业的衰落和在海洋时代的落伍。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比较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点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14 / 28相同点,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同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相同点,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同点,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14、,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典例训练3】 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C严控中外交往 D禁止海外贸易【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717讲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学案15 / 28通向成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八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17 商业 发展 经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3834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