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复习.pdf
《生物地理学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地理学复习.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2、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3、适应:是生物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的结构(从生物大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乃至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等)大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繁殖。4、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5、生物分布区:指某分类单位(如科、属、种)的生物在地表分布的区
2、域范围。6、生物区系:广义的生物区系是指一定地域生物物种(科、属、种)的总和,包括动物区系、植物区系和微生物区系。狭义的生物区系,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所有生物的总和。7、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与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8、显域性(地带性):一般把能充分反应大的气候类型特征的,并在大陆表面呈带状分布,与自然地带相一致的生物地理群落的分布特征称为显域性或地带性。9、隐域性(非地带性):一些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大的气候条件的控制
3、,而主要受控于某些非地带性因素(地方性因素),生物地理群落的这种分布特征称为隐域性(非地带性)。10、生物资源:是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与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的生活环境所共同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资源的总称。1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和,是 40亿生物进化的最总结果。它既是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12、趋同适应: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种类,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适应特征和生理适应特征,这种适应性变化称为趋同适应。13、趋异适应:分布在不同条件下的同种生物的个体,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会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和
4、生理特性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别,这种适应性变化被称为趋异适应。14、渗透作用: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可允许水分子通过的孔隙,但大分子很难通过称为半透性。液泡里含有大分子物质的细胞液,如果细胞处于纯水包围状态水分子便由本身浓度大的纯水通过多孔的半透膜向水分子浓度较小的液泡移动,这种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15、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内水分以气体状态,经植物体表面向大气中发散失的过程。16、捕食:捕食者攻击猎物,并以之为食物的一种生物学行为。17、寄生:一种生物从另外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体内物质获取营养物质的行为称为寄生。18、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有意识或
5、无意识地形成稳定的偏利互利或无害的相互关系的现象称为共生。19、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20、扩展:生物种群的由发生中心分布到外围其他地区的过程称为扩展。2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食物营养形式所形成的链索关系称为食物链。22、优势种:在群落中,在形态、数量、分布均匀或生产能力等方面占有主要地位的生物种类称为优势种。23、生物群落:是指在短期或周期性的气温或水分等生态因子变动的影响下,生物群落的特征出现季节性或年际间的变化。24、群落演替:是指某一地段上一个生物群落被另一个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2
6、5、群丛:是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均联合为群丛。26、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27、植被型:凡是群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28、自然保护区:指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资源等自然综合体的核心区域。在区域内,人类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确保此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1.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研究对象:广义的理解认为它的研究对象囊括了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不同研究水平,涉及生理、生态和地理学科的众多内容与现
7、代生态学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狭义的理解认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局现在生物物种的分布特征与规律,以及生物区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位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则认为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了分布区和生物区系特征的研究,还包括了区域植被、动物群的群落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内容:1.地球上生物群的组成结构、动态变化和分级分类。2.生物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3.分布区和生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变。4.岛屿生物种的拓殖与灭绝等。任务:1)研究地表不同景观带中生物地理群的特征,2)研究生物个体、群落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3)研究一定地域内不同分类单位生物的起源、分布现状与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4)研究生物资源的类型、数量
8、、分布以及与人类利用的关系 5)开展一定地域的生物分区与生物群落的区划。2、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征:综合性、主导因子作用、联系性、不可替代和互补性、阶段性、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3、简述的生活型系统 由丹麦生态学家提出,选择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部位作为划分生活型的标准,这一标准反映了植物对环境(尤其是气候)的适应特点,又简单明确。将陆生植物划分为 5 类生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4.(1).植物对光照的适应、分类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中性植物。(2).植物对温度的适应、分类 热带植物,亚热带植物,温带植物。(3).植物对水分的适应、分类(1)陆生植物(A
9、.变水植物 B.恒水植物: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 2)水生植物(A.沉水植物 B.浮水植物 C.挺水植物(4).植物对土壤的适应、分类 黏土生物,壤土生物,沙土生物,石生生物。5.世界生物区系划分 世界陆地植物区系分区(泛北极植物区、古热带植物区、新热带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澳大利亚植物区、泛南极植物区)世界陆地动物区系的划分:古北界、新北界、旧热带界、东洋界、新热带界、澳大利亚界。世界海洋生物区系的划分:北极冷水区,北太平洋温水区,北大西洋温水区,印度-太平洋暖水区,大西洋暖水区,南方温水区,南极冷水区。6.中国生物区系划分 中国植物区系分区:泛北极植物区、古热带植物区 中国陆地动物区
10、系分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华南区、华中区。中国海洋生物区系: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 7.生物分布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形成过程:扩展阶段、定居阶段、繁殖阶段、竞争阶段、稳定阶段 影响因素: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人类活动 10.环境要素对岛屿生物的影响 一、距离因素对生物区系的影响,二、面积因素对生物区系的影响 三、岛屿年龄对生物区系的影响。11.生物群落基本特征 具有一定的物种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群落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群落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 12.生物群落的外貌。取决于以下
11、三方面:一、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二、叶的性质: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它的大小、形状和性质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如针叶、阔叶、常绿、落叶等是决定群落外貌的重要特征。三、季相变化:植物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其中一年中季节性的周期性变化尤为明显。13 生物群落数量与质量特征。多度与密度(密度指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用公式表示为:D=NS(D 为密度,N 为样地内某物种的个体数目。S 为样地的面积),盖度,频度(频度,某个物种出现的样地数占全部样地总数的百分比,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地理学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