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寓言教案_1.docx
《2023年寓言教案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寓言教案_1.doc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寓言教案 寓言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寓言教案1 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萨摩斯岛上一个丑陋无比,但智慧无穷的叫伊索的奴隶所作。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本课所选的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显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狐狸和葡萄讲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
2、屡次大叫“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的来了”,谁也没去帮助他;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每则寓言都以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赏析理解“蝉和狐狸”中蝉为何能识破狐狸的骗局,避免上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对伊索寓言有所了解。 3、弄清每则寓
3、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题:大家听过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里选出来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另外三则故事。 2、简介寓言及伊索寓言。 二、感知三则寓言大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 3、学生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学生字。 4、每人选择其中一则故事朗读,思考: (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2)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 (3)每则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 5、指名了解学生朗读思考情况。 (1)指名三组有感情地朗读三则寓言。 (2)指名
4、学生对故事主人公、主要内容的掌握 6、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抓住每则寓言的主要意思。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3、课文中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给同学、家长讲一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故事主人公形象,感悟寓意。 一、复习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狐狸和葡萄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味葡萄的诱人。 2、一只狐狸看到了,谗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能通过想象说具体吗? (主人公狐狸很喜欢吃葡萄,“谗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3、结果怎样?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4、可狐狸是怎样说的呢?
5、为什么这样说(“这些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即狐狸的形象 (二)牧童和狼 1、集体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主人公是牧童,任务是在村边放羊。闲得无聊,大喊“狼来了”,拿村民们的“惊慌失措”取乐。) 2、到底有没有狼? (哪里有什么狼?) 3、牧童“好几次”大叫“狼来了”,是什么行为? (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4、引读第二自然段,村民们好几次上当受骗后,会怎么想?怎样说? (村民们以为牧童在撒谎,不愿意再上当。) 5、以后村民们再听到“慌忙大叫”后,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牧童的结果会是什么? 6、小
6、组之间讨论: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蝉和狐狸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圈套”本来指什么?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坏的、害人的计谋、计策,阴谋诡计。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 2、怎样骗的?(细读第二自然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会骗的词语。)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从哪里看出来的?他是怎样想?(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不同的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 4、对待狐狸这样的*诈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理解寓意 (一) 1、齐读第一则寓言的第三自然段。(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谗样儿,狐狸的言行,刚才分析的狐狸的形象。)体会寓意。 2、现实生活中
7、你还想到了哪些类似的话语? 3、对于这些不良话语和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1、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2、拓展:(1)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2)男女生分组读第(3)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三)1、这则寓言中蝉聪明在哪里?(读“蝉和狐狸”的最后一自然段。) 2、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四、对比“狐狸和蝉”与“狐狸和乌鸦”的主人公形象。 主要把握“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而“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
8、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 五、总结 1、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先讲故事,再揭示寓意。 2、本课通过学生朗读故事、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寓言的形象,感悟寄托的道理,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六、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狐狸和葡萄” 葡萄:诱人狐狸:谗得直流口水(揭示道理是什么?) “牧童和狼” 牧童: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 “狐狸和蝉” 蝉:善于观察、思考,保持警觉,存有戒心。(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2、选读伊索寓言集 教学后记: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传伊索是
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寓言教案2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学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有
10、可能攀登到光辉的顶点.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求治到不治的经过。 学习难点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片 活动1.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初解课文。 活动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字词有哪些质疑?学习生字,释词掌握识字方法,理解重点词识字释词。 活动3.再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梗概两则寓言各讲了件什么事?讨论交流:课文讲了件什么事读文交流,汇报成果了解寓意。 活动4.细读课文,理清故事内容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眼力呢?读文讨论讨论并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升华你对两则寓言的体会是什么?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代表回答培养语言
11、表达能力。 1.你认为蔡桓公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觉得是什么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蔡桓公(讳疾忌医) 皮肤小病不信 请治皮肉之间不高兴比理睬 肠胃非常不高兴 不治深入骨髓浑身酸痛-病死 作业设计 1.将下面技能与其基本功搭配连线。 射箭练腕力 唱歌练基本招式 书法练眼力 武术练丹田之气 教后反思 寓言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2、了解伊索寓言集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点 要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和享
12、受读书的乐趣,开拓自己的视野。 教学难点 要有后继活动,深化读书效果。 课前准备 通读伊索寓言集,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授课类型 阅读课 教学时间 2XX年10月22日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 狐狸和乌鸦都出自伊索寓言集,你能不能选其中的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 2、简介伊索寓言集及其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 过人,在儿童的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 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13、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3、认真阅读导读,想想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1、伊索寓言集有许多版本,选择合适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要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止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作记录,也可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3、制订读书计划,
14、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一个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整本书读完。 三、后继活动,深化阅读效果: 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集后,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心得及启示。 今日作业设计 一、制订读书计划。 二、按所订计划持之以恒阅读伊索寓言集,并留下自己的读书思考痕迹。 板书设计 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伊索寓言集 持之以恒 读完全书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制订读书计划 寓言教案4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请教jio 穿梭su 虽然SUI 成绩J 扎针ZH 骨髓su 疼痛tng tng 多音字 中 zhng 中国 教 jio教课 悄qio 悄悄 Zhng 中彩
15、 jio 教学 qio 悄然 扁 bin 扁鹊 间jin 房间 Pin 扁舟 jin 间隔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彩(彩色) 汤(汤药) 剪(剪刀) 桓(蔡桓公) 睬(理睬) 烫(烫手) 箭(射箭) 恒(永恒)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百发百中:原指射出的箭全能击中目标,限制技术高超,没有失手的情况发生。 四、近义词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高明高超 五、反义词 满意失望 六、照样子写词语 百发百中:百依百顺、一心一意、不理不睬、自由自在 百发百中(数)千恩万谢、三心二意、三言两语、朝三暮四 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气急败坏 七、句子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纪昌记住了飞卫
16、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
17、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这点教学时不能忽略。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派人去请扁鹊”。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以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后来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
18、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八、相关练习 1、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
19、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2、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纪昌是个有毅力,刻苦练习坚持到底的人。 4、 蔡桓公是个自以为是的人。 寓言教案5 基本实践观点: 1、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3、在句中理解字词用法。 4、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 课题:寓言四
20、则课型:自读 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式:研读、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5、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训练。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难点: 1、能运用成语。 2、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展示:(幻灯展示) 二、 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们已经学习了伊索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寓言 教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