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适除夜作的鉴赏和试题(精选4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高适除夜作的鉴赏和试题(精选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适除夜作的鉴赏和试题(精选4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适除夜作的鉴赏和试题(精选4篇)第1篇:关于高适除夜作的鉴赏和试题 关于高适除夜作的鉴赏和试题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试题】 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 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译文】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除夕之夜,故乡
2、的亲人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作者介绍】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早年求仕不遇,曾和李白、杜甫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在他将近五十岁时,才由宋州刺史张九皋推荐,举有道科,任封丘尉。后由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推荐,掌幕府书记。安禄山之乱发生,他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后,他奔赴行在,见玄宗陈述军事,得到玄宗、肃宗的重视,连续升迁,官至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其诗语言质朴精炼,气势雄健高昂,粗犷豪放,遒劲有力。以边塞诗著称,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 【鉴
3、赏】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人们对这个传统佳节的很多欢乐的记忆和想象的,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更何况是除夕之夜!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叫人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
4、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从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竟是什么使得诗人“转凄然”呢?当然还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自己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诗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那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
5、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大概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
6、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它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是可以说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和的艺术效果。 第2篇:除夜作高适 除夜作高适 除夜作是唐代高适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 除夜作 作者: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简介: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除夜 鉴赏 试题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