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第三单元知识归纳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50 多万种。可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2、藻类植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绵),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3、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藻类植物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因此他们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动物,无根、茎、叶的分化。4、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5、
2、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它们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根简单称为假根,因此植株矮小,没有输导组织。6、苔藓植物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污染污染的地方一般很难见到苔藓植物。7、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8、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是靠孢子繁殖的,所以也称为孢子植物。9、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2 亿年前的高大蕨类植物灭绝后,它们的遗体埋在地下,变成了煤。10、看课本 P77 连线题。11、菜豆种子两片子叶,无胚乳,子叶中
3、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一片子叶,内有胚乳,胚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12、看课本 P81“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图”。13、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是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例如玉米。胚乳或子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4、种子有无胚乳与子叶是否肥厚有关。若子叶肥厚,该种子一般无胚乳;若子叶不肥厚,该种子一般有胚乳。15、裸子植物是指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如油松、雪松、云杉(落叶)、银杏、苏铁、侧柏。除云杉落叶外,其它大部分是终年常青植物。16、被子植物指种子外面有果
4、皮包被。被子植物有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如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一般指绿色开花植物。2 19、看课本 P86 判断和连线题。20、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2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2、看课本 P89“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明白三组对照装置,实验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2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结构(胚)完整的、有生命力的,已过休眠期,未过寿命期。24、当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
5、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 抽样检测,如果用于调查,则叫做抽样调查。25、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26、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27、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组成。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成熟区的细胞。由此可见,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种的增大。28、枝条
6、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29、根中有分生组织,芽中也有分生组织。枝条由茎、叶和芽组成。30、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1、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肥料有化肥和农家肥,建议多施农家肥。3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求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缺氮后,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缺磷后,植株矮小,叶片发暗或呈淡棕色;缺钾后,茎纤细,易倒伏。33、看课本 P104“花的基本结构图”和“子房的结构图”。34、花由花托、萼片、花瓣(花冠)、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
7、房。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包括珠被、卵细胞和极核。35、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36、受精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3 37、受精完成后,萼片、雄蕊和花瓣相继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看课本 P14 页图旁边的连线题)38、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
8、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雄蕊和雌蕊)。玉米缺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为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进行人工辅助授粉。39、40、41、植物主要靠根吸水。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水的面积,提高了吸水的效率。42、43、有些植物不能长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44、蒸腾作用会使水分大量散失。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45、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步骤:一取二捏三速割,四蘸五造六制片,七在镜下细观察。46、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47、气孔既能张开,也能闭合。太阳升起时,气孔
9、就慢慢张开,空气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水分也会通过气孔而散失。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48、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输送原料。49、看课本 P115“叶片结构图”。50、叶片上表皮颜色比下表皮颜色深,是因为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中的叶绿素多。51、叶片背面的气孔比正面的气孔多。52、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53、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54、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能进行,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55、看课本 P117 判断题 5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有机物。57、把盆栽
10、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一昼夜是为了将叶片中原来的淀粉消耗掉。58、步骤是:将天竺葵在暗处放一昼夜;将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把部分遮盖的叶片取下并去掉纸片;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5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6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4 6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62、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
11、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都能制造有机物,但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63、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有机物外,还有氧气。64、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二氧化碳,还有水。65、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氧气。(储存着能量)66、看课本 P130“光合作用示意图”。67、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68、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有机物,除满足植物自身利用之外,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69、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氧以气体的形式排到大
12、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当保护现有的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70、为什么说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答:从细胞水平来看,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无机盐以外,主要是有机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有机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是有机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DNA 也是有机物;从器官水平来看,萝卜吃根,甘蔗吃茎,白菜吃叶,花菜吃花,桃吃果实,松树吃种子,可见,植物的各
13、个器官中都含有有机物。71、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有机物。72、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73、种子萌芽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氧的参与。74、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呼吸作用。栽培技术是为了保证农作物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例如农田适时松土,就是为了使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而储存措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例如贮藏粮食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上册 第三 单元 知识 归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