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策_加强农村文化建设.docx





《2023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策_加强农村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策_加强农村文化建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策_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策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近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
2、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2023年11月7日,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 报告从对项城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入手,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加快新农村文化
3、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现状,成因,建议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是河南省重点扩权市,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486个行政村,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逾100万人。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1996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1997年10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化建设先进市”。1995年以来先后有7个乡镇(孙店镇、贾岭镇、李寨镇、官会镇、付集镇、城郊乡、南顿镇)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百强文化站”;5个乡镇(孙店镇、贾岭镇、李寨镇、官
4、会镇、南顿镇)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先进乡镇”;2个乡镇(贾岭镇、官会镇)被命名为“河南省艺术之乡”、2个乡镇(孙店镇、李寨镇)文化站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文化站”;2个村(秣陵镇陶湾村、孙店镇解堂村)文化大院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文化大院”;孙店镇汝阳刘村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特色村”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特色村”。 总体来看,我市农村农民文化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项工作位于周口市各县市前列,有些地方在河南省也比较突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越来越重视,认识逐步提高。官会镇、孙店镇、贾岭镇、南顿镇、李寨镇把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把文化建设
5、和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孙店文化站、官会文化站功能齐全,设施完整,经常性的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官会、南顿、李寨、秣陵建起了中心文化广场,成为广大农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二是农村文化活动载体越来越丰富,亮点逐步呈现。如举办“官会农民文化艺术节”、“孙店农民书画大赛”、“贾岭民间唢呐大赛”、秣陵、南顿的广场文化活动等,非常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越来越浓厚,群众参与热情逐步高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孙店镇祁桥村组织了自己的老年秧歌队,村里有什么喜事,秧歌队马上就组织节目,义务演出。有打鼓的,有吹号的,有划旱船的,非常热闹。村民王 秀英大
6、妈兴奋地告诉我们,祁桥行政村老年秧歌队开始时只有几个人,现已发展到30多人。她原来有头疼的毛病,晚上睡不着觉,现在白天文娱活动多了,一到晚上就能睡好觉,头也不疼了。有几个秧歌队的队员也说:参加秧歌队后,感觉不光身体好了,而且精神也好了,多年的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一下子好多了。”四是有关职能部门为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市文化局大力实施“2131工程”,每年为群众放电影6000场以上,为群众送戏300场以上,送图书2000余册,市广电局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市体育局送的体育器材,为繁荣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
7、困扰至今的不少问题我市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李寨镇一位村民说:“过去我们吃不饱,但可以经常看到电影和戏,还不要出钱。现在我们富裕了,文化生活却少了,假如没有电视,真不知道怎样打发日子”。一语道出了农民渴求文化的心声。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我市15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但只有一个500平方米以上的站址(孙店镇文化站);有2个站在200平方米以下(李寨镇、官会镇);和乡政府一块办公的文化站有12个。可以说,多数文化站和文化大院有站无址或因在小城镇建设中被拆毁或被挪作他用,
8、且发展不平衡,高起点、高标准的文化设施不多;部分乡镇宣传橱窗、阅报栏、活动室等传统文化阵地不健全,文化设施陈旧老化,跟不上时代要求。同时,乡镇相关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如:文化站、科技辅导站、广播站、体育活动中心、计生文化大院、党员远程教育等,各自为政,造成农村宝贵的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分散,无疑是一种浪费。 2、农村文化队伍严重缺乏。在2023年的乡镇机构改革中,多数文化专干因年龄原因下岗分流,文化工作者队伍稳定性受到影响,年轻一代能接班、愿接班的还很少,农村文化工作势单力薄。新配备的文化干部专业素质不强,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完全外行,不能胜任文化干部的职责;文化干部不能专
9、职专用,乡镇文化干部被长期抽去搞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是目前最为普遍的现象。 3、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中央规定的“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应逐年增加,其增加幅度应高于当地财政增长速度的12个百分点”的文化经济政策,在我市大部分乡镇难以全面落实。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整体上看是资金投入欠缺,存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经费。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投入较少,在15个乡镇文化站中,年拨款5000元以上的只有1个站(李寨镇文化站),其余则多是只发工资,没有活动经费。可以说,机构改革后,乡镇经费非常紧缺,近80%的文化站至今还只是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几张凳子,没有象样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 4、文化创新能力
10、弱,内容和形式亟待改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已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文化活动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乡镇文化站大多数没有过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唯一依靠的就是“三下乡”或者古庙会,文化创新能力弱。一位青年农民告诉我们,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数都有出门打工的经历,很喜欢城市的文化生活。虽然现在回到了农村,但对农村文化活动的需求已经与上一代人不同。他希望农村的文化建设应该重点把现代年轻人作为对象来考虑,如建立电子阅览室、健身室。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农村文化建设关键是经费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推开以后,特产税取消,牧业税征收标准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加强 农村 文化建设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