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一图表判读技巧.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一图表判读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一图表判读技巧.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32【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一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策略一图表判读技巧图表判读技巧地理高考图表考查角度及考查特点1五年高考图表考查角度及频次(区域图、等值线,二者重复统计)。2016 年2015 年2014 年2013 年 图表类型 卷卷卷卷卷卷卷卷卷2012年五年考频区域图3336655586100%统计图12211111100%等值线图312134280%示意图3322260%景观图1211160%表格1140%2.图表考查的四大特点。(1)区域图考查比例在历年试题中最高。区域图是最重要的试题载体,这也符合地理区域性的特征。包括
2、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区域等值线图等。区域图是地理命题不变的形式,这也看出区域地理复习的特殊性。(2)数据分析是地理的另一特色。包括数据统计图、等值线图和表格。通过数据分析,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的考查频次是最高的。(3)表格出现概率较低。表格对地理事物的表达比较单一,较难体现地理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出现的频率较小。2 / 32(4)无图试题值得关注。纯文字试题年年出现,通过文字阅读,也能充分考查地理原理和规律。相对而言,选修模块无图考查的概率要高些,特别是环境保护。3 “三部曲”突破高分瓶颈。第一步:做到心中有图稳拿基础分。区域地理是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基础
3、,知识的承载点,因此区域地理牢记于心,是复习的基础。心中有图,考试不慌。第二步:掌握图表的解读技巧确保得高分。图标类型很多,不同的图表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掌握每种图表的解读技巧,加上平时的训练,就能形成较强的图表分析能力,在高考中获得高分。第三部:原理规律与图表的有机融合尽量不失分。图表是考查地理知识的载体。明确考查知识常见的图表形式,善于将地图和文字有机结合,可以加深对地理原理与规律的认识,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技巧 1 常见等值线图第一步 题型概述抓特点等值线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具体考查方式如下:(1)考查内容:主要围绕等值线数值的判定、分布特征、形态变化的影响因
4、素进行考查。(2)常见形式: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震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日照时数线图、等太阳辐射线图、等地价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第二步 典题示例知用法3 / 32例 1 (2016江苏卷)5 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 B C D(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 B C D信息解读 自主解答 (1)B (2)D【方法总结】 第三步 模拟演练提能力(2016山西 3 月质检)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 12 题。(导学
5、号 53490042)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B自西北向东南A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 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B乙丙河段A甲乙河段 D丁戊河段C丙丁河段 解析:第 1 题,依据地势高气温低,以及图中等温线数值,可判断图中西南(注意图中指向标)地势较高、东北地势较低,故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第 2 题,河流地势落差大的河段一般水能资源丰富,图中乙丙段等温线最稠密,表明海拔差异最大,即地势落差最大,故乙丙段水能资源最丰富。答案:1.C 2.B4 / 32(2016广东 3 月适应性测试)2015 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小组
6、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 34 题。3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B乙处A甲处 D丁处C丙处 4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B100 mA150 m D10 mC50 m 解析:第 3 题,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偏南位置,太阳日出方位为东稍偏南。甲地东部有高地,丁地地势低,看到日出较晚;图中乙地地势高,东部无高地阻挡太阳光,故能最早看到日出;丙地东侧有山脊,会阻挡太阳光。第 4 题,该处断崖有两条等高线相交,图中等高距为 25 米,故断崖高度介于 2575 米之间,则攀爬高度可能为 50 米。答案:3.B 4.C(2016郑州一模)读
7、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 57 题。(导学号 53490043)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B北京A哈尔滨 D重庆C青岛 6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B气压较低A气温较高 D日温差大C降水较多 5 / 327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B云贵高原A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 解析:第 5 题,判断近地面风向,应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然后根据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约 45;南半球,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约 45)即可判断风向。由此可知,哈尔滨盛行西南风,北京盛行偏北风,
8、青岛盛行偏东风,重庆盛行偏东风。故 A 选项正确。第 6 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高压中心,乙地位于低压中心;甲地为晴朗天气;乙地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甲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故 D 选项正确。第 7 题,云贵高原受低压中心(低压中心西南侧低压槽附近可能形成的冷锋)的影响,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答案:5.A 6.D 7.B(2016大连模拟)下图为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89 题。8图中信息显示( )A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B亚洲东部降水量多于欧洲西部C自东向西降水季节变化越来越小D自东向西冬季降水率呈上升趋势9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9、( )B大气环流A太阳辐射 D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 解析:第 8 题,读图可知,由西安向马德里降水的季节变化是6 / 32冬季降水的比率呈上升趋势;图中信息不能反映降水量的多少;由图中信息分析可知,自东向西降水的季节变化并非越来越小。第 9题,读图可知,西安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是因为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马德里降水集中在冬季,主要是受西风的影响,所以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答案:8.D 9.B技巧 2 常见地理图像类型 1 区域地图第一步 题型概述抓特点区域地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高考中的难点。具体考查方式如下:(1)考查内容:主要围绕区域定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
10、理特征判断、区域差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考查。(2)常见形式:区域经纬网图、区域整体图、区域局部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等。第二步 典题示例知用法例 2 (2015海南卷)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 世纪 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1)(3)题。(1)据上图信息判断,该湖泊(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A湖面少风浪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C冬季不结冰 (2)在该湖泊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 B C D(3)20 世纪 3050 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7 / 32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 信息解读 自
11、主解答 (1)B (2)D (3)C【方法总结】 1读材料、看图示确定给定区域图是整体图还是局部图,结合材料大致定位。2析图示、抓特征(1)区域定位在哪里(Where)。经纬度位置:结合图中经纬度准确定位。海陆位置:结合周围的陆地、海洋等进行定位。相对位置:借助熟悉的地理事物,如省级行政区域轮廓、河流、湖泊、山脉、城市等定位。(2)区域特征有什么(What)。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差异比较:对比两区域,分析比较其自然和人文特征方面的差异。(3)区域问题为什么(Why)。主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成因、危害进
12、行分析。(4)区域发展怎么办(How)。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优势进行开发利用、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第三步 模拟演练提能力8 / 32(2016高考命题专家原创)下图为世界某岛国分布图。读图完成 13 题。(导学号 53490044)1该岛国( )A地处太平洋中,靠近白令海峡B多亚寒带针叶林分布C多火山,地形以台地为主D有极光和极昼现象2该岛国天气多变,忽而风和日丽,忽而雨雪霏霏,主要原因是( )A反气旋活动频繁B气旋活动频繁C多台风活动D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3该岛国最发达的农业部门是( )B畜牧业A林果业 D渔业C种植业 解析:第 1 题,由经纬度分布可确定该岛国为冰岛,冰岛
13、并不位于太平洋中;冰岛纬度高,多苔原植被;根据等高线整体稀疏,多在 1 000 m 以下,沿海等高线密集,可推断沿海平原少,该岛地形以台地为主;由所学知识可知,冰岛多火山;因纬度高,有极光现象,但位于极圈以外,无极昼现象。故选 C。第 2 题,由上题可知该岛国为冰岛,地处冰岛低压中心附近,气旋过境频率大,过境时雨雪霏霏,过境后风和日丽;反气旋控制地区天气晴朗;冰岛不受东南信风控制;纬度高,无台风活动。故选 B。第 3 题,冰岛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合种植业及林果业发展,可发展畜牧业和渔业;9 / 32冰岛沿岸有大西洋东北部渔场,渔业优势更明显。故选 D。答案:1.C 2.B 3.D(2016名校
14、联考优化卷)读某区域图,完成 46 题。4下列关于图示区域陆地气候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B白天温度高,昼夜温差大C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D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小5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采珠业是 a 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 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 D石油开采业的发展6下表是 2014 年 a 国人口相关统计资料表,有关 a 国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总数/人男性人口数/人男性人口比重女性人口数/人女性人口比重人口增长率a 国9 881 5796 864 56169.5%3 017 01830.5%4
15、.13%A.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有大量男性人口迁入D人口分布比较均匀解析:第 4 题,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阿拉伯半岛,故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由于沙漠地表比热容小,故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快,夜晚降温也快;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年际变化大。第 5 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10 / 32量的劳动力,导致采珠业从业人员减少,再加上海上石油的开发破坏了海洋环境,导致珍珠产量下降,故选 D。第 6 题,读表可知,a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但并非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主要是因为该国石油资源
16、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该国人口增长率高,不完全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所以无法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为传统型;该国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分布不均匀。答案:4.B 5.D 6.C(2016河北二联)下图为西亚某区域图,乙湖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 米,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据报道,乙湖的水位正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干涸不是没有可能。据此完成 79 题。(导学号 53490045)7甲河( )A主要受乙湖补给B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C流程短,水流急D冬季结冰,有凌汛现象8乙湖水位最低的季节是( )B夏季A春季 D冬季C秋季 9造成两地降水差
17、异的主要因素是( )B纬度位置A地形 D距海远近C大气环流 解析:第 7 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甲河为约旦河,乙湖为死海。从等高线分布可知,约旦河自北向南注入死海;该区域主要为11 / 32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同时受地中海的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约旦河地势低,落差小,水流缓;该地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上,河流没有结冰期。第 8 题,死海主要受约旦河补给,受西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约旦河冬季水量相对较多,夏季较少,故死海夏季得到的补给量最少,且该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故乙湖夏季水位最低。第 9 题,图中地位于死海西岸,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地位于死海东岸,海拔较
18、高,位于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答案:7.B 8.B 9.A类型 2 地理统计图第一步 题型概述抓特点常见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高考中的难点。具体考查方式如下:(1)考查内容:主要围绕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内容进行考查。(2)常见形式: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第二步 典题示例知用法例 3 (2015重庆卷)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1)上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
19、重最小的为( )B30%40%A20%30% D60%70%C40%50% 12 / 32(2)上图中 20002010 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B人口增长率增大A工业化程度提高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信息解读自主解答 (1)B (2)A【方法总结】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一般分为以下四步:1看题干,明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心脏” ,往往用以揭示地理图像的主题。有的图名是隐含在题干中,有的是在图像中。2读图例,明坐标(结构)看清图例,明确图像中的主要地理事物和现象,对于统计坐标图来讲,还要明确坐标轴的内容及数量关系;对于扇形等统计图来讲,还要明确组成扇形结构的各个地理要素
20、。3析数值,明特征对统计图中的各项地理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归纳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分析变化趋势。4用原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原理,解释图像中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第三步 模拟演练提能力(2016嘉兴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海拔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导学号 53490046)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 1 5002 500 米B南坡 2 500 米以上13 / 32C北坡 5002 220 米D北坡 2 200 米以上2甲河属于( )B淮河流域A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 解析:第 1 题,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
21、减少的高度出现在南坡 2 500 米以上,如下图所示:第 2 题,根据纬度信息和山脉海拔可知,该山脉应该为秦岭,甲河流在秦岭以南地区,属于长江流域,A 项正确。答案:1.B 2.A(2016漳州八校联考)读 2012 年我国四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和 GDP 占全国比重图,完成 34 题。 3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BA DC 4分别代表我国( )A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南方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C西南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解析:第 3 题,读图可知,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
22、,缺水问题严重,匹配较差。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多,耕地较少,经济水平高,资源匹配较好。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资源都较少,匹配较好。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少,耕地少,经济水平低,匹配较差。第 4 题,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14 / 32耕地面积广,缺水问题严重,匹配较差,应是北方地区。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多,耕地较少,经济水平高,资源匹配较好,应为南方地区。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都较少,匹配较好,应为西北地区。地区水资源丰富,人口少,耕地少,经济水平低,匹配较差,应为西南地区。故选 D 项。答案:3.B 4.D(2016福建第三次联考)下图为某国移民来源图。该国 2000 年到 2010 年移民
23、人口持续增长。据此完成 56 题。(导学号 53490047)5该国最可能为( )B日本A西班牙 D德国C美国 6自 2011 年以来该国移民人口持续减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B经济发展停滞,就业困难C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解析:第 5 题,该国 2000 年到 2010 年移民主要来自欧盟、拉美和非洲国家,说明该国位于欧洲(日本的移民主要来自亚洲国家,美国移民多来自欧洲和亚洲,且数量更多),选项中位于欧洲的国家为西班牙和德国,其中德国移民主要来自欧盟内部的国家,故该国最可能是西班牙。第 6 题,经济因素是吸引国际移民进入西班牙的主要因素。西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二 部分 策略 图表 判读 技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