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老党员调查报告专题_老党员调查报告.docx
《2023年老党员调查报告专题_老党员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老党员调查报告专题_老党员调查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老党员调查报告专题_老党员调查报告 老党员调查报告专题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老党员调查报告”。 关于南郑县协税镇老党员张建民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张亮 指导教师:吕军利 时间:2023年8月14日 地点:陕西省南郑县协税镇茨坝村 正文: 陕西省南郑县位于汉水河畔,北屏秦岭,南踞巴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以“小江南”素称。南县作为一个县城在党员,党组织建设上是党史资源大县,积累了党史上不少的宝贵经验。“五四”运动后,一批南郑籍旅外学子纷纷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受组织委派陆续返回家乡,开展积极的革命斗争。“星星之火,可
2、以燎原”。1927年9月,在中共陕西省委帮助下建立了中共南郑小组,11月正式改为中共南郑支部。从此,南郑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前赴后继、英勇奋斗、艰苦创业,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动人凯歌。90年峥嵘岁月,90年奋发图强,90年沧桑巨变,90年辉煌篇章,成为建设美好南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不过作为从小出生,长大在偏远农村的我和我周边的家人,村民们。“五四”前后的南郑政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2年至192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3、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至1949年12月),这些离我们山里的农民来说都太遥远。 所以我回到了老家茨坝村,想访问、走访下我们这个小山村的老人。调查下党、党组织对偏远农村的建设和其一路发展走来的种种故事。最后我来到了前村长也就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党员之一张建民爷爷家。张建民爷爷是位74岁高龄的硬朗老头,虽然现还居住在这偏远农村,和孙子儿媳妇住在一起。但其性格开朗,生活积极向上。而且得知我也是这个村里长大的(我10岁左右就离开茨坝村,张建民爷爷记不着我),并已是一名大学生时更是欢喜不已。我说明了来意,因建党90周年,学校让我们访问老党员,了解党、党组织和其发展,表示想采访关于我们村就他所知的发
4、展和建设。他更是欣然接受,就这么和我谈天说地起来。 张建民爷爷毕竟已是老人,听力能力明显下降。在交谈过程中经常词不达意,或不明白,听不到我在说什么。不过其思维还是很清晰,对很多问题,事件还是有很仔细的记忆和感受。每每谈起当年的种种经历,他更是会声声叹息,感叹人生。我呢,在一旁听的更是聚精会神,想象连篇。这些我以前从名听过的往事和长辈们的生活经验每每令我称奇。 在张建民爷爷口中,我们茨坝村属于协税镇。协税镇是南郑县辖镇。1958年成立协税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撤销协税乡、连山乡,设立协税镇。而当我问怎么会有连山乡时,他说现在的辖上街、下街、徐坡、南路、枣林、王庄、吴坝、张坪、黄家沟、马
5、家岭、茨坝、大营、瓦营就是当年的连山乡,只是政府规划合并了。 在张建民爷爷年轻时,正在进行人民大公社运动。一个公社就是一个大队,大队又分为5、6个小队。通常以小队为单位的30-40户人口,在小队长的带领下进行农耕、收割和基础建设,而在我们那只能种一季水稻或是玉米,一季小麦或是油菜。张爷爷回忆说当时的相关部门要求:一亩地要产1000多斤水稻、500-600斤麦子、700-800斤菜籽。但因为天气干旱、多丘岭、缺水、无高科技技术、无专业化管理,所以一般农民们在农田里干上一个季度也只能产出700多斤谷子、300-400斤麦子、400-500斤菜籽。然后还是以小队为单位收割好粮食后,再将农作物存放于每
6、小队的公房(公家的用来存放粮食的地方)晒干,收拾干净。 到了该上交公粮的时候,就在小队长的带领下集体出动上交公粮。根据张爷爷回忆说,每年那时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拉车的拉车,活背的活背,挑着走,扛着去得比比皆是。从队里茨坝村的公房到南郑县周家坪公家粮站有15里路(7.5公里),走路需要两个多小时,而且当时并无公路,只是能容下一个拉拉车的土路。偶遇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经常出现有人滑到、搬到的情况。何堪当时没有多少人有胶鞋,大家都是穿的解放黄鞋,虽辛苦劳累但还是紧跟大部队。因为交公粮的人实在是太多,而管理人员又少。一般一个小队交公粮就需要3-4天才能交完,所以队里都会派年轻男
7、子在粮站昼夜看守着。张爷爷那是就经常自动带人去看守本队粮食。 有时遇上天灾什么的,当交完公粮后每户所分粮食还不够一家人糊口。那时基本每家吃饭顿顿稀饭,逢年过节也难得吃上顿好的。饿肚子的太多了,大家在队长的带领下向当地人民政府反应本地情况:干旱、缺水、粮少、交多。再由南郑县人民政府派人进行调查、确认 基本情况后。向无粮开锅的人民群众发放“退销粮”,再由大队评选困难小队,小队评困难户,困难户在政府粮仓领取粮食。 后来张爷爷因为干活积极,在村里队里的口碑都不错当上了小队队长。张爷爷对此也是相当珍惜和负责。他又给我讲到当时每小队都有记公员(用来记录每个人的出勤率和劳动情况,一般队长兼任),要求成年男子
8、每日农作10公分,成年女子每日农作8公分,青少年3公分,而老弱病残只需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在公房里干些挑拣、轻巧的活。但有时当张爷爷在忙于其他事,便有人耍心眼、偷懒,“出工不出活”,每日有百人干活却不见效率。张爷爷给我讲有一次他就此事出面调节,入情入理向大家解释道: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积极干活互相帮助我们村才有粮食,才有发展。“你也偷懒,他也偷懒,谁来干活?你不劳动,他不劳动,大家吃什么?”从此张爷爷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默默无私的奉献,给群众带好头,并助人为乐,总是奋斗在最前线以此来调集大家的积极性。 当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人民公社运动结束,将公社改为乡,从此分田到户,小队变更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老 党员 调查报告 专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