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_曹孟勤.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试论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_曹孟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_曹孟勤.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02 河北大学学报 试论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 曹孟勤 、 初级社会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它的发展状况,更是人们特别 关注的方面。过去有人认为初级社会群体将呈衰落趋势。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我 认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初级社会群体将呈增强趋势。 一初紐会群体的本质 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衰落还是增强,所依 _的标准应该是该现象本质的发展状态。 本质决定现象。分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也要首先抓住其本质,然后依据本质的 发展状况判断它呈什么样的发展趋势。那么,初级社会群体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 认为,初级社会群体的本质是一种情缘关系,即初级社会群体是以感情为基础,以感情
2、 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并依靠感情来维系。初级社会群体成员的交往主要是进行感情的交 流,获得感情上的满足。 首先,从初级社会群体的形式来看。初级社会群体是自发形成的,这种自发性主要 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自然交流上 .人的感情不仅作为一种内心体验而存在,也指向 于人与人之间。任何人都有自己深厚的情感,喜怒哀乐的复杂情绪,并需要通过与他人 交往表现出来;或者投八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愿望、支持、扶助、安慰他人;或者 接受他人的感情,得到同 情、温暖和帮助。在这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理解的基 础上,发生感情共鸣,、达到心理上的相容。如牝,交往便会逐渐对象化、 定化,形成 一个小圏子,产生所谓的初级
3、社会群体。从表面上看,人们在交往中形成初级社会群体 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事实上包含着深刻的感情交流,即投入感情和接受感 情,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则为更好地进行感情交流奠定了基础。无论是家庭、邻里、儿 童游戏群体,还是朋友圈子,都必须经历感情交流这一过程才能形成。即使是社会组织 中的基本单位,如科室、班组等,其成员也必须先有感情的交流,有了相 同的感情体验, 才能转变为初级社会群体。反之,仅仅是一群人,或者是一个群体,成员之间没有感情 上的相互作用,没有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那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初级社会群体。所以, 初级社会群体是依据惑情交流建立起来的,只有有了共同的情感,相互喜欢的愿望,
4、彼 此爱慕的心理,人们才能走到一起,成为同一个群体的成员。 初级社会群体不仅依据感情而产生,还依据感情维系群体和控制成员。在初级社会 群体中,每个成员对群体的依恋和服从,不是因为理性的力量,而是因为感情的力量。 群体对成员的控制,不是以正式方式为主,而是靠成员感情 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吸引。如果成员之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感情破裂,不能再进行感情交流, 初级社会群体就会失去控制成员的必要手段,初级社会群体也会面临瓦解,即使形式还 103 存在,但实质上也是有其名无其实了。 其次,从经典作家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识来看。初级社会群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在他的
5、社会组织一书中,他从群体内成员关系的性质和 特点入手,把社会群体分为两大类:同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叫做初级社会群体,同 个人关系不太 #切的群体叫做次级社会群体。对于初级社会群体,库利认为 _ “ 初级社 会群体在我看来是那种以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和联合为特点的群体。说它是初级的,有 好几个方面的意义,但最主要的是它们构成了人的社会性和理想的基础。亲密交往的结 果,从心理上说,是个性溶合到一个共同整体之中,这样,至少从许多方面来说,人们 的自我本身就是群体的共同生活和目的。也许最简单地描述这种整体性的方式,就是说 出 我们 , 我们 包含着某种同感和彼此认同,因此, 我们 就是一种很自然的 表
6、达方式了。一个人生活在整体的情感之中, 并在这种情感中找到他的意志的主要目标 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库利是把成员的感情交流所造成的情缘关系看作是初级社会群体 的内涵,因为只有经常的 “ 亲密的面对面交往 ” ,即不断地进行深刻的思想、感情交流, 成员间才能产生共同的情感,彼此认同,从心理上溶为一体,这时,成员才会很自然地 说出 “ 我们 ” 并用 “ 我们 ” 来表达对群体的情感。 库利提出初级社会群体概念,是用来指家庭、儿童伙伴等这样一些群体,因为这两 类群体都是靠感情凝聚和维系的。家庭是感情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群体,个人对家庭总 有一种天然的依恋感情,这一点是任何其他 群体所无法比拟的。至于儿
7、童伙伴群体,它 同样也以感情交流为基础。儿童纯真质朴,无有它求 .他们之间的玩耍完全以个人的好 恶为出发点,和则聚,不和则散。 、 由于初级社会群体概括了人类以感情结群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自 库利之后,初级社会群体就成为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并扩展到一切类似于家庭、伙伴这 样具有亲密关系的群体上面。 最后,从我国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规定来看,自我国重建社会学以来,对初级社会群 体的认识已逐渐深化。各种教材基本上都指出了初级社会群体的情感性这一本质。如由 费孝通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 论 (试讲本 )一书指出: “ 所谓初级社会群体 T是由面对面 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 ” &
8、 郑杭生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编一 书 .认为: “ 它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群体。 ” 袁 亚愚、詹一之先生主编的社会学一历史、理论、方法一书的观点是: “ 它是指成员间 经常发生面对面交往与互动,因而具有较亲密人际关系和浓厚感情色彩的群体。 ” $ 其 它版本要么和以上定义大岗小异,要么直接引用库利的论述。总之,都趋向于把初级社 会群体的本质规定为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什么是人际关系 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如同学关系、老乡关系、朋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如 果双方都投入一定的感情并接受对方的感情,就会使这种关系亲密化,形成亲密的人际
9、 关系 w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它是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出现 和形 ;成柏,表示人们之间是喜欢还是厌恶,以及喜欢、厌恶的程度。因此,无论是社会 学还是社会心理学所规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感情为基础的,表示入们的感情关系。离 104 开了感情,就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初级社会群体就会失去其本质规定,失去存在的根 据。 从以上的论述 中,人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初级社会群体的本质是在社会互动基 础上形成的情缘关系。成员通过较多的感情投入,才使初级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维系和 发展。也只有投入感情,贏得他人的词情、喜欢、理解,方能全面展示自己,毫不掩饰 地表现自己的人格特点。可以说,凡属
10、初级社会属体,都具有亲密的感情关系;反之, 凡具有亲密感情关系的人,无一不形成初级社会群体。 既然初级社会群体的本质是在社会互动基础上形成的情缘关系,这就决定了初级社 会群体的本质功能只能是满足成员感情交流的霈要,使成员在其中得到安慰、温暖、乐 趣和承认。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感情是人类心理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它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 方面,并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发生深刻地影响。人如果没有感情,就会麻木不仁,尤如枯 木死灰一般,不知道欢乐与痛苦,没有爱慕与愤怒,无所谓悲伤与忧愁,不懂得友谊与 幸福。如此生活就象行尸走肉一般,失去了人生的意义。而人有了感情, 也就有了感情 交流的需要,希望获得友谊,得到他
11、人的同情、关心和爱护。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 的这一需要称之为社交需要,并把它列为人类五个需要层次中的第三个层次。人有了这 种需要,就必然期望得到满足。而满足感情交流需要 并不是在芸芸众生中随便找一个人 就能实现的。感情的交流与满足,只能是在熟悉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之间进行,而对自己有深入了解的人 ,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又必然是与自己经常发生互 动的人,这种人往往是与自己同属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因为初级社会群体是在共同的兴 趣与爱好,相似的态度与信念基础上产生的。个人在其中可以将自己的人格全部投入进 去,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表露自己深厚的感情,喜怒哀乐的复杂情绪。所以,人们结 成初
12、级社会群体,建立起感情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诉说自己 的感情,从 中得到安慰和满足,获得精神愉快与幸福。至于初级社会群体承担的其功能, 则是它的附属,而不是它的根本目的。 满足感情交流的需要除了是初级社会群体的根本目的外,还是其情缘关系的必然结 果。本质功能乃是本质所产生的作用和结果,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本质,就 有什么样的功能。本质决定功能,功能表现本质。初级社会群体情缘关系这一本质,导 致的直接结果必然是满足成员感情交流的需要。因为只有建立起感情关系,才能使感情 向深刻、全面发展,也才能使个人获得极大的感情满足。而当人们之间彼此能满足感 情交流需要时,就说明他们
13、之间一定存在着情缘关系,一定是初级社会群体的成员。这 就是说,在初级社会群体承担的众多功能中,唯有满足感情交流需要这一功能与其本质 直接对应。有何种程度的情缘关系,就有何种程度的感情交流,情缘关系的性质直接规 定着感情交流的满足程度,而感情交流的满足程度也恰恰反映着情缘关系的深刻程度。105* :相反,若是人们之间没有感情投入,缺乏感情关系,无法进行感情交流,感情需要的满 足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社会群体的类型都是极其繁多的,然而,满足感情交流需要 这一功能却是任何其它群体不能替代的。初级社会群体在历史上承担过许多功能,如生 产、社会化、社会控制、瞻 养等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发
14、展与进步,这些功能正在逐渐被 专门化的社会组织所接替,而满足感情交流需要这一功能却始终由初级社会群体来承担, 没有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能替代这一功能。即能象初级社会群体那样,把满足成员的个人 需要放在苜位,积极关注个人的愿望,重视个人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大量研究表明,人 们的情绪、心理,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等偏离常态和发生危机,往往是人们所在的初级 社会群体发生重大变故造成的。 1977年社会心理学家索罗蒙对生活事件与人的情绪压力 关系的调查就证实了这一点。 既然满足感情交流需要是初级社会群 体的本质功能,那么它所承担的其它功能就必 然是非本质的、被附加的。说它们是非本质的,是因为这些功能都不具备本质
15、功能所具 有的那些特点 .并且是在本质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说它们是被附加的,是 因为这些功能本来就不属于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之所以承担这些非本质功能, 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无论是在同 自然界斗争方面,还是在其它社会生活方面,其规模和范围都受到极大地限制,不可能 出现自觉地 /、为建立的正式社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形成的原始 群,即最早的初级社会群体 .就成为社会组合的基本形式。我们的祖先正是凭借着这种 原始的组合形式把自己组织起来,利用群的力量进行社会生活。如果离开了这种原始的 社会组合,个人就无法对付恶劣的自然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社会群体 发展趋势 曹孟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