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学案设计第六单元6.24唐诗二首.pdf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学案设计第六单元6.24唐诗二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学案设计第六单元6.24唐诗二首.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 24 唐诗二首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3.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古诗中有一种 ,它的特点是 ,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 的“”诗。2.杜甫(712770),字 ,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一度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自称 ,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代 主义诗人,被称为“”。有杜工部集。3.公元 759 年岁末,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杜甫一
2、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 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由 联想到 ,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2.朗读,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诗歌内容。3.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三、研读品味,合作探究 1.第一节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一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默读第二节,思考:(1)群童为何抱茅?(2)“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3)屋漏偏逢
3、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四、深入理解,引发共鸣 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再朗读诗的最后一节。五、链接生活,拓展延伸 假如杜甫真的来到我们面前,他肯定能用他那美丽的诗篇歌颂我们的新生活。请你以杜甫的口吻写出新时代的新景象、新感受。(文体不限)第 2 课时 一、资料助读 1.白居易(772846),字 ,号 ,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 代伟大的 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4、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与 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等。2.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这正是 最深的时候。他对 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 ,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参考课文注释理解文意。思考:说说这首叙事诗包括哪些要素?三、研读品味 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2.“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写?3.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
5、,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那这一路上老人运炭艰苦吗?4.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的?6.卖炭翁一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是什么?四、拓展延伸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设计 第六 单元 6.24 唐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