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定)_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docx
《2023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定)_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定)_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定)_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定)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案”。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 刘 涛 摘要:以往的传统农村社区建设多自发的、农民自建的社区,这种社区越来越不适应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必须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以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
2、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功能规划;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提升和改善,自2023年10月中央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2023年开始,国家民政部先后在全国确定了304个县市区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以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河南省也积极回应国家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三年多来,河南新乡、洛阳等地都在大规模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社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不少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实践模式,
3、积累了不少经验,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特征。从调查来看,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社区如何规划?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如何增强?农村社区的功能如何发挥?等等,都是实际部门普遍反映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建设工程,需要明确其建设的方式、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等。当前各地市农村社区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践和政策问题,它也涉及到对社区功能及其政策设计的认定问题,但是从目前各地的实践状态来看,农村社区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设及土地使用、人口转移、资金筹集等各种技术性问
4、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为此,课题通过对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和实践的考察,提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的模式,城乡统筹是“城”和“乡”的互动发展,乡村规划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的社会大背景,在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政策设计内涵进行讨论,对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解读 新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新
5、型农村社区是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地域上,应该根据地域的自然特征、生产结构、经济社会条件等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规划型社区;内涵上,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调查,我们认为“
6、新型”农村社区,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的思维框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新型”社区模式创新的方向正确,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仍在初期发展阶段,还难以对其进行完整系统的解读,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新型”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渐深刻、丰富和完善。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河南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同时要
7、注意对特色村、特色建筑、特色“风水”、特色文化、特色习俗等要加强保护。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这意味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202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
8、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河南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通过生活空间集中,政府可以更加有效的转移各种用于村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保证资金在人口集聚区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样不仅化解了资金投入时存在的风险,而且能够节约建设成本;二是可以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反应诉求开辟渠道。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向社区延伸,
9、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现代文明向社区辐射,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资源的输入,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通过有效地推行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居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 可以完善社区功能,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吸收农村分散的资源和人才,发挥农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村庄民主建设,更好的
10、服务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是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可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增强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组织的管理水平,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找到新的突破口。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三)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卢展工指出: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强调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
11、村建设,不能就农村而农村,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三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不能快速把农民完全推向城市的条件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种就地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带动农村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各种项目带动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稳定而由保障的工作,同时又可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链条,最终实现三化协条发展的目标。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规划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发现,改建后的社区有的进行了“村改居”,有的社区仍然是以村委会为基本的建制单位,更为突显社区的服务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的流动性强,生产合作能力略显不足,土地分
12、散经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于社区人员增多,基层组织虽强化了服务能力,但是在村庄资源整合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一种“合村并居”的简单行为,也不仅是被动的为城市化过渡的中间环节,而应是以农民的主体感建设为基础的高福利的规划型社区。 (一)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得以实现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较大的集体组织,社区内的农民可以按照市场需求结成一种“契约”,比如以合作社的形式或协会的形式维护集体的利益。社区内的生产要素和社区外的生产要素也可以形成一种互动联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行政干预下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完全是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和自愿
13、的联合。1这种结合具有一种不固定和不稳定的特征,如何处理好社员之间的权、责、利问题,克服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问题至关重要。由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村庄文化社会基础的建设,比如说成老年人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树立社区中的地位,让村庄舆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抵制搭便车的行为发生。 (二)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农民的增收充分实现 自分田到户后村庄的去集体化现象明显,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得合作生产的意识基本不复存在,例如在水利设施建设上,由于缺少约束农民搭便车行为的机制,大型水利基本荒废,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个体的打井行为,农民不惜投入上万元打井也不愿意低成本的合作用水2。土地的细碎化也使农业生产的便
14、利度降低,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导致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农村较为明显,而农民的分散使得农村发展更为缓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入,个体农民在市场体系中无力与其他阶层进行公平竞争,随时有被市场击垮得风险。新型农村社区需要通过整合村庄的分散资源,突破以往农村社会建设滞后的瓶颈,不断改善社区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状况,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得以完善的实现 取消农业税后,由于缺少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资金,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弱化,如一事一议等向农民收钱的政策很难展开,村干部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型农村 社区 建设 功能 规划 政策 设计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