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教育教案_教育安全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安全教育教案_教育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安全教育教案_教育安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安全教育教案_教育安全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安全教案”。 安全教育教案 初二年级 第一单元 社会安全 第一课 怎样识别假钞 【教学目标 】 1、明确假钞的危害 2、学会真假钞识别的技术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了解处理假钞的方法,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讲述真实经历,引出遇到假钞的麻烦。学生阅读课本2页案例回顾。以此引起学生产生共鸣,通过学生进一步举例,使学生认识到假钞流通的危害性 实验一:取两张假钞(一张造假痕迹明显,一张不明显),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他现有的方法当场辨别真假钞。希望能“以假乱真”,让学生分辨
2、出造假明显的一张 过渡语:看来,虽然我们天天在用钱,但就目前来看,大家还不够了解它,让我们来全方位地认识一下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教师讲解:配合图片介绍人民币常识(五套)视频播放: 第五套人民币防伪特征: 固定人像水印 红蓝彩色纤维 磁性缩微文字安全线 手工雕刻头像 隐形面额数字 光变油墨面额数字 阴阳互补对应图案 雕刻凹版印刷技术 横竖双号码(黑,蓝色)胶印缩微文字 老师逐步分解技能: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真假大对比,强调每一个 特征的关键点,真假钞辨认的区别点 实验二:分组辨认,六人一组,发一张人民币,要求根据以上知识仔细辨认真假。若识别为假钞,在白纸上记录此币的造假特点。每组派代表陈述观
3、点。使学生了解造假技术,以便更快更有效地识别;进一步掌握了目前常见的造假技术后,使学生在情感上自发产生“打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课件展示:假钞识别的步骤和技巧: 一看、二摸、三听、四测 师生互动:教师设问,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展示PPT补充总结: 1个人遇到假币的处理方法 【小结】通过师生互动,补充发现假币后的后续处理方法,普及经济法知识的同学,引导学生加深思考,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金钱观,价值观 附 识别人民币纸币真伪,通常采用“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方法: 一看 1、看水印 2、看安全线 3、看光变油墨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
4、5、用5倍以上放大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 二摸 1、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 2、摸纸币是否薄厚适中,挺括度好 三听 通过抖动钞票使其发出声响,根据声音来分辨人民币真伪 四测 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和专用的仪器来分辨人民币真伪 第二课 突遇敲诈、恐吓、抢劫怎么办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突遇敲诈恐吓应该如何处理应对。 2、让学生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教学手段】讨论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案例 小林路遇敲诈恐吓。 同学自学课本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一下问题: 1、哪些情况容易遇到敲诈恐吓抢劫? 中学生面对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常成为不法
5、者敲诈、恐吓的对象。 偏僻、阴暗的地方容易发生敲诈、恐吓事件。在一些闹市、人群众多的地方也容易发生敲诈、恐吓事件,因为他们得逞后很容易消失在人群之中。 应该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一些言行异常、打扮异常的人的举动,尽量避开他们,不与他们接触,以防发生危险。 2、如果遇到敲诈恐吓,我们应该怎么办? 应尽量避免偏僻、昏暗的场所。在坏人面前,应该相信邪不压正。一般犯罪者心理较脆弱,会害。 如果犯罪者人多势众或者情势危险,不得不就范时,应该注意观察其相貌特征或者得逞后的去向,自己脱离险境后立刻报警,提供线索协助调查。 3、有人强迫我们跟他走或者绑架我们做人质怎么办?(1)如果附近人多的地方或者有巡逻警察,我
6、们可以大声喊叫,并抓住机会及时逃脱。行动一定要迅速,突然。 (2)如果已经被歹徒劫持或绑架,千万不要惊慌,不能于歹徒发生口角,避免激怒歹徒,应冷静思考对策,伺机逃脱。 (3)如果歹徒有凶器,应想办法让其放下,并估计一下自己的体力、心理状态等,考虑能否跑掉,如果地方非常偏僻,要小心行事,避免激怒歹徒免遭不测。 (4)要努力记住路边的建筑物。 (5)遭遇绑架后,要顺从歹徒,以降低其戒备心理。当歹徒问起家中的情况,则可以用“不知道”“没听说”等搪塞。 4、如果收到匿名信、接到匿名电话该怎么办?(1)保持镇静。(2)加以分析。(3)稳住对方。(4)及时报告。【小结】 让学生知道怎样尽量避免危险,如果遇
7、到意外时应该如何应对。 第二单元 居家安全 第一课 清洁剂不能混用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清洁剂不能随便混用 了解通常哪些清洁剂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 案例回顾广州主妇氯中毒死亡起因洗涤用品混合使用,引起学生注意 视频播放 1、洁厕液84消毒液产生大量氯气 实验人员先用两根小试管,分别取了等量的84消毒液与洁厕液。然后,将小试管中的洁厕液倒入一根大试管,紧接着,将小试管中的84消毒液倒入大试管。 这时发生了惊人的一幕:84消毒液刚倒入洁厕液中,试管内就发生了剧烈的反应,试管底部,两种原本透明的溶液瞬间变成了黄绿色,而试管上部则产生了大量泡沫状物体,并不断往试管口涌出。与此同时
8、,一股强烈刺鼻的气味充斥在空气中,令人恶心难受。半分钟后,泡沫不再产生,实验人员立即将大试管内的液体倒入水槽,用自来水不断冲洗,5分钟后,刺鼻气味依旧浓烈。(注意有毒) 2、漂白水、84消毒液其他清洁剂也会起反应 实验人员重复刚才同样操作的过程,分别将漂白水、84消毒液,与其他清洁剂混合,观察其反应。结果发现,有三 种清洁剂,与漂白水或84消毒液混合时,会产生少量氯气洗洁精、威猛先生厨房多用清洁剂、洗衣机槽清洁粉。 当其中一种清洁剂,与漂白水或84消毒液混合时,试管会开始发热,与此同时,试管内会不断有气泡生成,并缓慢地释放出刺鼻的氯气气味,但反应程度和产生的氯气量要弱于洁厕液。 3、但在洁厕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安全教育 教案 教育 安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