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精选6篇)_初中化学空气教案.docx
《2023年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精选6篇)_初中化学空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精选6篇)_初中化学空气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精选6篇)_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第1篇: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2023年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教学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
2、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学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教法探讨】 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指导学生阅读拉瓦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对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教师要进行实验演示: 在实验过程中,
3、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如: 实验/ 2 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 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 分页:第1 23页/ 2 第2篇: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2023年初中化学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气含量的测定实验。验。【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学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教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 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药品选择及量化测定。 【教法探讨】 首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引入课 指导学生阅读拉瓦培养学生的自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锡探究空气的实验,以期达到以下目的:学能力; 通过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行实验演示: 对于教材上的实验(如图),教师要进 在实
5、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提问,实验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做出假设或得出结论。如:/ 2 过程中可观察到有哪些现象?中的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中?分页:第1 23 页 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 2 第3篇:初中化学空气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空气教学反思 学生在一年级的自然课学习中已经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不少学生也都知道空气中是有氧气的,因此本课就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由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入手,然后再认识组成空气的其他一些气体。一个年级9个班级执教下来,通过前后研究、实践、改进后,收获还是挺多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本课实验器材的设计选用较成功。在本课最重要的一个学生活动,也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实验
6、活动“探究空气中的氧气”中,我没有完全选用教材上要求的实验器材。因为在课前准备、自己演练的过程中就发现如果照搬教材上的器材对于学生们而言在实际操作时有些方面太繁琐,还有的器材会给学生对于空气中氧气所占的大约量的认识造成阻碍;对于我而言还会浪费大量准备器材的时间与精力。所以从事半功倍的原则出发,我最终把实验器材改为:盘子变为中号培养皿,装橡皮泥的盖子去掉,细长的蜡烛变为矮胖型蜡烛,上粗下细的玻璃杯变为上下粗细差不多一致的玻璃杯。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利用这些器材组装实验后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也很形象地认识到了杯子中有一种助燃的气体,就是氧气,而且在空气中氧气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当然也发现了实验活动中
7、学生使用火柴时的安全隐患。由于现在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少有机会接触到点火柴再加上他们中的多数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所以虽然在实验前我已经教给了学生们安全使用火柴的注意点与小窍门,还反复强调了安全性,实在害怕不会点的同学就不要勉强,让组里能干的同学点火柴,但是在个别班级个别小组的学生点火柴时还是有人手被烫到,甚至有人紧张得把放火柴梗的小烧杯也给甩掉而打碎了。这也给我又提了个醒,放火柴梗的小烧杯最好换成小铁罐,每一组还要准备一块湿抹布,以防万一。 第4篇:初中化学教材空气教学反思 空气一节按教学参考上是安排二课时,我也是按二课时备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一课时足够了。因为本节的考点不多,主要是空气
8、的成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主要用途、还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当然此教材与上教版不一样的地方是:改变了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实验,插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和氧气的两种用途。而且对空气质量日报用的篇幅比较多。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是这样进行的: 引言:空气是大家熟悉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生:混合物混合物中有哪些物质组成?各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是本节课讲的内容。然后直接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成分的一个发展进程。得出空气中的各体积分数是怎样的。此时要强调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而且要引导学生分析:VO2:VN2=1:4,VO2:V空气=1:5。 过渡:你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教师
9、给学生介绍实验: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和教师一起完成实验。当然由于实验仪器的不足只能这样了,如果让每两四位同学一组进行实验是最好的。这个实验的现象不明显,铜丝反应后黑色不明显。我在分析是:铜丝表面没有打磨,加热的时间不够长;冷却后体积注射器回位也不明显,可能是注射器不够滑,如果用手推到理想的刻度是可以的,这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好的结果。但这个地方还是把书上的意志强加给了学生,反应前是30毫升反应后是24毫升。消耗了6毫升。所以VO2:V空气=1:5。 课后我觉得:还可以给学生补充此实验是否只能用铜还可不可以用其它的?教师再介绍:用红磷也可以,只要生成的物质不是气体,反应易于控制即可。 过渡:其实我们
10、只是在科学家的创造中做了一次验证性实验,是法国化学家拉锡最早做的这个实验,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多识一点”。 教材的第二部分,我是这样进行处理的: 让学生看书上工业制氧气的图,然后请学生读书上的叙述,我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工业上制氧气的过程。只是要强调一点是:工业上制氧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对氧气用途:重点介绍两种:供呼吸和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平常的呼吸和平常的燃烧只需在空气中的氧气就够了,不必用纯氧。 对于氮气的用途:一定要说明氮气不供呼吸不支持燃烧,其用途是:可生产氮肥(化学性质)可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性),可作致冷剂(物理性质)。 稀有气体,主要介绍些相关的用途。可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化学 空气 教学 设计 精选 初中化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