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封丘一中 -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docx





《2023年河南省封丘一中 -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封丘一中 -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河南省封丘一中 -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 封丘一中2023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
2、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
3、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
4、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 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
5、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中国佛学也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6、 B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颇有成就。 C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因而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D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C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
7、“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D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还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圈在心中的狼 游睿 男人惧怕一匹狼,是儿子出生以后的事情。 男人是山里最优秀的猎人。他有一把祖传的猎刀,那刀锋芒锃亮,削铁如泥。有刀在手,男人握住的就是满满的自信,别说狼,就算老虎也只是挥手之间的事情。 男人曾经就被4大1小5匹狼团团围住过。男人拔出猎刀唰唰一阵挥舞,4匹大狼瞬间就被砍成数段。剩下那匹小狼睁着黑豆般的眼睛连连后退,男人犹豫了一下,仍一刀挥了过去。小狼哀嚎一声立刻
8、跑开,却留下了一只灰色的狼耳朵。 看着小狼边回头边跑远,男人有些后悔,他知道狼的报复心极强,这后患早迟会找他报仇。 儿子出生之后,男人却放下了猎刀。儿子很瘦,半眯着眼睛像只孱弱的猫。男人抱着他,心都快融化了。男人想,如果儿子看到一个残忍血腥的爸爸,会是什么后果?男人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做个好父亲,让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于是男人用麻布将猎刀缠住,挂在了墙角。 但男人总会想起那匹一只耳朵的狼,担心它随时可能出现。伤害他也就算了,万一伤害到了儿子怎么办?所以男人从不让儿子离开他的视线。 儿子渐渐长大,那匹狼一直没出现过。可越是这样,男人越担心。男人知道它一直在,作为一匹狼,它终究会来复仇。 不想,儿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河南省封丘一中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期中试卷 高二下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2023 河南省 封丘 一中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期中 试卷 下册 语文试题 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391404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