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_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docx





《2023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_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_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_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 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办公室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具体的职业病 防治工作。 3、定期召开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 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 各项防范措施。 4、由组长牵头制订年度职业
2、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 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 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协助上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推动本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 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7、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 改正,或立即报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研究处理。 8、依法履行向劳动者提供岗前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 职工
3、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 制度。 1、公司所属各部门应当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 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公司与已进、新进职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 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 病防护措施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公司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 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 司办公室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 业
4、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 补充合同。 4、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 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 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 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公司每年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使每位职工 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6、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
5、期向职工公布。 7、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 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8、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9、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 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 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2、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公司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 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
6、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确定。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4、公司应当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 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 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5、公司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 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7、30日 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6、公司在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7、公司要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8、公司严格按照卫生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 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 本制度: 一、公司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 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二、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8、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 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6、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 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 要求,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公司应当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1、设置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 理员; 2、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
9、章制度; 3、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一、公司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 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二、公司应当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 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 须!|,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三、公司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 施。 四、公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
10、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 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 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 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 中做好记录。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职业病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事故伤害或 职业危害,保证劳动者安全和健康所必须配备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用 品O2、接触有害因素的所有人员都应按时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3、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选定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 的原则。 4、由办公室负责,根据不同工种对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需要制定职 工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标准,根据发放标准给员
11、工 配备合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1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2不得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标准。严格控制计划外发放职业病 防护用品。 4.3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限期,或逾期不 发放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4工种相同且劳动条件相同,应发给相同的职业防护用品。从 事多工种作业,按其经常从事或主要从事的工种发给相应的职业病防 护用品。4.5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视其经常或主要参加劳动的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6新增加工种或个别需变动职业病防护用品及标准时,由办公 室报请分管领导审批,另行发放。 4.7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使
12、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规 定使用的,应视为违章作业。 5、办公室负责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与发放工作。5.1办公室要建立职业病防护用品釆购、验收制度,确保劳动防 护用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5.2职业病防护用品保管、发放和使用部门都要建立职业病防护 用品保管、发放台帐,防护用品的去向、数量、时间均应详细登记。 5.3员工脱离生产(工作)岗位三个月及以上者停发或顺延劳动 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时间。属按月发放的小型防护用品,员工脱离 工作岗位一个月及以上者停发当月防护用品。 5.4因工作需要改变工种的人员,从调动工作次月起按新工种发 放职业病保护用品。新旧工种职业病防护用品相同部分,期限合并
13、计 算,新工种没有的已发放的职业病防护用应予收回。 5.5故意损坏职业病防护用品者,由员工个人按原价购买。5.6计划外职业病防护用品由使用部门申请,报领导审批后,采 购发放。 5.7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调离本公司时,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 时间尚不到规定期限的要回收或折价处理。 6、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使用、维修等记录要 建档保存。 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 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 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
14、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 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 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委托具备法定 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釆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共同 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 度检测三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三、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5、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 氨、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二甲苯、硫化氢等毒物和 粉尘、噪声、热辐射、电离辐射等危害因素。 四、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 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环保卫生监测站和委托的卫生技 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监测报告,并根据检测周 期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报告,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填制职业病危害 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按月向受检测的各单位通报,并由受检 测的单位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 五、公司各单位接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后,应立即组织对检测结果
16、异常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对跑、冒、滴、漏 引起的现场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责成专 人处理,及时消除,杜绝事故的发生。对暂时不能整改或整改后不能 达标的作业场所,所属单位应专题报告公司立项进行整改。 六、在公司生产装置检修期间的密闭空间、受限空间、粉尘、焊 接等作业场所,环保卫生监测站要按照作业证的要求及时进行分析检 测。如遇生产不正常,公司各单位确定有必要临时增加检测项目,可 向职业健康安全部提出申请并说明原因,由职业健康安全部安排临时 检测任务。 七、职业健康安全部环保卫生监测站应及时将作业场所或岗位职 业危害因素测定结果报送职业卫生科,由其整理后存入公司职业卫生 档案
17、。 八、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的,职业健康安全部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有关单位,督促其采取 相关的治理措施,如仍不达标的应通知立刻停产,治理达标后方能生 产。 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检测经费预算,财 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实施。 十、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职业健康安全部。每年按公司流程对其 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一、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卫生检测的其他规定 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
18、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特制定 本制度。 2、术语和定义 2.1建设项目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建 设项目。 2.2 “三同时”制度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 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符 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2.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 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 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 a)b)c)高毒物品目录
19、所列化学因素,例如铅; 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 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 所和放射性物质忙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d)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3、职责 3.1公司办公室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3.2生产部是建设项目施工与试生产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3.3安全环保部是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3.4工程管理部门(项目组)是“三同时”的具体执行部门,全 面负责实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 3.5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资金的有效投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职业病 危害 防治 责任 制度 职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