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5第四章课件化学选修四第四章总结.doc





《化学选修5第四章课件化学选修四第四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5第四章课件化学选修四第四章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选修5第四章课件化学选修四第四章总结化学选修5第四章课件第四章 电化学根底第一节 原电池一、探究目的体验化学能与电能互相转化的探究过程二、探究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三、探究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板书】4.1 原电池一、原电池实验探究
2、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响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 学生: Zn+2H=
3、Zn+H2 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复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剧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显然从理论上讲,一个能自发进展的氧化复原反响,假设能设法使氧化与复原分开进展,让电子的不规那么转移变成定向挪动,便能形成电流。所以原电池的本质就是将氧化复原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2本质:将一定的氧化复原反响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挪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形式释放。问: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呢?我们来看原电池原理的
4、工作原理。 3原理:负氧正还问:在锌铜原电池中哪种物质失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学生:活泼金属锌失电子,氢离子得到电子问:导线上有电流产生,即有电子的定向挪动,那么电子从锌流向铜,还是铜流向锌? 学生:锌流向铜讲:当铜上有电子富集时,又是谁得到了电子?学生:溶液中的氢离子讲:整个放电过程是:锌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铜流回原电池,形成电流,同时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放出氢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铜片上产生了气泡的原因。 讲:我们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子运动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铜到锌,在电学上我们知道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所以,锌铜原电池中,正负极分别是什么? 学生:负极Zn 正
5、极Cu实验:我们用干电池验证一下我们分析p 的正负极是否正确!讲:我们一般用离子反响方程式表示原电池正负极的工作原理,又叫电极方程式或电极反响。一般先写负极,所以可表示为: 负极Zn:Zn2eZn2 氧化 正极Cu:2H2eH2复原讲:其中负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响,正极上发生的是复原反响,即负氧正还。 注意:电极方程式要注明正负极和电极材料 满足所有守衡 总反响是:Zn+2H+=Zn2+H2讲:原来一个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通过一定的装置让氧化剂和复原剂不规那么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挪动就形成了原电池。转折:可以看出一个完好的原电池包括正负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及导线。那么铜锌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和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选修 第四 课件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