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桃花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13分【甲】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乙】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
2、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小题1:给以下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用“”画一处2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无丝竹之乱耳小题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阡陌交通 便要还家往来无白丁 无案牍之劳形小题3:翻译以下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小题4: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小题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无丝竹之乱耳小题1
3、:交织相通 通“邀”,邀请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使劳累。小题1:老人小孩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小孩,都休闲愉快,自得其乐。这是简陋的居室,只是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小题1:不同意。【甲】文通过对“世外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说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小题1:试题分析p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句话的含义是“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一告诉了他们”,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分解为“谁,做了什么”,即“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无丝竹之乱耳”的含义是“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分
4、解为“没有什么”,即“无丝竹之乱耳”。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拟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展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构造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严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p 语法构造。在分析p 语法构造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络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构造,依此确定句中停顿。小题1:试题分析p :1“交通”古今异义词,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交织相通。2“要”,通假字
5、,通“邀”,邀请。3“白丁”,一词多义,此处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4“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点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联络原句来理解,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小题1:试题分析p :翻译1时,要注意把“黄发”老人、“垂髫”小孩、“怡然”安闲的样子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斯”这、“惟”只是、“馨”品德高尚等翻译准确。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p 】: 句,把【关键词】:p 】: 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明晰。小题1:试题分析p :【甲】文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设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乙】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点评:解答此题时,要联络文章内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